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赤石脂

移除 1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相关配伍 ==
1、 # 治少阴病下利脓血者:[[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热,去滓,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伤寒论]]》桃花汤) 2、 #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此利在下焦:[[赤石脂]]一斤(碎),[[太乙禹余粮]]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3、 # 治妇人久赤白带下:[[赤石脂]]一两,[[白芍]]一两,[[干姜]]一两(炮裂,锉)。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 用法用量 ==
== 炮制 ==
# # 一、 采集加工 采挖后,除去杂石 # # 二、 炮制方法
煅赤石脂:取赤石脂细粉,用醋调匀,搓条,切段,干燥,照明煅法(药物煅制时,不隔绝空气的方法称为明缎法。)煅至红透。用时捣碎。
药材性状: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粉红色、红色至紫红色,或有红白相间的花纹。质软,易碎,断面有的具蜡样光泽。吸水性强。具黏土气,味淡,嚼之无沙粒感。
=== 药性鉴别 ===# 1、 # 赤石脂:生品收湿生肌力强,多用于疮疡不合,外伤出血。# 2、 # 煅赤石脂:煅后增强收敛作用,止血、止泻力强。
== 相关论述 ==
# 1、 # 《[[本草纲目]]》:“五石脂,皆手足阳明药也。其味甘,其气温,其体重,其性涩。涩而重,故能收湿止血而固下。甘而温,故能益气生肌而调中。中者,肠胃肌肉惊悸黄疸是也;下者,肠澼泄痢崩带失精是也。”# 2、 # 《[[本经逢原]]》:“《本经》养心气,明目益精,是指精血脱泄之病而言,用以固敛其脱,则目明精益矣。治产难胞衣{{NoteTag|“胞衣”:胞衣,拼音bāoyī,是指胎盘,包于胎儿体表的一层膜。也叫“衣胞”或“胎衣”,中医入药。}}不出,乃指日久去血过多,无力送下,故以重以镇之也。东垣所谓胞衣不出,涩剂可以下之,设血气壅滞而胞衣不出,又非石脂所宜也。”# 3、 # 《[[]本草求真]]》:赤石脂与禹余、粟壳皆属收涩固脱之剂,但粟壳体轻微寒,其功止入气分敛肺,此则甘温质重色赤,能入下焦血分固脱,及兼溃疡收口,长肉生肌也;禹余粮甘平性涩,其重过于石脂,此则功专主涩,其曰镇坠,终逊余粮之力耳。是以石脂之温则能益气生肌,石脂之酸则能止血固下。
<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c/chishizhi.html 《中国药典》:赤石脂</ref>
24,4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