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

移除 4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jpg|350px|缩略图|右|<big>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big>[http://p2.cri.cn/M00/12/61/CqgRLlxSjRaAIgBVAAAAAAAAAAA799.640x351.jpg 原图链接][http://big5.cri.cn/gate/big5/news.cri.cn/special/20190201chunwanm.html 来自 国际在线网 的图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原称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或春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庆祝农历新年而于每年农历除夕晚间举办的电视综合晚会。央视春晚自1983年起开始举办,2014年升格为“国家项目”[1] ,是中国大陆关注度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也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观众人数最多的节目[2]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大陆绝大部分地方电视台均会实况转播该晚会。
==春晚变迁==
广义上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出品的《春节大联欢》[4] 。根据影片内容显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了当时的演出实况[5] 。这部电影中,有劳动模范、战斗英雄,有“中国科学界的几颗宝石”华罗庚、钱学森,有著名作家老舍、巴金,有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新凤霞、袁雪芬和著名工商界人士荣毅仁[6] 等。担任导演的岑范、谢晋、林农和王映东后来都成为中国有名的导演。[4]
中国中央电视台具有春晚性质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是自1978年除夕开始录像播出,内容包括歌舞表演、相声评书、京剧等节目和游戏环节。1979年除夕央视“迎新春文艺晚会”则开始采用茶话会形式,以交谊舞作为开场部分,在当时引起很大回响。1983年,由于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大规模革新,“迎新春文艺晚会”改名为“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7] ,从此每年农历除夕北京时间晚8时(早期曾经在8点之前开始播出),春节联欢晚会都会在中央电视台以现场直播形式播出,节目时间持续4至5小时,直到凌晨12点30分左右,节目最后通常以《难忘今宵》[8] 合唱结束[9] 。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创了很多先例,比如设立节目主持人、实况直播、开设热线电话等,这些创新先例成为日后春晚一直沿用的“规矩”。1986年,广播电影电视部禁止各地方台在除夕制播同类的晚会节目,央视春晚成为其后十余年间全国唯一能在除夕播出的春节晚会[10] 。1993年,央视春晚进行重大改革,由原来的茶话会形式改为“盛典式”,加强政治功能,“针对过去一年党和政府的伟大成就,用艺术的形式进行宣传”,并开始实行导演竞标制[11] 。每年春晚的筹备成为央视文艺节目部门的首要任务,晚会筹备期长达3-9个月不等。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演变出了一套特有的节目流程和固定模式,从纯粹的综艺晚会上升为承载国家叙事及意识形态话语的重要载体。节目以相声小品的语言类节目为主、歌舞类节目为辅,穿插魔术表演、杂技表演、武术表演、儿童舞蹈表演、体育舞蹈表演、少数民族歌舞、地方戏曲选段联唱等环节。
2012年4月,春晚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认证为世界上观众人数最多的国内节目[12]
==相关节目==
251,8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