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遐方怨

增加 5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遐方怨,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此调有两体。单调以温庭筠词《遐方怨·凭绣槛》为定格,三十二字,七句四平韵。双调以孙光宪词《遐方怨·红绶带》定格,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代表词作有纳兰性德词《遐方怨·欹角枕》等。
'''遐方怨''',[[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此调有两体。单调以[[温庭筠]]词《遐方怨·凭绣槛》为定格,三十二字,七句四平韵。双调以[[孙光宪]]词《遐方怨·红绶带》定格,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代表词作有[[纳兰性德]]词《遐方怨·欹角枕》等。
==词牌沿革==
遐方怨,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始见《 [[ 花间集 ]] 》载温庭筠、顾复等词。初为边地舞曲, [[ 敦煌 ]] 写卷中有此曲舞谱,讹“怨”为“远”。 遐方:犹远方,指边远偏僻的边疆地区。有“遐方绝域”的成语。西汉 [[ 扬雄 ]] 《长杨赋》文:“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跻足抗首,请献厥珍。”调名本意即咏来自僻远边疆的怨情。调见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所辑唐温庭筠词。 有两体:一为单调,《 [[ 词律 ]] 》卷二、《词谱》卷二俱列温庭筠“凭绣槛”一首,三十二字,七句四平韵,第四句例作拗句。一为双调,《词律》列五代顾 “帘影细”一体。《词谱》列五代孙光宪“红绶带”一体,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四平韵。宋人无填此调者。 [1-2]
==格律说明==
格一:单调三十二字,七句四平韵。以温庭筠词《遐方怨·凭绣槛》为代表。此调第四句例作拗句,温词别首“梦残惆怅闻晓莺”正与此同,惟“怅”字仄声异。
格二: [[ 双调 ]] 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以孙光宪词《遐方怨·红绶带》为代表。此与温庭筠一段词,大同小异。惟第三、四句减一字作五字两句,第六、七句减一字作七字一句耳。 [[ 顾夐 ]] “帘影细”词,正与此同。 顾词前段第三句“象纱笼玉指”,“纱”字平声,“玉”字仄声。第四句“缕金罗扇轻”,“缕”字仄声,“罗”字平声。第五句“嫩红双脸似花明”,“双”字平声。后段第一句“凤箫歇”,“凤”字仄声,“箫”字平声。第三句“辽塞音书绝”,“辽”字平声。第四句“梦魂长暗惊”,“梦”字仄声,“长”字平声。结句“教人争不恨无情”,“教”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3]
==格律对照==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中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凭绣槛,解罗帏。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不知征 [[ ]] 几时归。 [[ 海棠 ]] 花尽也,雨霏霏。
===格二===
[[ 格律 ]] 对照例词:《遐方怨·红绶带》
平仄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红绶带,锦香囊,为表 [[ ]] 前意,殷勤赠玉郎。此时更自役心肠,转添秋夜梦魂长。
中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思艳质,想娇妆,愿早传金盏,同欢卧醉乡。任人猜妒尽堤防,到头须使是 [[ 鸳鸯 ]]
249,08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