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21世紀以來瓷窯址考古的新進展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21世紀以來瓷窯址考古的新進展》,鄭建明 著,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1],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積累人類文化的重要工具。它隨着歷史的發展,在書寫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裝幀形式[2],以及形態方面,也在不斷變化與變更。

目錄

內容簡介

新世紀以來的近20年間,瓷窯址考古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一時期大的特徵,就是以課題為導向進行主動性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在瓷器起源及其早期發展、青花起源及其早期發展、白瓷起源及其早期發展、青白瓷起源及其早期發展,以及越窯、龍泉窯、邢窯、定窯、汝窯、長沙窯、鈞窯等國內著名窯場的時空格局等陶瓷史的重大學術問題上均取得了重要突破。    《21世紀以來瓷窯址考古的新進展》主要以這些瓷窯址野外考古發掘取得的成果為主體進行梳理,匯集了2018~2019年在《文物天地》上發表的論文共12篇,部分內容因考古新成果的出現而進行小的調整。在雜誌上是以一種碎片化的形式出現,而《21世紀以來瓷窯址考古的新進展》則希望全景式地展示新世紀以來瓷窯址考古工作的全貌。

作者介紹

鄭建明,復旦大學教授,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長期從事野外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主持過越窯、龍泉窯、婺州窯、甌窯、德清窯及原始瓷窯址的調查與發掘工作,已出版多部大型考古發掘報告和專著。曾承擔國家文物局越窯考古工作規劃的實施與指南針計劃「瓷之源」課題研究,重點探索中國瓷器起源問題,多個節點性窯址的發現將中國瓷器的燒造歷史上溯至夏代,初步建立了從夏商至秦漢時期中國瓷器起源的完整發展過程。

參考文獻

  1. 作品、著作物與版權,道客巴巴,2014-11-09
  2. 書籍裝幀設計的分類及藝術表現形式,豆丁網,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