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848
次編輯
變更
叶下珠
,無編輯摘要
其叶片纸质,因叶柄扭转而呈羽状排列,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10毫米,宽2-5毫米,顶端圆、钝或急尖而有小尖头,下面灰绿色,近边缘或边缘有1-3列短粗毛;侧脉每边4-5条,明显;叶柄极短;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5毫米。
叶下珠花雌雄同株,直径约4毫米;雄花:2-4朵簇生于叶腋,通常仅上面1朵开花,下面的很小;花梗长约0.5毫米,基部有苞片1-2枚;萼片6,倒卵形,长约0.6毫米,顶端钝;雄蕊3,花丝全部合生成柱状;花粉粒长球形,通常具5孔沟,少数3、4、6孔沟,内孔横长椭圆形;花盘腺体6,分离,与萼片互生;雌花:单生于小枝中下部的叶腋内;花梗长约0.5毫米;萼片6,近相等,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边缘膜质,黄白色;花盘圆盘状,边全缘;子房卵状,有鳞片状凸起,花柱分离,顶端2裂,裂片弯卷。蒴果圆球状,直径1-2毫米,红色,表面具-小凸刺,有宿存的花柱和萼片,开裂后轴柱宿存;种子长1.2毫米,橙黄色 <ref>[https://www.huaniaoy.com/yanghu/22853 叶下珠的形态特征],花鸟园,2015-12-19</ref> 。
==适应环境==
叶下珠多生长在温暖湿润,土壤疏松的地域,稍耐荫,生长地土质以森林棕壤和沙质土为主,土壤pH5.8~7.0。生于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灌木丛中或稀疏林下 <ref>[https://www.huaniaoy.com/yanghu/22854 叶下珠的生态习性],花鸟园,2015-12-19</ref> 。
据资料记载,植株经过处理后,具有一定的价值,夏秋采集全草,去杂质,晒干后可以保存起来。要播种这种植物,在每年的清明过后播种,也就是4月份中旬播种就可以了。据测定叶下珠先年收获种子千粒重0.52kg,发芽率63%,播种方法以条播为好,将种子与细土拌匀后撒入沟内,之后整平覆盖即可。
==区域分布==
叶下珠分布于中国[[四川]](四川[[大雪山]]产叶下珠没食子酸含量最高)、[[云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地,夏秋季采集 <ref>[https://www.huaniaoy.com/yanghu/22859 叶下珠的分布区域],花鸟园,2015-12-19</ref> 。在[[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至南美也有分布。植株喜欢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地方生长,在旷野平地、旱田、山地路旁或林缘等地方也有不少。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