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花萼

增加 5,90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花萼'''<br><img src="http://163.27.57.9/earth/data/attachmen…”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花萼'''<br><img src="http://163.27.57.9/earth/data/attachment/forum/201402/17/205943eoo4lozsqsrg4qf7.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the-sun.on.cc/cnt/finance/20150114/photo/0114-00434-007b1.jpg 原圖鏈結] [http://163.27.57.9/earth/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 圖片來自興安生態]</small>
|}
</div>
'''花萼'''花的最外一輪葉狀構造稱為花萼。花萼通常為綠色,可大可小,包在花蕾外面,起保護花蕾的作用。花萼由若干片萼片組成,萼片有分離和結合兩種情況。在多數植物中,花萼隨花冠一起枯萎並脫落,但也有一些植物的花萼在花冠枯萎後並不脫落,反而隨同子房一起,如石榴,茄子的花萼即不脫落,並隨同果實一起長大,一直留存在果實上。在某些植物的花萼外,還有一輪綠色葉狀的萼片,成為副萼,如棉花,蛇莓的花萼外即有一輪副萼,棉花的副萼比花萼還明顯。
==定義==
花萼<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A%B1%E8%90%BC|title=花萼|date=|work=百度百科}}</ref>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的總稱,包被在花的最外層。萼片一般呈綠色的葉片狀,其形態和構造與葉片相似。<br>
花萼,植物花冠外面的綠色被片,它在花朵尚未開放時,起著保護花蕾的作用。花開後,則退化至花的下方,花萼是花的組成部分之一,由若干萼片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開時托著花冠。花萼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sepal)的總稱,包被在花的最外層。萼片多為綠色而相對較厚的葉狀體,內含稍分枝的維管組織與豐富的綠色薄壁細胞,但很少有柵欄組織與[[海綿組織]]的分化。在有的植物中,花萼可能特化成大而有鮮豔顏色的瓣狀萼(類似花瓣),如烏頭、白頭翁。委陵菜、草莓、棉等的花除花萼外,外面還有一輪綠色的瓣片,稱副萼(accessory calyx),相當於花的苞片。<br>
花萼萼片數目往往因科、屬不同而異。萼片多為綠色,呈葉片狀,其結構是由含葉綠體的薄壁細胞組成,所以萼片是一變態葉。有的植物花萼大而具彩色,有利於昆蟲傳粉,如鐵線蓮;有的植物花萼之外還有一輪綠色瓣片,叫副萼,如棉。一朵花的萼片各自分離,稱離萼,如白菜花;彼此聯合的稱合萼,如丁香花。通常在花開放後萼片脫落,但有些植物花開過後萼片不脫落,直存到果實成熟,叫宿存萼,如蕃茄、柿、茄等。宿存萼有保護幼果的功能。蒲公英的萼片變成毛狀,叫冠毛,有助於果實和種子的散佈。有的植物花萼的一邊引伸成短小管狀突起,叫做距,如[[鳳仙花]]、[[旱金蓮]]等植物的花就有距。<br>
==形態特徵==
有各種形狀和顏色,凋謝後結成果實,萼在花瓣下部的一圈,葉狀綠色小片,如花萼、萼片、萼跗、萼綠君等。在花的最外面,對花的其它部分起保護作用。可分成幾個萼片,在形狀和構造上十分近似葉子或苞片,在形態學上,把花萼視為一種變形的葉子。萼片一般成輪狀排列,便有些原始科,例如毛茛科為螺旋排列。<br>
==形態成因==
花萼萼片數目往往因科、屬不同而異。萼片多為綠色,呈葉片狀,其結構是由含[[葉綠體]]的薄壁細胞組成,所以萼片是一變態葉。<br>
*副萼
有的植物花萼大而具彩色,有利於昆蟲傳粉,如鐵線蓮;有的植物花萼之外還有一輪綠色瓣片,叫副萼,如棉。 <br>
*合離萼
一朵花的萼片各自分離,稱離萼,如白菜花;彼此聯合的稱合萼,如丁香花。通常在花開放後萼片脫落,但有些植物花開過後萼片不脫落,直存到果實成熟,叫宿存萼,如蕃茄、柿、茄等。<br>
*各種花萼
宿存萼有保護幼果的功能。蒲公英的萼片變成毛狀,叫冠毛,有助於果實和種子的散佈。有的植物花萼的一邊引伸成短小管狀突起,叫做距,如鳳仙花、旱金蓮等植物的花就有距。<br>

==萼片分類==
*按萼片是否分離
1.離生萼(aposepalous):萼片在多數情況下是各自分離的,稱為離生萼,如毛茛、黃連;<br>
2.合生萼(synsepalous):有時萼片全部或部分聯合在一起,則稱為合生萼。<br>
*按萼片的大小
1.整齊萼:萼片大小相同<br>
2. 不整齊萼:萼片大小不同。<br>
*按萼片是否脫落
1.早落萼:萼片比花冠先脫落的稱早落萼,如[[罌粟]]<br>
2.落萼:萼片和花冠一起脫落,稱為落萼,如[[油菜]]、桃<br>
3.宿萼(persistent):花萼常留花柄上,隨同果實一起發育,稱宿萼,如茄、柿、番茄、辣椒等。<br>
*其他類型
1.距(spur):有的在花萼一邊引申成短小的管狀突起,稱為距,如鳳仙花、旱金蓮等植物的花萼<br>
2. 冠毛(pappus):在菊科植物中,萼片退化形成冠毛以幫助果實的傳播,例如蒲公英的果實。<br>
3.花的基本組成: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是花的四個基本組成部分,它們都是由葉演變而成的,統稱為花葉。具有這四種花葉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少其中任何一種花葉的花叫做不完全花。萼瓣不分,花瓣和萼片聯合在一起,統稱花被,代表植物是較為原始的木蘭科。<br>
花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門植物,又稱有花植物或開花植物)的繁殖器官。不完全花可能缺少花被結構(花萼和花冠),但[[花蕊]](雄蕊和雌蕊)是必不可少的。最簡單的花,例如[[楊樹]]和[[柳樹]]的花,既無花萼,又無花冠,但是生有雌蕊或雄蕊。<br>

== 參考文獻 ==
{{Reflist}}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