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河古渡口 黃河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境巴顏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約古宗列盆地發源。先由西向東流入四川、甘肅兩省交界處,再折向西流入青海省,又北折而後東流,在民和縣官亭入甘肅省,此河段正好繞了一個很大的S形大彎。流程1455多公里,其間有許多黃河渡口(扎陵湖渡口,黃河沿渡口,拉加寺渡口,尕馬羊曲渡口,貴南縣渡口,拉干峽渡口,拉乙亥渡口, 查納渡口,龍羊峽渡口 , 貴德黃河渡口, 阿什南渡口,尖扎縣的三個渡口, 循化古渡,伊麻目渡口,吊橋渡口,鹽泉渡口 , 官亭黃河渡口,興縣古渡口等)。

目錄

各渡口簡介

1 扎陵湖渡口 位於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西部。據歷史記載,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遠嫁西藏。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從長安西行,經天水、蘭州、入青海民和到樂都縣、西寧市,又過湟中縣鎮海堡,湟源縣日月山,達共和縣倒淌河、切吉草原、再由黃河北岸西上,來到黃河源頭鄂陵湖、扎陵湖(柏海),與吐蕃王松贊干布相會,然後渡黃河經玉樹地區,再西南行,過藏北黑河,逕達拉薩,開闢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相會後過黃河的渡口就在扎陵湖附近,這是黃河源頭所開闢的第一個古渡口。千百年來這個古渡口對青藏高原與中原的交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黃河沿渡口 繼扎陵湖渡口之下,黃河上源的第二個渡口就是黃河沿渡口。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政府所在地黃河沿鎮。它是自唐代開始,我國從內地通往西藏的重要驛站和古渡口,千百年來人們只靠牛、羊皮筏子過渡。 解放後,於1966年在此渡口處建造了黃河源頭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橋——黃河沿公路大橋。它把兩岸的山川草原連接在一起。


3 拉加寺渡口是九曲黃河第一曲——瑪沁縣的一個文明古渡。它位於今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拉加鄉黃河北岸,原屬同德縣。歷史上同德縣是青海南部的交通要道,果洛地區的牧民到貴德、湟中、西寧等貿易集散地必經之路,是那裡的畜產品和內地的工、商、農產品的運輸要道,又因在同德南部的黃河北岸拉加地方,是青南各地的貿易集散交易點,加之黃河兩岸有許多牧業區和農產區及古文化遺址,拉加盛產砂金。故牧民稱此地為「拉加從蘭木」(即拉加商道)。因此在拉加寺附近的黃河上勢必開闢渡口。


4 尕馬羊曲渡口處九曲黃河第二彎,即位於青海省興海縣與貴南縣交界處的黃河上,西岸為興海羊曲地方,東岸為貴南縣境。尕馬羊曲渡口是自古貫通興海與貴南,乃至海南州及青海各地的黃河關津渡口。 據《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唐中宗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唐朝金城公主嫁往吐蕃,唐朝以公主嫁奩使吐蕃得河曲九曲之地為「湯沭地」。吐蕃便在「積石軍西一百四十里」(《元和志》)即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貴南、興海兩縣交界(以河為界)處尕馬羊曲一帶的黃河上建造了一座木橋,名為「洪濟橋」此橋在唐蕃古道上地理位置和交通價值均為十分重要,以後戰爭中橋被毀。 上述「洪濟橋」址,即今尕馬羊曲渡口處,千百年間,行人乘牛、羊皮筏或木渡槽過河。至民國時期,為青海省都蘭縣茶卡鹽池通往四川鹽道的咽喉。過往商旅及貨物亦用羊皮筏子轉運。 二十世紀60年代初,同德巴倉農場在尕馬羊曲渡口,以扯船擺渡,放渡人、畜,每次還能渡載重卡車一輛,十分鐘時間即可渡過。此渡口地勢險峻,汽車司機若駕技欠佳者,輕易不敢通過。路線經塔秀、羊曲至河卡與青藏公路銜接。後巴合農場場部遷移,此渡口旋廢。1982年建造了尕馬羊曲黃河橋,橋於三貴公路45公里處,橋長131米,寬7米,人行道1.5米。其結構為跨徑70米的箱肋單波雙曲拱橋,即主孔為70米的箱形拱,副孔為30米的雙曲拱。此橋在興海支線上,將交通幹線青藏、青康、寧果公路有機地連接起來,成為海南州地區南北及青南交通的咽喉。結束了千百年間黃河九曲之內靠皮筏、木船渡河的落後局面。


