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萨摩亚独立国国旗

增加 7,64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颜色:白色、蓝色、红色
== 国旗 简介==
萨摩亚国旗呈长方形,国旗启用于1949年2月24日。萨摩亚原名"西萨摩亚",为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中心,曾经是德国的殖民地,1962年独立,1977年7月更名为"萨摩亚独立国"。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
萨摩亚国旗红色旗面,左上方蓝色长方形中绘有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纯洁]],[[蓝色]]象征[[自由]],[[五颗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ref>[https://baike.so.com/doc/5927266-6140190.html 萨摩亚国旗],360网</ref>
[[File:T0138a25f6bf33d696f.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p1.ssl.qhimg.com/t0138a25f6bf33d696f.jpg 原圖鏈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4&eid=5927259&sid=6140183 萨摩亚独立国国徽]]]
==国徽==
 
萨摩亚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下半部为蓝地上[[五颗白色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上半部]]有象征[[海洋]]的[[绿色波纹]],中间的[[椰子树]]象征该国的[[绿色自然界]]。盾徽上端是[[放射光芒的十字]],象征[[基督教]]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盾徽外围是[[两个同心圆]],象征[[地球]],中间的[[红色横线]]代表[[赤道]]。同心圆由[[两支橄榄枝]]环抱,象征[[和平]]与[[和睦]]。下端的白色绶带上写着“愿上帝为我们创建萨摩亚”。
 
==萨摩亚独立国简介==
 
萨摩亚原名"西萨摩亚",为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中心,曾经是德国的殖民地,1962年独立,1977年7月更名为"萨摩亚独立国"。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
 
它位于太平洋南部,萨摩亚群岛西部,由萨瓦伊和乌波卢两个主岛及七个小岛组成。陆地面积293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境内大部分地区为丛林所覆盖,属热带雨林气候。萨摩亚人口约17万4千,90%为萨摩亚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皮肤为浅棕色,体较胖,性格敦厚,语言为萨语和英语。
 
萨摩亚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椰子、可可、面包果、香蕉。工业有小型轻工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也是萨摩亚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历史'''
 
3000年前已有萨摩亚人在此定居。
 
约1000年前被汤加王国征服。
 
公元1250年马列托亚家族赶走汤加入侵者,萨摩亚成为独立王国。
 
公元1722年荷兰人发现萨摩亚。
 
19世纪中叶,英、美、德国相继侵入,1899年,三国签订条约,西萨摩亚沦为德国殖民地,东萨摩亚由美国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新西兰对德宣战,占领西萨摩亚。
 
1920年,国际联盟把西萨交新西兰管理。
 
1946年,联合国又把西萨交新西兰托管。
 
1920至1936年间,西萨发生了著名的反对殖民统治的“马乌”(MAU)运动,提出了“萨摩亚人的萨摩亚”的斗争口号。
 
1954年开始实行内部自治。
 
1962年1月1日,西萨在南太岛国中率先获得独立,定国名为“西萨摩亚独立国”。独立后,马列托亚与另一位传统首领共同履行国家元首职责。
 
1963年4月该传统首领去世,马列托亚成为唯一的终身元首。由于1月多雨,又值圣诞节假期,不便举行庆祝,因此自1963年起改6月1日为独立日。1997年7月,经议会批准,元首签署,西萨摩亚独立国更名为萨摩亚独立国。
 
'''位置境域'''
 
萨摩亚位于太平洋南部,萨摩亚群岛西部,由萨瓦伊和乌波卢两个主岛及七个小岛组成。境内大部分地区为丛林覆盖。萨摩亚陆地面积2934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403公里,水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ref>[http://ws.mofcom.gov.cn/article/ddgk/zwdili/200203/20020300007362.shtml 地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2-11-28 </ref>
 
'''气候'''
 
萨摩亚抵触南半球热带地区,靠近赤道,由于周围环海,气候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宜人,5至10月为旱季,11至4月为雨季。年平均气温28℃,年平均降水量2000-3500毫米左右。
 
'''资源'''
 
