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瑞河戏

增加 1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清代康乾年间,瑞河戏已经非常流行。这时的瑞河戏吸收了《芦林相会》《钓鱼相会》等湖北“汉腔”剧目。也是在乾隆年间,出现了赛洪班、顺遂堂和洪福班等一批著名瑞河大班。比如清人熊定飞《锦水棹歌》的题记载及赛洪班:“陈孝廉洪昇,字公孙,荷山人。雍正二年癸卯中举,正科。晚年好声乐,有优伶一部,名曰赛洪,每年二三月驱入城演剧。”奉新县上堡村清源真君庙戏台的碑刻则记载顺遂堂曾于乾隆四十年(1794年)来奉新演出。清后期咸丰、同治年间,乱弹腔也传到高安,并被瑞河大班艺人吸收,从此瑞河戏变成了兼有高、昆、乱三种声腔的多声腔剧种<ref>[https://www.sohu.com/a/364069558_120057271 蒋国江:高安戏曲渊源与采茶戏的形成 ],搜狐,2020-01-01</ref>。全盛时期的瑞河大班有上士班(或称上师班)、中士班和下士班三种。其表演粗犷豪放,唱腔高亢激昂,金鼓喧阗,热闹欢腾。
嘉庆以后,瑞河戏开始衰败。不少艺人转到新兴的采茶戏班改演采茶戏,使瑞河高腔的部分曲牌得以在采茶戏中保留下来。
==视频==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