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肖文交

移除 55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图像说明 = 肖文交
}}
''' 肖文交 ''' (1967年12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8%82%96%E6%96%87%E4%BA%A4%EF%BC%881967%E5%B9%B412%E6%9C%88-%20%EF%BC%89%EF%BC%8C%E4%B8%AD%E5%9B%BD%E7%A7%91%E5%AD%A6%E9%99%A2%E9%99%A2%E5%A3%AB&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肖文交(1967年12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搜狗百科, 2019-11-24 </ref>,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沉积学专业<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8%82%96%E6%96%87%E4%BA%A4%E6%AF%95%E4%B8%9A%E4%BA%8E%E4%B8%AD%E5%9B%BD%E7%A7%91%E5%AD%A6%E9%99%A2%E5%9C%B0%E8%B4%A8%E7%A0%94%E7%A9%B6%E6%89%80%E6%B2%89%E7%A7%AF%E5%AD%A6%E4%B8%93%E4%B8%9A&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毕业于 [[ 中国科学院 ]] 地质研究所沉积学专业],搜狗百科, 2019-11-24 </ref>,湖南涟源人,现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员<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8%82%96%E6%96%87%E4%BA%A4%E7%8E%B0%E4%B8%BA%E4%B8%AD%E5%9B%BD%E7%A7%91%E5%AD%A6%E9%99%A2%E6%96%B0%E7%96%86%E7%94%9F%E6%80%81%E4%B8%8E%E5%9C%B0%E7%90%86%E7%A0%94%E7%A9%B6%E5%91%98&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现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2013-11-21</ref>。
1995年11月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古造山带大地构造学的综合研究工作<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8%82%96%E6%96%87%E4%BA%A41995%E5%B9%B411%E6%9C%88%E5%85%A5%E4%B8%AD%E5%9B%BD%E7%A7%91%E5%AD%A6%E9%99%A2%E5%9C%B0%E7%90%83%E7%89%A9%E7%90%86%E7%A0%94%E7%A9%B6%E6%89%80%E5%9B%BA%E4%BD%93%E5%9C%B0%E7%90%83%E7%89%A9%E7%90%86%E5%AD%A6%E5%8D%9A%E5%A3%AB%E5%90%8E%E6%B5%81%E5%8A%A8%E7%AB%99%E4%BB%8E%E4%BA%8B%E5%8F%A4%E9%80%A0%E5%B1%B1%E5%B8%A6%E5%A4%A7%E5%9C%B0%E6%9E%84%E9%80%A0%E5%AD%A6%E7%9A%84%E7%BB%BC%E5%90%88%E7%A0%94%E7%A9%B6%E5%B7%A5%E4%BD%9C&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1995年11月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古造山带大地构造学的综合研究工作],淘豆网, 2017-7-1</ref>,1997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工作<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8%82%96%E6%96%87%E4%BA%A41997%E5%B9%B410%E6%9C%88%E5%88%B0%E4%B8%AD%E5%9B%BD%E7%A7%91%E5%AD%A6%E9%99%A2%E5%9C%B0%E8%B4%A8%E7%A0%94%E7%A9%B6%E6%89%80%E5%B2%A9%E7%9F%B3%E5%9C%88%E6%9E%84%E9%80%A0%E6%BC%94%E5%8C%96%E5%BC%80%E6%94%BE%E5%AE%9E%E9%AA%8C%E5%AE%A4%E5%B7%A5%E4%BD%9C&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1997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工作],淘豆网, 2019-11-24</ref>。1998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3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8%82%96%E6%96%87%E4%BA%A42003%E5%B9%B412%E6%9C%88%E4%BB%BB%E4%B8%AD%E5%9B%BD%E7%A7%91%E5%AD%A6%E9%99%A2%E5%9C%B0%E8%B4%A8%E4%B8%8E%E5%9C%B0%E7%90%83%E7%89%A9%E7%90%86%E7%A0%94%E7%A9%B6%E6%89%80%E7%A0%94%E7%A9%B6%E5%91%98&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2003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 2012-1-2</ref>。
快速导航荣誉记录中文名 肖文交民族 汉族出生日期 1967年12月毕业院校 长春地质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性别 国籍 中国出生地 湖南涟源职业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员主要成就 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研究方向2科研成果3荣誉记录4学术任职5研究工作6代表论著国际SCI通讯作者国际SCI非通讯作者国际SCI专辑国内SCI通讯作者国际国内出版物专辑及文章国际会议报道1 == 研究方向 编辑==
