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迈克戴尔

增加 28 位元組, 4 年前
青年时代的戴尔
===青年时代的戴尔===
1984年1月2日,戴尔注册了"PC有限公司"。一开始,戴尔就在当地报纸上打出广告把印有自己名字(Dell)的成品组装机卖给用户,每月收入达5~8万美元。5月份,一年级课程考试完毕,"Dell计算机公司"成立,注册资金为1000美元。此后公司一路发展,1986年,Dell年收入已达6000万美元。到了1987年3月,才22岁的Dell就被美国学院企业家协会评为1986年度的"青年企业家",就此在美国商界脱颖而出。几经努力,1988年戴尔的名字受到华尔街关注,DELL公司在纳斯达克公开上市,融资3000万美元,市场价值达到8500万美元。80年代末,Dell在加拿大和当时的西德创办了全资子公司。随后,大胆改革公司结构,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全球范围统一的产品资源,使销售和市场配套集中起来。1989年,Dell收入高达2.5亿美元。随着全球的销售形势越来越好,又分别在 [[ 法国 ]] [[ 瑞士 ]] [[ 爱尔兰 ]] 及其他一些 [[ 欧洲 ]] 国家开设了分公司及办事处,并于1991年3月在爱尔兰成立了欧洲制造中心。进入90年代,Dell的发展如同脱缰野马,收入平均年增97%,净利更是达到166%。
为什么Dell公司的股票会在短短几年内一飞冲天?几年来,Dell公司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不断壮大,现已成为PC界举足轻重的新盟主,它的实力已与康柏、IBM这些业界元老们难分伯仲。这多半要归功于低价直销的经营策略,这种策略正为业界千万厂商竞相炮制。迈克尔·戴尔的成功,其中最突出的也是不同于一般公司的是:Dell公司迅速崛起并不是依靠领先的技术,它依靠的是一种观念、一种商业模式,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个并不被普遍看好的模式。实际上,Dell公司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各种非议和潮流所包围,但是戴尔却不为潮流所动,而是抓住市场新苗头,预测市场变化,引导新的需求,正所谓取人之弃,独得其利。
实行电脑直销并不是什么创举,如同 [[ 山姆·沃尔顿 ]] [[ 沃尔玛 ]] 超市开到乡村一样并不是什么超凡创意,沃尔顿之所以成为天才(当然也成了亿万富翁)在于他知道如何有条不紊地建立市场基础,处处从小事做起,而戴尔的过人之处正在于他知道沃尔顿的原则同样也能在电脑业所向披靡。Dell公司的副总裁康尔特·托福尔说:"在我看来,迈克尔的天赋并没有得到应得的肯定,对市场的每一丝动向都有敏锐的洞悉,是他创造了Dell公司经营模式的要素。"Dell公司奉行的是一种最朴素最实际的哲学:组装和销售计算机。戴尔深信最佳的电脑经营模式便是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使用到切合其需求的产品。通过"直销"这项独特的策略,Dell公司的业务获得了迅速的增长。
1997年,32岁的迈克尔·戴尔就成为[[德克萨斯州 ]] 的首富]] ,拥有43亿美元的净资产。《财富》将迈克尔·戴尔评为 [[ 美国 ]] 四十岁以下最富有的人。据《财富》杂志称,迈克尔·戴尔的个人净资产高达214.9亿美元,"足够为每一位美国中学生购买一台电脑"。
2001年5月,Dell公司荣登全球电脑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成为世界领先的电脑系统厂商。公司创办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