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眼鏡

增加 36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有說法認為中國的「眼鏡」最早稱為「靉靆」,為眼鏡的阿拉伯文(alunwainat)的音譯[2]。在明朝嘉靖年間,明人張靖《方州雜錄》記載:「如錢大者,形雲母而質甚薄,以金鑲輪,紐之合則為一,歧則為二,老人目皆不辨細書,張此物於雙目,字大加倍。」萬曆年間,田藝蘅《留青日扎·靉靆》:「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信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余。余日:『此靉靆也。』」明末張自烈《正字通》:「靉靆即眼鏡」。
|<center>'''簡談​眼鏡​的「進化史」 原文網址:https://itw01.com/YNTSKE5.html'''<br><img src="https://img.itw01.com/images/2018/12/25/17/2645_GU90D2_YNTSKE5.jpg!r800x0.jpg" width="250"></center><small>圖片說明<br>[來源網站網址 圖片來自網站名稱]2018-12-25 原文網址:https://itw01.com/YNTSKE5.html</small>  ==構造==
現在通用的眼鏡構造如下
鏡框:鏡片的裝配位置,兩個圈狀的框。
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