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周元理

增加 4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time=2019-09-09T13:44:27+00:00}}
'''周元理'''(1706年-1782年),字秉中, [[ 浙江 ]] 仁和(今 [[ 杭州 ]] 人), [[ 乾隆 ]] 早期 [[ 舉人 ]]
==生平簡介==
===經歷===
乾隆三年(1738年)三十二歲時才中舉人。乾隆十一年(1746年)十一年,以知縣揀發直隸,補蠡縣。調清苑。
[[周元理]]閱歷豐富,才識過人,辦事幹練,經[[方觀承]]推薦,升任 [[ 廣東 ]] 萬州知州,後擔任霸州知州。以修城未竣,留清苑。會有部胥持偽劄馳傳者,察其奸,詰問具服,事上聞,上才之。調易州,擢宣化知府。母憂歸。 
上屢出巡幸,畿輔當其衝,宮館、驛傳、車馬、芻牧諸役,主辦非其人,往往為民厲,奏起元理董其事。服闋,補廣平,調天津,又調保定。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擢清河道,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遷按察使,第二年遷布政使。
 
===建议治水的措施:“以减少水石坝代替闸座,并每年测量水情并疏浚河道===
三十六年,命從尚書裘曰修、總督[[楊廷璋]]勘青縣、滄州減河。周元理向朝廷建议治水的措施:“以减少水石坝代替闸座,并每年测量水情并疏浚河道。”该提议得到批准。不久后,周元理出任 [[ 山东 ]][[ 巡抚 ]] 。奏:“小清河發源章丘長白山,至樂安溜河門入海。章丘至博興,有滸山、清河諸泊為納水之區。請先將二泊濬深開廣,遇水發時,有所停蓄,然後聽其入河分注歸海。並於每年農隙,疏濬下游各河。”未半載,擢直隸總督。
===提出對應的疏濬河道方案===
週宮傅祠前後六進,前三進是祭祀周元理的專祠,有乾隆禦祭周元理石碑一塊;第四進是周家祭祀列祖列宗的場所;五六兩進為周氏義學,晚清及民國年間,黎里民眾祭孔儀式在此舉行。是“三祭合一”,即禦祭、祭孔與祭祖共於一祠。江南罕見。
參觀週宮傅祠,可以看到大殿的面貌依然,整個大殿建築放有迴避、肅靜等行牌。大殿北面原有三進,現只剩下最後一進,被修繕後恢復了周家全盛時代祭孔和家學私塾的歷史風貌。私塾裡掛有周家始祖宋理學大師周敦頤像。 [[ 周敦頤 ]] 是我國理學的開山祖,周元理家族更是把他作為始祖,並推崇之以光耀周氏後人。
在周宮傅祠南大門六角纘頂亭子中間,有一塊御碑,這就是當年乾隆為周元理欽賜的詔刻祭文。這座御碑可謂經歷了一番波折,在文革期間曾遭到破壞,石龜的龜頭被砸,碑身摔斷,而碑額不知去向。
相傳,封建時代,有一個規定:官員年滿70歲,都要“乞骸骨”,意思是告老還鄉。周元理在他70歲的時候提出回家鄉,可因為他為官兢兢業業,是不可多得的好官,所以乾隆皇帝就挽留他,於是,又留了他五年,他75歲的時候,周元理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乾隆皇帝就恩准他回家,沒想到,他回到家鄉黎里才三個多月,就病逝了。
皇帝知道了,十分痛惜和內疚。於是乾隆口授一則上諭和一篇祭文,讓秉筆太監記錄下來,交給江甦的布政使,帶到黎里代為祭祀。周元理的三夫人許夫人和兒子周升士將乾隆上諭和祭文雕刻成碑文,安置在周宮傅祠堂的御碑亭裡。這是 [[ 蘇州 ]] 地區唯一一塊皇帝祭祀大臣的御碑。<ref>[https://www.0951njl.com/jiangsulvyou/suzhou/wujiang/12230.html 蘇州景點:黎里古鎮周宮傅祠>周元理]</ref>
==有寶貝!吳江這三個地方被列入省級保護名單了==
2019年04月02日14:21:08 | 來源:吳江日報
日前,記者從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獲悉, [[ 江蘇省 ]] 政府公佈了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其中,吳江共有3處古遺址、古建築入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分別是位於桃源鎮廣福村的廣福遺址、盛澤鎮王家莊街的中和橋以及黎里古鎮南新街廟橋弄內的周宮傅祠。<ref>[http://www.ourjiangsu.com/a/20190402/1554186143598.shtml 有寶貝!吳江這三個地方被列入省級保護名單了]</ref>
98,5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