森林是萨摩亚的主要自然资源。随着森林资源逐年减少,到2013年为止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6.3%,其中39.4%(约11万公顷)为非生产性森林,可采林只有1.36万公顷,仅占全国面积的4.8%。其余2.1%(约6万公顷)为国家级保护林和部落传统所有林地。
 
水资源丰富,专属经济区水域12万多平方公里,盛产金枪鱼。年捕捞量约7000吨。
 
'''时区'''
 
从当地时间的2011年12月29日起,萨摩亚已经把自己所处的时区从西12区调整到东12区,从过去最后一个见到太阳的国家一夜之间变成了第一个见到太阳的国家。
 
'''首都'''
 
阿皮亚(Apia),人口约4万(2006年)。是萨摩亚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该国唯一的城市。平均气温27℃。<ref>[http://ws.mofcom.gov.cn/article/ddgk/zwshoudu/200203/20020300007355.shtml 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5-07-28 </ref>
 
'''人民生活'''
 
自然条件优越,人民无冻馁之虞。全国约76%的人口住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电和自来水基本普及。由于每年萨有上千人向海外移民,国内人口数量增长缓慢,2006年,人口增长率为0.5%。平均寿命72.85岁。萨人口结构年轻,0-14岁人口占39.2%,15至64岁占55.9%,65岁以上占4.8%。萨每户居民都有亲属在海外工作,近年来每年侨汇超过2亿塔拉。65岁以上的老人享有养老金。
 
'''语言'''
 
萨摩亚官方语言为萨摩亚语,通用英语。
 
'''宗教'''
 
萨摩亚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
 
'''习俗'''
 
萨摩亚是一个波利尼西亚传统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国家,社会结构上还是部落制,每个部落是一个父系氏族。部落的土地分配权掌握在“马塔伊”手中,由他分配给各户耕种。
 
'''礼仪'''
 
萨摩亚传统的见面礼杰是人们用食指互相勾住,向自己身边稍微拉一下,表示关系的亲密。随着时代的发展,握手逐渐代替了其他问候方式。
 
'''禁忌'''
 
萨摩亚人忌讳站着吃饭,尤其不能边走边吃。在公共场合穿短裤或打赤膊都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萨摩亚笃信宗教,用餐前有人专人祈祷,此时要保持肃静。
 
'''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同萨摩亚1975年11月6日建交。
 
1975年11月6日两国建交。1976年10月,中国在萨设立使馆。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2003年萨方访华的主要有:反对党领袖马米亚·洛帕蒂(9月),大法官萨波鲁(9月),自然资源和环境部长塔加洛阿来华参加联合国环境署亚太地区环境政策对话会(9月)。外交部副部长周文重在第15届太平洋岛国论坛会后对话会期间会见了图伊拉埃帕总理。2011年4月11日,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访问萨摩亚,并会见了萨摩亚国家元首埃菲及总理图伊拉埃帕。
 
自2012年4月15日起,各大有旅游资质的旅行社可开展中国旅游团赴萨摩亚旅游业务,并且,团队旅游可办理落地签证。自此萨摩亚独立国成为第8个中国公民组团出境可办理落地签证国家。
 
2007年,中萨双边贸易额为1185万美元。2009年双边贸易额为4486.3万美元。
 
中萨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往不断发展。我杂技、武术、歌舞团组多次访萨。2003年,我继续向萨国立大学派汉语教员一名,并赠送图书及音像制品394册(盒)。2002/03年度,萨共有7名奖学金生在华学习汉语、艺术、电子等专业。
 
中国驻萨摩亚大使:刘关仁。馆址:Embassy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inSamoa,Vailima,Apia。电话:(685)22474。传真:(685)21115。
 
【华人】最早于19世纪末就有中国人来萨。目前,纯血统的华人仅40人左右。但混血华裔(现只会讲萨摩亚语和英语)成千上万,数量在外来血统中居首位。一些华裔在萨当地政治和经济上举足轻重。1963年萨成立华裔公会。
==参考资料==
130,8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