5 貴南縣渡口是黃河流經貴南縣的主要渡口有拉干峽、拉乙亥和查納三個。貴德境內的黃河渡口與黃河橋樑 黃河流經貴德縣,中貫全境,自古成為阻礙交通的一大天塹。兩岸人民為生產、生活和交流的方便,很早就開闢了大大小小的許多渡口,其中賀爾加渡口和滴水崖渡口是貴德黃河上兩個最大最早的渡口。賀爾加渡口位於貴德縣河西鄉賀爾加村南,滴水崖渡口在下游六、七公里處的河東鄉太平村北。


6 拉干峽渡口 位于海南州貴南縣茫拉多拉干村附近的黃河拉干峽。1956年由青海省林業局伐木隊在拉干峽建造了以四根雙並連鋼絲鐵索橋。此處水面寬只有30米,所建橋長44米,寬為1.5米,負荷載重0.5噸,只能通行一人一馬,後歷年黃河水暴漲有損,到1981年秋,黃河發特大洪水,底部鐵索橋板等被沖。今頂部鐵索猶存。


7 拉乙亥渡口據考古者發現,在青海省海南州貴南縣的拉乙亥鄉等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千百年來,人們為生活、生產的方便,就在此處的黃河上開闢渡口,最初以皮筏過渡。 解放後,由拉乙亥公社在該地區的加土乎村附近的黃河上扯船擺渡,可放渡行人、牲畜。此渡口為貴南、同德兩縣人們到海南州府所在地恰卜恰必經通道,後由加土乎村民管理,將大槳船改為小船,只渡過行人單騎。


8 查納渡口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沙溝鄉查納村,在歷史上是一個古渡口,解放前只以皮筏放渡。 新中國誕生後,海南州與共和縣商業部門在查納渡口處設木船擺渡,除放渡人、畜外,還可載波汽車。二十世紀60年代初,由當地政府和群眾開始修建查納黃河懸索橋,1963年建成。兩岸橋墩由混凝土建築,設計承載量為8噸。80年代前這裡是通往貴南、同德二縣的唯一道,對兩岸人民生活,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1981年後因橋址處於龍羊峽庫區被拆除。 可在60年前這裡曾發生過一起「查那山走」——滑坡塌山的大災情


9 龍羊峽渡口位於唐蕃古道共和縣南端、縣境內80公里黃河的東頭。水流湍急、落差大、便於航運及水資源開發和利用。 據《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吐蕃人在今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曲溝地區的野狐峽即今龍羊峽進口處的黃河上設渡口,並建造了橋樑,名為駝駱橋。至今遺址尚存,磊石為基,異常堅固,殘存的鐵椿也能看到,石壁上還有雕刻的文字,只因在高峻的石壁上,加之久經風雨浸蝕,已無從辯認。 1963年,青海省駐軍某部工兵營在龍羊峽進口處架設了一座鐵索吊橋,橋長約50米,載重量約10噸,溝通了龍羊峽兩岸交通。 黃河水給古人帶來了興旺發達,更給今人帶來了繁榮富強。已建設成的龍羊峽水電站便是造福於人民的青海高原黃河上游的第一座大水電站。 龍羊峽水電站之所以稱為第一大水電站,不僅壩高178米居全國水電站之首,而且安裝的水輪發電機機組和變壓器也是目前全國同類產品之最。由於龍羊峽水電站下閘蓄水形成的龍羊峽水庫更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人工湖。它將為淡水養殖業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場所。 龍羊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28萬瓦,年發電量約69億度。具有年調蓄水量和綜合利用,已為陝、甘、青電網提供強大的電力。通過它,可以使黃河下游的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四座水電站每年增加發電量5億度。可增加灌溉面積1486萬畝,可增加城市供水4.7億立方米,可提高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的防洪防凌水平。總之,龍羊峽水電站將會對開發大西北、提高綜合經濟效益提供可靠的能源保證。


