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方柿
![]() |
龍華方柿外形美觀養眼,成熟果金黃色,軟熟果亮紅色,甜美可口,深受消費者喜愛。方柿適應性強,早產、豐產、穩產,平原、丘陵、山地等都可栽培,但要獲得畝產2000~2500千克或者以上的優良鮮果,須採用綜合配套技術方可實現。
民間流傳着很多讚美節日美食的諺語,如「舒服不過躺着,好吃不過餃子」等[1]。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中以「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讚美月餅的美味[2]。
目錄
簡介
羊台山下龍華、石岩、坂田和白芒等地出產的柿子,除了果大、味甜、品種多等特點外,與外面產地柿子最大的不同就是,紅熟了,它的果蒂仍然保持青綠色。當地人以及港澳同胞在中秋賞月,抑或初一、十五拜神,尤其鍾愛這蒂綠果紅的柿子。所以,市場果攤上如果幾個產地的熟紅柿子一起擺賣,人們一眼就會把羊台山柿子區別出來。因而,羊台山一帶柿子曾暢銷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區。
羊台山柿子按形狀分有方柿、花蘿柿和紅團仔(又叫圓柿)。顧名思義,方柿就是柿子帶扁身方形,可能因為龍華地區產量大,故被領銜「龍華方柿」。花蘿柿子和紅團仔柿像雪梨一樣果型稍長形。花蘿柿和紅團仔區別在於:花蘿柿底部有一圈圈像竹蘿一樣的花紋,而紅團仔沒有。三種柿子一樣鮮甜。當地人多數用方柿「藏熟」,讓它變成熟透紅軟柿,拜神作供果。因為方柿方形底平,放在供盤裡平穩、色靚、大紅吉利。花蘿柿和紅團仔柿多數醃製,叫咸柿,也叫水柿。
柿子含糖成份高,但有一種果膠,生摘下來不能馬上吃,必須加工「藏熟」或經醃製,才能除去澀味。柿子按製作方法分有「藏柿」「醃柿」和做「柿餅」三種。「藏柿」,舊時果農家家都有二三個巨型木箱櫃,每個約長寬二三米、高一米多的木箱櫃可裝二三擔柿子。首先在木箱底鋪一層薄薄的棉絮,然後把摘下來的柿子一個個整齊地排列箱櫃裡,一層層壘疊,壘疊到箱櫃面再鋪一層棉被,箱子裡四個角點燃幾炷香,蓋上箱籠蓋子,「悶」它三四天,青柿子變成黃柿子,再由黃柿子變成紅柿子。這種「藏柿」也叫香火藏柿。這是民間家庭式做法。以後供銷社大量收購加工,改為用一間屋子,堵住所有門窗,將一蘿筐一蘿筐的柿子層層疊好,在屋子裡用炭火或電熱器加溫「藏柿」。柿子紅熟透,軟綿甜美。
「醃柿」有兩種,一種是用鹽水漬醃,這是一般家庭少量醃製做法,先把瓦瓮洗淨,用七月初七挑來的「七姐水」放鹽拌勻,然後把青柿子放進去泡它七八天,柿子去掉澀味,變成生脆鮮甜。另一種是供銷社涼果場大量醃製,就用水泥築幾個大水池,每個水池兌着鹽水或石灰水,倒進幾百斤柿子醃泡十天八天,制好的「醃柿」就投放市場。做「柿餅」較為費勁,要用大量人力將每個柿子的皮削去,要看天氣好壞拿出曬場翻曬,曬成半乾濕,壓扁,再曬至八成干,就製作完成。當然,後來涼果場就不用靠天吃飯,改用烘爐烘乾加工了。
參考文獻
- ↑ 大年三十除夕夜 | 祭祖、守歲、燃爆竹,歡聲笑語辭舊歲,闔家團圓迎新春,搜狐,2021-02-11
- ↑ 中國的傳統節日為什麼都和吃相關?,搜狐,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