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爱新觉罗·胤禛

增加 64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爱新觉罗·胤禛.jpg|thumb|right|[http://statics.xtmm.cn/uploadfile/2016/1020/20161020103648452.png 原圖鏈結][https://www.google.com/search?rlz=1C1AVFC_enTW864TW864&biw=1202&bih=569&tbm=isch&sxsrf=ACYBGNSgemsQHxsQcBsamZolITGwbI7bOw%3A1578878218983&sa=1&ei=CsUbXsXMO9HpmAWfn55A&q=%E7%88%B1%E6%96%B0%E8%A7%89%E7%BD%97%C2%B7%E8%83%A4%E7%A6%9B&oq=%E7%88%B1%E6%96%B0%E8%A7%89%E7%BD%97%C2%B7%E8%83%A4%E7%A6%9B&gs_l=img.12...540489.543050..545243...1.0..1.56.252.5......0....1j2..gws-wiz-img.....10..35i39j35i362i39.cFzfRL4jOhc&ved=0ahUKEwjF-Yrbs__mAhXRNKYKHZ-PBwgQ4dUDCAc#imgrc=gbhsPlhPSmH-qM:「歷史網 - 爱新觉罗·胤禛」] ]]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特别是   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參考資料==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