构造地质学、造山带大地构造学
2 == 科研成果 编辑==以构造 [[ 地质学 ]] 和大地构造相解剖相为基础,结合地球化学与 [[ 地球 ]] 物理等资料,在中国西部中亚造山带和昆仑造山带等进行增生造山作用过程及其特征研究,并根据增生楔-增生楔碰撞造山作用等特征提出复式增 生-碰撞增生造山作用理论。
3荣誉记录编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先进个人、2007-2008年度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第四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全国野外科技工 生-碰撞增生造山 先进个人、第五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享受政府特贴专家 用理论
2019年11月22日,当选 ==荣誉记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先进个人、2007-2008年度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第四届 中国科学院 院士。[1]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第五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朱李月华优秀教师
4学术任职编辑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 奖、享受政府特贴专家
曾/现任《Global Tectonics and Metallogeny》第一主编 2019年11月22日 《地质科学》主编,《Gondwana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地学前缘》、《地质论评》、《地质通报》、《西北地质》、《新疆地质》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委;国际冈瓦那研究协会执行委员;2005-2013任加拿大Waterloo大学Adjunct Professor;2012-2015任香港大学荣誉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七届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当选 中国科学院 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院士。
5研究工作编辑==学术任职== 主要从事特提斯和 亚造山带造山 国科学院[[新疆]]生态 成矿作用等 地理 研究 。通过野外解剖和年代学工作,确定了西昆仑造山带复杂的活动陆缘体系及其属性、构造样式与形成时代,厘定了叠加在早古生代拼贴体之上的岩浆弧和增生楔杂岩,探讨了早古生代-早中生代向南复合增生造山作用特征;系统分析了中亚造山带与弧相关的活动陆缘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获得寒武纪古亚洲洋年代学证据,提出西伯利亚南缘在古生代发生多向增生、形成宽阔的增生拼贴构造带,建立增生楔-增生楔拼贴复杂增生造山作用新的工作模型,并指出复式增生造山作用是显生宙中亚大陆增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所副所长
已经发表科研论著200余篇(部) 曾/现任《Global Tectonics and Metallogeny》第一主编 其中SCI 论文140余篇,国际刊物客座编辑专辑10部。截至2014年11月,122篇文章Web of Science引用4988次,H指数35;Google scholar citations 8072次,H指数45;入选2014年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名录,2010进入全球 科学 家SCI论文高引用;曾在国际学术会议做全会邀请报告 》主编 曾任国际会议主席和专题召集人;2007任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Gondwana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6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地学前缘》、《地质论评》、《地质通报》、《西北地质》、《新疆地质》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 委;国际冈瓦那研究协会执行委员;2005-2013任加拿大Waterloo大学Adjunct Professor;2012-2015任[[香港]]大学荣誉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 成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七届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特提斯和中亚造山带造山与成矿作用等研究。通过野外解剖和年代学工作,确定了西昆仑造山带复杂的活动陆缘体系及其属性、构造样式与形成时代,厘定了叠加在早古生代拼贴体之上的岩浆弧和增生 楔杂岩,探讨了早古生代-早中生代向南复合增生造山作用特征;系统分析了中亚造山带与弧相关的活动陆缘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获得寒武纪古亚洲洋年代学证据,提出西伯利亚南缘在古生 发生多向增生、 形成宽阔的增生拼贴构造带,建立增生楔-增生楔拼贴复杂增生造山作用新的工作模型,并指出复式增生造山作用是显生宙中亚大陆增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已经发 科研论著200余篇(部),其中SCI 文140余篇,国际刊物客座 编辑专辑10部。截至2014年11月,122篇文章Web of Science引用4988次,H指数35;Google scholar citations 8072次,H指数45;入选 2014年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名录,2010进入全球[[地球]]科学家SCI论文高引用;曾在国际学术会议做全会邀请报告,曾任国际会议主席和专题召集人;2007任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 基金 ==代表论著==
国际SCI通讯作者
Xiao, W.J., Santosh, M., 2014. The we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A window to accretionary orogenesis and continental growth. Gondwana Research
30,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