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1
次編輯
變更
'''關山火車站''' 最初是在大正8年(1919年)[[臺東製糖株式會社]]於[[里壟]]正式設站,1937年(昭和十二年)里壟站改稱為「關山站」,曾經因為鐵路東部幹線的暢通及關山車站的落成,促使客家人移居至東部地區的人口日愈增多,也讓[[阿美族]][[德高班寮社]]更大規模的東遷。
至1980 年,距離舊站100公尺的新建關山火車站正式啟用,關山舊火車站則停止使用。舊火車站比照日本北方農家的樣式建築完成,體採西洋磚造結構,屋頂採兩段式傾斜的曼薩爾式設計,是19世紀時期[[拿破崙三世]]最常用於法國公共建設的屋頂樣式;屋頂牆面有一個半圓形的小氣窗和四格一排的採光窗,為東部鐵路幹線僅存的日治時代歐風建築,極具保存價值。現已指定為[[臺東縣]]的「歷史建築」類文化資產,包含了附近原鐵路使用的辦公房舍。
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四月,台鐵將其列入整修計畫,由[[臺東縣政府]]城鄉發展局爭取修繕經費,終於讓這個老車站得以獲得重生,終於恢復原貌。
車站的右側還樹立了一個解說牌,簡介車站歷史與建築特色,遊客可透過解說牌上的舊照片緬懷關山舊站的昔日風貌。原本被當成倉庫的舊火車站被完善地規劃運用,遊客可來尋訪歷史建築外,也可來租借腳踏車,漫遊在這悠閒的小城鎮,品嚐在地的廟口美食,或是沿著腳踏車專用道,來趟自在的鐵馬行程。
== 利用狀況 ==
*目前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車站等級#三等站|三等站]]。
*對號列車停靠率:70.0%;所有車種停靠率:76.2%。
*停靠狀態:
**[[普悠瑪列車|普悠瑪號]]:皆停靠。
**[[太魯閣列車|太魯閣號]]:不停靠南下408次、426次;北上421次、441次。
**[[自強號列車|自強號]]:不停靠北上301、443次。
**[[莒光號列車|莒光號]]:皆停靠。
**[[臺鐵區間車|區間車]]:皆停靠。
**[[觀光列車|觀光團體列車]]:停靠南下72(逢週六行駛)、82(逢週一、五至日行駛)次;北上73(逢週日行駛)、81(逢週一、五至日行駛)次。
== 歷史演進 ==
*1922年4月20日:「里壠驛」開業。
*1937年11月1日:改名為「關山」。<ref>{{cite book |author = 戴震宇 |authorlink = |title = 《台灣的老火車站》 |publisher = 遠足文化 |series = 台灣地理百科 |year = 2005 |isbn = 957304935X }}</ref>
*1980年:[[臺東線]]東拓重建,新站建於舊站南方100公尺以保存舊站。
*2006年6月8日-10日:於台東關山舊站展出「薪火相傳·鐵道文化~鐵道文物展」活動,由展出者張建忠及林文淵導覽解說;10日當天將有「薪火相傳·鐵道文化」活動,以鐵道悠遊至里壟、文物展、座談會及舊車廂參訪等。
*2013年2月28日:新站改建完成啟用,為鐵改局推動「花東新車站運動」第一個完成的車站。
*2016年6月28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 參考文獻 ==
{{reflist}}
至1980 年,距離舊站100公尺的新建關山火車站正式啟用,關山舊火車站則停止使用。舊火車站比照日本北方農家的樣式建築完成,體採西洋磚造結構,屋頂採兩段式傾斜的曼薩爾式設計,是19世紀時期[[拿破崙三世]]最常用於法國公共建設的屋頂樣式;屋頂牆面有一個半圓形的小氣窗和四格一排的採光窗,為東部鐵路幹線僅存的日治時代歐風建築,極具保存價值。現已指定為[[臺東縣]]的「歷史建築」類文化資產,包含了附近原鐵路使用的辦公房舍。
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四月,台鐵將其列入整修計畫,由[[臺東縣政府]]城鄉發展局爭取修繕經費,終於讓這個老車站得以獲得重生,終於恢復原貌。
車站的右側還樹立了一個解說牌,簡介車站歷史與建築特色,遊客可透過解說牌上的舊照片緬懷關山舊站的昔日風貌。原本被當成倉庫的舊火車站被完善地規劃運用,遊客可來尋訪歷史建築外,也可來租借腳踏車,漫遊在這悠閒的小城鎮,品嚐在地的廟口美食,或是沿著腳踏車專用道,來趟自在的鐵馬行程。
== 利用狀況 ==
*目前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車站等級#三等站|三等站]]。
*對號列車停靠率:70.0%;所有車種停靠率:76.2%。
*停靠狀態:
**[[普悠瑪列車|普悠瑪號]]:皆停靠。
**[[太魯閣列車|太魯閣號]]:不停靠南下408次、426次;北上421次、441次。
**[[自強號列車|自強號]]:不停靠北上301、443次。
**[[莒光號列車|莒光號]]:皆停靠。
**[[臺鐵區間車|區間車]]:皆停靠。
**[[觀光列車|觀光團體列車]]:停靠南下72(逢週六行駛)、82(逢週一、五至日行駛)次;北上73(逢週日行駛)、81(逢週一、五至日行駛)次。
== 歷史演進 ==
*1922年4月20日:「里壠驛」開業。
*1937年11月1日:改名為「關山」。<ref>{{cite book |author = 戴震宇 |authorlink = |title = 《台灣的老火車站》 |publisher = 遠足文化 |series = 台灣地理百科 |year = 2005 |isbn = 957304935X }}</ref>
*1980年:[[臺東線]]東拓重建,新站建於舊站南方100公尺以保存舊站。
*2006年6月8日-10日:於台東關山舊站展出「薪火相傳·鐵道文化~鐵道文物展」活動,由展出者張建忠及林文淵導覽解說;10日當天將有「薪火相傳·鐵道文化」活動,以鐵道悠遊至里壟、文物展、座談會及舊車廂參訪等。
*2013年2月28日:新站改建完成啟用,為鐵改局推動「花東新車站運動」第一個完成的車站。
*2016年6月28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 參考文獻 ==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