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汪芜生

移除 27 位元組, 4 年前
維護清理 調整格式、排版
}}
'''汪芜生'''(1945年-2018年4月7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芜湖市]],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ref>[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71907 摄影师汪芜生辞世,一生执着于“黑白黄山” ], 澎湃新闻 .2018网,2018-04-12[引用日期2018-04-13]]</ref>
现在以[[东京]]和[[上海]]为基地活跃在世界艺坛上,汪芜生大量的作品被维也纳国立艺术史博物馆等世界各国的美术馆、企业、酒店及个人收藏家所收藏,作品「黄山幻幽#44(梦中芙蓉)」成了北京[[中国美术馆]]所收藏的第一幅摄影艺术作品。<ref>汪芜生.《黄山――汪芜生影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ref>
可能是受到父母精神气质的影响,汪芜生从小就热爱文学艺术,虽然大学是在[[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但从未放弃过艺术梦想。毕业后1972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74年开始拍摄黄山。80年代初,凭借一本《黄山――汪芜生影集》 名噪一时。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就在影集出版后不久,汪放弃了当时令人羡慕的安徽[[新闻图片社]]摄影记者的工作,只身赴日留学。在日本留学的第一年,汪就申请到了一笔国际文化交流基金,并把这笔钱全部换成了摄影器材和胶卷奔赴黄山,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拍摄。带着这批作品回到日本冲洗制作完成后,汪收获了[[日本艺术品市场]]对他的第一次高度关注与认可,日本最具权威的出版社-日本[[讲谈社]]出版了《黄山幻幽――汪芜生写真集》 ,东京西武美术馆(日本当时最顶级的美术馆之一)为他举办个展。这次展览震惊了整个日本[[美术界]],因为日本各界艺术家均以能在西武美术馆举办展览为至高的荣誉。接着,他的三幅黄山摄影作品进入横滨古刹劝行寺画院本堂。早在1994年,他的作品《梦中芙蓉》就被[[中国国家美术馆]]收藏,国家美术馆馆长[[杨力舟]]评价他的摄影作品具有超群的艺术水平。
他以大块面的剪影般的黑,与细腻柔美、层次无穷的白和灰作强烈对比,演绎和发展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神韵。这一崭新的视觉艺术形式,把浓缩了东方哲学和中华文化精髓的水墨山水重新诠释,传播到全世界.在欧美世界,早在90年代,汪的黄山摄影艺术就获得高度认可。最有力的证据就是1998年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为他举办为期3个月的个展。作为欧洲三大美术馆之一的维也纳国立美术史博物馆,从来只展出那些过世、盖棺定论的大师之作,如[[莫]]奈,克利姆特,罗丹和[[亨利摩尔。]]维也纳美术馆馆长威尔弗里德·赛佩尔博士解读汪的黄山摄影作品是山和云,动和静,[[光和影]]的对话,作品所反映的对立和统一证明了人的精神同自然在最广泛意义上的矛盾冲突,评价他的作品是永恒的。进入21世纪,千变万化的当代艺术形式席卷而来,汪的山水摄影艺术不但没有受到冷落,反而得到了国际社会更广泛的认可。 2005年汪芜生的黄山摄影作品与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遗作一起作为东方艺术的代表,出展[[联合国总部]]。汪芜生谈到自己的摄影风格时说:"[[我本人]]的个性特征就是喜欢'与众不同'。对整个摄影史的金科玉律,艺术表现史的金科玉律,我从没有觉得不可打破。对'黑和白'的执着的爱是我一直的坚持。"<ref>[http://www.un.org/chinese/News/story.asp?NewsID=4912 汪芜生与东山魁夷摄影与绘画展在联合国举行 ], 联合国[引用日期2014新闻网,2005-0712-30]]20</ref>
== 人物事迹 ==
9,3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