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海洋性冰川

增加 3,11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海洋性冰川'''(温性季风性冰川),是对[[中国冰川]]的分类,相对应的则为“[[大陆性冰川]]”。是最早由[[中国]][[冰川]][[科学家|学家]]、[[院士]][[施雅风]]出的对[[冰川]]的分类方法。 *“海洋性冰川”指受[[海洋]]性[[季风]][[气候]]影响大,因此带来大量雨水,冰川累积和消融速度快。因为属于海洋性的冰川,其{{le|冰川运动|Glacial motion}}频繁,由此多引发[[自然灾害]]。根据研究,[[念青唐古拉山脉]]东南段、[[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位于[[四川]][[横断山脉]]的[[贡嘎山]]周边地区的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即[[贡嘎山]]、[[云南]][[玉龙雪山]]周围地区,还有西藏[[林芝]]、[[波密]]地区亦即[[然乌湖]]、[[易贡湖]]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 *“大陆性冰川”指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小,由此带来的降雨量少,冰雪累积和消融的速度慢,冰川运动相对较弱。属于此类的冰川主要集中于[[西藏]]中部和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北坡、[[青海]]和[[甘肃]]等内陆地区雪山和冰川。 ==卡钦冰川==  卡钦冰川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性冰川长35 km,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易贡藏布江北侧。沿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南迦巴瓦峰为中心,是我国藏东南海洋性冰川发育的一个中心。这都是由于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作用输送印度洋暖湿水汽带来的结果。所谓 海洋性冰川是指冰川形成的固体降水来自于海洋的水汽。因此,它区别与大陆性冰川的特点是补给丰富,纬度高,维持在零度上下,因而活动性强,易运动。发育良好的海洋性冰川往往沿山坡前进,伸入森林中。高温季节,冰川消融,若与暴雨相伴,极易形成冰川泥石流,堵塞交通,毁坏森林和公路,是藏东南交通建设的一大危害。 雄伟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是自然地理上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山脉南北坡的自然带和景观都有明显的差异。以喜马拉雅山中段的珠穆朗玛峰而论,其南坡和北坡的自然带与景观迥然不同。珠峰南北的垂直气候带和自然分带差异极大。以垂直气候带而言,除了在海拔5000米以上均有相同的高山冰雪带和高山寒冻带外,在5000米以下南北坡迥然不同,北坡只有高原寒冷半干旱带,而南坡则有亚高山寒带、山地寒温带、山地温暖带和山地亚热带。南北垂直自然分带的差异与南北垂直气候分带差异大体相同。 然而,在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上,山脉南北的差异却并不大。南迦巴瓦峰正位于这条水汽通道上,其南北坡的垂直气候带和垂直自然分带差异很小。除了南坡在海拔1100米以下有独特的准热带季风雨林带外,在海拔1100米以上,南北坡分布有相同的七个垂直气候带和自然带,只不过分布高度略有差异。 ==资料来源== *主要根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5年第九期(总第539期)《西藏专辑》相关资料整理。
723,4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