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是宋代女词人 [[ 李清照 ]] 的早期词作。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 [[ 春 ]] 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全词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后人对此词评价甚高,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ref>[https://www.gushimi.org/shangxi/18688.html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创作背景],古诗大全</ref> 。
{| class="wikitable"
| '''作品名称'''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创作年代''' || [[北宋]]
|-
| '''作品出处''' || 《[[漱玉词]]》 || '''文学体裁''' || [[词]]
|-
| '''作 者''' || 李清照 || '''词牌''' || [[ 如梦令]]
|}
==作品原文==
<br>
如梦令⑴
昨夜雨疏风骤⑵,浓睡不消残酒⑶。试问卷帘人⑷,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⑸。
==注释词译==
<br>
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br>
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br>
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br>
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br>
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2] <br>
'''<big>白话译文</big>'''
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2] 白话译文 '''<big>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big>'''<ref>[https://www.gushimi.org/shangxi/18688.html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创作背景],古诗大全</ref> 。
==作者简介==
<br>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9cb3b7c0e4a0.aspx 李清照简介],古诗文网</ref>。
==创作背景==
<br>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ref>[https://www.gushimi.org/shangxi/18688.html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创作背景],古诗大全</ref>。
==作品欣赏==
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辞面勾勒写词时间与环境,昨夜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故把酒以消愁绪,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 “雨疏风骤”十分恰切地写出暮春时节,风萧萧然而雨却是疏落,渲染了词人花下醉酒的怅然之感。即便把酒过后的酣睡浓甜,但仍难“消残酒”,写出词人此刻的慵懒惺忪。
李清照 词人唤来侍女“试问卷帘人” 转折巧妙精当 , 宋代女 灵动自然。 词人 。号易安居士 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 , 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 落花满地 , 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 却又不忍亲见 , 流寓南方 一个“试”字 , 境遇孤苦。所作 将 词 人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究竟的矛盾心理 ,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刻画得贴切入微 , 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 真实可 感 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孰料 , 自辟途径 “却道海棠依旧” , 语言清丽。论 侍女的回答让 词 强调协律 人喜出望外却又无奈黯然 , 崇尚典雅情致,提 “却”字道 出 词 了 “ 别是一家 卷帘人 ” 不解词人心以及词人的意外 之 说 喜 , 反 词人的细腻委婉和侍女的粗疏淡漠形成 对 以诗文之法作 比。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 词 人感到非常意外 。 并能作诗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 , 留存 海棠花一定凋谢得 不 多 成样子了 , 部分篇章感时咏史 可是侍女卷起窗帘 , 情辞慷慨 看了看外面之后 , 与其词风 却漫 不 同 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一个“却”字 , 已散佚。后 既表明侍女对女主 人 有《漱玉 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 词 》辑本 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
==创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 作 背景==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
这首《如梦令·昨夜 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 雨 疏风骤》 打而凋谢稀少, 是 李清照 两种状态 的 早期作品 对比 。 根据陈祖美编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 的 《李清照简 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 明 年 、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 表 》 明春天的渐渐消逝 ,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 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 作 品欣赏==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全词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3ffd5d0653a9.aspx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古诗文网</ref>。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名家点评==
[[ 宋代 ]][[ 胡仔 ]] 《 [[ 苕溪渔隐丛话 ]] 》前集卷六十: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语甚新。<br> 宋代 [[ 陈郁 ]] 《藏一话腴》内篇卷下:李易安工造语,《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余爱赵彦若《剪彩花》诗云“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绿情”“红意”,似尤胜于李云。<br> 明代 [[ 蒋一葵 ]] 《尧山堂外记》卷五四:李易安又有《如梦令》,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br> 明代 [[ 沈际飞 ]] 《 [[ 草堂诗馀正集 ]] 》卷一:“知否”二字,叠得可味。“绿肥红瘦”创获自妇人,大奇。<br> 明代 [[ 徐士俊 ]] 《古今词统》卷四:《花间集》云:此词安顿二叠语最难。“知否,知否”,口气宛然。若他“人静,人静”、“无寐,无寐”,便不浑成。<br> [[ 明代 ]][[ 徐伯龄 ]] 《蟫精隽》:当时赵明诚妻李氏,号易安居士,诗词尤独步,缙绅咸推重之。其“绿肥红瘦”之句暨“人与黄花俱瘦”之语传播古今。<br> 清代 [[ 王士禛 ]] 《花草蒙拾》:前辈谓史梅溪之句法,吴梦窗之字面,固是确论,尤须雕组而不失天然。如“绿肥红瘦”、“宠柳娇花”,人工天巧,可称绝唱。若“柳腴花瘦”,“蝶凄蜂惨”,即工,亦“巧匠斫山骨”矣。<br> 清代 [[ 黄苏 ]] 《蓼园词选》: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澹,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br> [[ 清代 ]][[ 陈廷焯 ]] 《云韶集》(署名陈世焜)卷十:“只数语中,层次曲折有味。世徒称其‘绿肥红瘦’一语,犹是皮相。”《白雨斋词话》卷六:“词人好作精艳语,如左与言之‘滴粉搓酥’,姜白石之‘柳怯云松’,李易安之‘绿肥红瘦’、‘宠柳娇花’等类,造句虽工,然非大雅。”<br> 近代 [[ 胡云翼 ]] 《 [[ 宋词选 ]] 》: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炼,又很形象化 <ref>[https://www.jianshu.com/p/3940560c808f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简书网</ref> 。<br> 现代 [[ 靳极苍 ]] 《 [[ 唐宋词百首详解 ]] 》:这首词用寥寥数语,委婉地表达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活泼、平易、精炼,极尽传神之妙。<br> [[ 现代 ]][[ 吴熊和 ]] :这首词表现了对花事和春光的爱惜以及女性特有的关切和敏感。全词仅三十三字,巧妙地写了同卷帘人的问答,问者情多,答者意淡,因而逼出“知否,知否”二句,写得灵活而多情致。词中造语工巧,“雨疏”“风骤”“浓睡”“残酒”都是当句对;“绿肥红瘦”这句中,以绿代叶、以红代花,虽为过去诗词中常见(如唐僧齐己诗“红残绿满海棠枝”),但把“红”同“瘦”联在一起,以“瘦”字状海棠的由繁丽而憔悴零落,显得凄婉,炼字亦甚精,在修辞上有所新创。<br> 现代 [[ 吴小如 ]] 《诗词札丛》:此词乃作者以清新淡雅之笔写秾丽艳冶之情,词中所写悉为闺房昵语,所谓有甚于画眉者是也,所以绝对不许第三人介入。<br> 现代 [[ 周汝昌 ]] :一篇小令,才共六句,好似一幅图画,并且还有对话,并且还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可能是现代的电影艺术的条件才能胜任的一种“镜头”表现法,然而它却实实在在是九百年前的一位女词人自“编”自“演”的作品,不谓之奇迹,又将谓之何哉?<br> 《[[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用寥寥数语,委婉地表达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活泼、平易、精炼,极尽传神之妙<ref>[https://www.jianshu.com/p/3940560c808f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简书网</ref>。
==参考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