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13
次編輯
變更
灰花纹鹅膏菌
,無編輯摘要
菌肉白色,稍薄。菌褶离生,白色,较密,不等长。菌柄细长,近圆柱形,长5-8cm,粗0.4-0.8cm,灰白色或灰褐色纤维状小鳞成花纹,基部色浅呈污白色。
== 概述 ==
鹅膏属Amanita全球已知约500种,多数种为外生菌根菌, 全球每年都有误食毒菌而中毒死亡的记录,其中绝大多数皆是因误食毒鹅膏所致。
在我国,前人记载了鹅膏属真菌约100种(或变种)。在深入研究了东亚、欧洲和北美有关鹅膏种的模式标本或权威标本的基础上,对采自我国存放于国内6个、国外5个标本室的鹅膏属标本作了研究。
在我国可靠记载的鹅膏属真菌大约有80种,包括近来发表的20个新种(或变种)和20个我国的新记录种。
== 形态特征 ==
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3-6cm,幼时近卵圆形,开展后中部下凹而中央往往有一小凸起,暗灰色,中央近黑色,表面有比较明显的纤维状花纹。菌肉白色,稍薄。菌褶离生,白色,较密,不等长。菌柄细长,近圆柱形,长5-8cm,粗0.4-0.8cm,灰白色或灰褐色纤维状小鳞成花纹,基部色浅呈污白色。菌环膜质,灰白色,生柄之上部或顶部。菌托白色近苞状。孢子印白色。孢子球形,光滑,7.5-9.5cm,糊性反应。
== 生态习性 : ==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群生或散生。
== 毒害与利用 ==
剧毒鹅膏中含有的肽类毒素是环肽化合物,误食进入人体后对肝脏和肾脏有强烈的毁坏作用。<br>然而,此类毒素在生物学及医学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应重视研究、开发。<br>在我国,鹅膏属真菌中的绝大多数种都可能是菌根菌,它们与松科、壳斗科、桦木科以及杨柳科的许多重要森林植物形成共生互惠的外生菌根关系。菌根的形成不但有助于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而且还能提高植物抗旱、抗病能力,是树木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在使用菌根技术荒山造林、植被修复方面,鹅膏属真菌可能大有可为。<br>
== 中毒事例 ==
2008年05月16日有关报导说:近日,一种被称为“灰花纹鹅膏”的剧毒蘑菇,毒倒了从化一家四口。几天前,这家人在山上发现一些刚长出来的灰褐色蘑菇,于是采来约4朵煮汤。喝完汤后约10至12小时左右,这家人陆续出现中毒症状。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经过鉴定,认定这家人误食的蘑菇为“灰花纹鹅膏”。“‘灰花纹鹅膏’内所含的毒素主要是肽类毒素,会损害人的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和肾脏。只要误食这种蘑菇50克,就可使一个成年人死亡。”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每年4至6月是“灰花纹鹅膏”生长最旺盛的季节,民众切勿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在湖南一些产地曾发生多人误食中毒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