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食物链

移除 1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食物链.jpg|350px|缩略图|右|<big>食物链</big>[http://www.cucbbs.com/cucwenimg/2018/1024/19/lstjjeu3dmr201810241616.jpg 原图链接][http://www.cucbbs.com/info/1/1067902.html 来自 作业圈 的图片]]]
 
{{Multiple issues|{{more footnotes|date=2020年2月}}{{unreferenced|date=2020年2月}}}}
'''食物链'''是表示物种之间的[[食物]]组成关系,在[[生态学]]中能代表[[物质]]和[[能量]]在物种之间转移流动的情况。
==历史==
食物链(food chain)这个词是 [[ 英国 ]][[ 动物学家 ]] 查尔斯·艾尔顿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食物链包括几种类型:捕食性、寄生性、腐生性、碎食性等,不同营养层的物种组成一个链条。例如:
[[ 浮游生物 ]] [[ 软体动物 ]] → 鱼类 → 乌贼 → [[ 海豹 ]] → 虎鲸 → 人类
==平衡原理==
[[ 生态系统 ]] 中的生物种类,可以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类别。
最底层是“生产者”,是以 [[ 阳光 ]] 来行使 [[ 光合作用 ]] ,自行用水和 [[ 二氧化碳 ]] 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再上层是各级“消费者”,要依赖生产者供应 [[ 物质 ]] 和能量;当消费者死亡以后,“分解者”会以他们的尸体为食物。而还有一个“清除者”,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担任清除性工作的生物。
这些生物把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遗体或排遗作为 [[ 食物 ]] ,具有“分解者”将大分子物质转换为小分子物质的能力,却又无法如“分解者”般将所摄食的有机物质转变成无机物。与“生产者”可以将小分子 [[ 无机物 ]] 合成为大分子有机物的能力更是不相干。
因此在某些定义中接近于“消费者”,却又兼具有“分解者”的某些特质,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被单独归为一类,被称为“清除者”。换句话说“清除者”可视为“腐食性消费者”,这些生物将大分子有机物转换为小分子有机物,例如 [[ 秃鹰 ]] 吃腐尸, [[ 蚂蚁 ]] 吞食昆虫遗骸,而溪流、河口等水域生态系中的 [[ 螃蟹 ]] 、虾子等摄食泥土中的有机质碎屑也是一例,这些有机质碎屑除了 [[ 植物 ]] 的枯枝落叶之外,还有许多经过其他动物消化过的小分子有机物。
这些“清除者”无法清除的部分再交棒给“分解者”处理,减轻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工作量,加速 [[ 生态环境 ]] 中的能量与碳循环。若是所有的生物残骸或排遗皆由“分解者”直接分解,生态系统中从有机物转换为无机物的速率将远小于有机物质的堆积,能量与物质无法顺利传递循环,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2]
==食物网==
但是各种生物未必只依赖一种食物为生,互相之间甚至还有互为食物的关系,例如民间根据观察曾经有“ [[ 夏季 ]] 蛇吃老鼠, [[ 冬季 ]] 老鼠吃蛇”的说法,因为冬季冬眠的蛇无法反抗掘地的老鼠。这些复杂的关系往往不是一根链条能说明的,把各种关系联系起来就会组成一个“ [[ 食物网 ]] ”。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