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意识

增加 5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意识0.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3/74703bd858134541987164b2d11bc967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25384096_48712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意识'''是人对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科学家]]并不能给予一个确切的定义。约翰·希尔勒通俗地将其解释为:“从无梦的睡眠醒来之后,除非再次入睡或进入无意识状态,否则在白天持续进行的,知觉、感觉或觉察的状态”,现在意识概念中最容易进行科学研究的是在觉察方面。例如,某人觉察到了什么、某人觉察到了自我。有时候,“觉察”已经成为了“意识”的同义词,它们甚至可以相互替换。目前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还存有诸多疑问与不解,例如在自我意识方面。关于人类的心灵,神经科学界已经达成的共识是,人的心灵是神经网络中信息传递过程的涌现性质。现代对意识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意识这个问题涉及到认知科学、 [[ 神经科学 ]] [[ 心理学 ]] [[ 计算机科学 ]] 、社会学、哲学等。
意识是人的神经反应,当人出生时意识就与生命同在,是一种自我感受、自我存在感与对外界感受的综合体现,意识的基础是个体具有自我意识与对自身认知能力、对自身行使能力的认可的综合。因此产生一个疑问:“我认为我的意识存在,我就是有意识,我认为我的意识不存在或未必存在,我就没有意识吗?”;由于人类意识产生于神经系统,因此不论自身是否感知到,无论自身是否认可,意识均存在。如何界定意识是否存在呢?能够分别了知,具有自我内省能力和行使能力,意识主要的功能即是感知与分析、思维、计划、整理、记忆都属于意识,都是意识的功能,意识涵盖甚广,意识的出现必须要有功能健全的 [[ 大脑 ]] 与眼、耳、 [[ ]] [[ ]] 、身等去感知相对应的色、声、味、触等产生出意识。
==研究历史==
早期心理学属于 [[ 哲学 ]] 的一支,此时意识属於哲学讨论的范围。到现代心理学的创立者,德国 [[ 心理学家 ]][[ 冯特 ]] ,使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成为独立学门后,心理学也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意识研究是早期心理学主要课题。当时冯特使用内省法来研究意识问题,但内省法遭到后来很多心理学家质疑甚至反对,其理由在于内省法并不可靠。他们认为内省法不能准确反映出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更不能让人接触潜意识或无意识的心理状态。而且内省法过于依赖复杂的语言,而导致客观性的丧失。虽然心理学家放弃了内省法,但由于找不到其它合适的研究法,因此在很多年里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忽略了意识研究。直至五十年代,由于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才又为意识研究开辟了许多新的途径,而使意识回到了心理学主要研究课题之中。尤其在DNA模型创立者,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意识问题成为神经科学研究重要研究对像。虽然意识研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但现在研究相关领域的多数 [[ 科学家 ]] 对意识的前景相当乐观。
==狭义方面==
意识狭义难以研究的方面亦是不易进行科学研究,目前在意识这问题里,“自我”是如何感觉到“自我”的存在的,也可以说这种“自我感觉”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感质问题,这些问题目前很难用 [[ 科学实验 ]] 的方法加以验证。科学家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属性太主观了,导致很难用 [[ 科学 ]] 的方法加以验证,目前学术界正试图从神经科学、心理认知科学、哲学、 [[ 物理学 ]] 等方面来解释。
==参考文献==
104,90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