10 貴德黃河渡口 的歷史相當久遠,可追溯到東漢時期。據《後漢書·鄧訓傳》記載,東漢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張掖太守鄧訓出使河湟,接任護羌校尉,對諸羌實行懷柔之策,眾羌歸附。唯獨羌酉迷唐不服,退居大小榆谷(今貴德黃河南岸)對抗。於是鄧訓發湟中之兵六千欲進擊迷唐,但因黃河所阻,無法用兵。鄧偶見羌人懷抱羊皮袋渡河,得到啟示,即命兵士「縫革為船,置於箅上,以渡河」,並取名曰「革船箅」。這種渡河工具即為今天的皮筏及木箅(木排筏子),那是首次用於貴德縣境內的黃河上,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在《後漢書·西羌傳》中還說,東漢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河湟護羌校尉貫友為渡黃河出擊居於大小榆谷的羌酋迷唐,「遂夾逢留大河築城塢,作大航(即船),造河橋,以擊迷唐」。逢留大河為今貴德縣黃河北岸賀爾加河注入黃河處,即為賀爾加渡口。此種「作大航(船),造河橋」是黃河上游的第一座浮橋,迄今亦有1900多年的歷史。 又據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寧兵備道僉事楊應琚編《西寧府新志》卷十三建置、津梁記載:「滴水崖渡,在所城(指貴德縣城)北,即黃河也,舊系私船,多有勒索。乾隆四年(1739年)經西寧道僉事楊應琚、知府申夢璽、署所千總(即縣長)丁正國詳請,設官船二隻,每船水手八名,應所需工食,按年從司庫請領。又設救生船一隻,水手四名。」由此可知,在今縣城東1公里處的黃河南岸滴水崖河沿,早在二、三百年前就有私船過渡。至清乾隆四年由楊應琚等府、縣官員始設官辦渡口。在不同季節輪換使用渡口,冬春季節在河南滴水崖放渡,至對岸虎頭崖下面出船,回船在南岸滴水崖下游一公里處的麻巴出船。至今麻巴油庫附近的黃河沿仍有一莊廓廢墟,是原來渡船水手居住處。夏秋洪水暴漲時,在黃河北岸的賀爾加渡口放渡,至南岸滴水渡口出船。 在民國時期,貴德黃河上還是沿用古老的傳統渡船或皮筏過渡,船隻簡陋,攻效不高,船夫由歷史上的四十八戶(河陰地區)、東鄉楊家崖、河西下排村水手組成,分三班放渡,每班十天,依次輪流。渡船每天只能放渡一至二次,有時三四天不發船,旅客就在黃河岸邊露天住宿。每次渡船載畜五六十頭,行人八九十人,人畜混渡,擁擠不堪。渡船不慎時會超越渡口,這時則由旅客將船從下游逆水拉到渡口。渡口實為商旅畏途。人畜過渡均收船費,一般每人收銅錢15文,每頭大牲畜收60文,小牲畜收30文,收費隨物價而浮動。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在賀爾加渡口處修建了浮橋,這處渡口遂廢。此後,民間仍用皮筏等渡河工具在貴德縣境內幾十公里的黃河上渡河於南北兩岸,或順流運輸。


11 阿什南渡口 貴德黃河吊橋的修建和阿什南渡口 貴德黃河吊橋位於河陰鎮城北村北半公里處。1986貴德開始治黃造田(即治理黃河、填土造田)工程,為群眾生產和交通之方便,於是乘1986年10月至1987年2月龍羊峽水電站黃河截流蓄水期間,在此建造了長250米、寬2.5米的鐵索吊橋。兩岸建築水泥漿砌石碼頭,河中間建造鋼筋混凝土橋墩,在碼頭、橋墩上架起鋼架支撐鐵索,鋪板而成,橋面兩側置有鐵絲欄網。吊橋可通行人、牲畜、手扶拖拉機和小汽車,是目前青海境內黃河上跨度最大的鐵索吊橋。貴德黃河吊橋總投資46.7萬元。 阿什貢黃河渡口位於貴德縣城東部25公里處的尕讓鄉阿什貢村南,是1953年設置的。當年原擬寧貴公路不走黃河北岸北山灣,而由阿什貢渡黃河走南路,於是在此設渡口。當時制木船一隻,投資人民幣3724元,渡船用人力擺渡,每日放渡4至6次,除載渡人畜和本輪車外,還可以放渡汽車。凡過渡人、畜、車輛均收過渡費,實行以渡養渡。1958年修通北山灣公路後,阿什貢渡口遂廢棄。


12 尖扎縣的三個渡口黃河流經尖扎縣的渡口有三個。李家峽渡口是最大一個古渡口。位於尖扎縣李家峽。據《宋史·劉仲武傳》得知,宋徽宗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吐蕃人在今尖扎縣李家峽附近的黃河上又建有一座溪哥橋,其古橋遺址至今還清晰可辯。1987年在今李家峽水電站處建造了隆康黃河橋。橋長167.2米,寬7米。此橋處原為康家寨古渡口。 康家寨渡口位於黃南州尖扎縣康家鄉北側。據《西寧府新志》卷十三建置·津梁記載:「康家寨渡,在康家寨新城北。乾隆五年,經僉事楊應據,知府申夢璽、康家寨千總柴玉隆、貴德所千總李滋宏詳請,設官船一隻,以濟往來。工食按年從司庫請領。」由此可知,在今尖扎縣康家鄉附近的黃河上在清乾隆初始設官辦渡口,以船擺渡。 馬克塘渡口位於尖扎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馬克塘北側。解放前無此渡口,黃河兩岸人民皆走康家寨渡口,20世紀80年代初在此處建造馬克塘黃河橋。其結構為單跨達100米的大型箱形鋼筋水泥橋。全長165米,橋寬7米。 隆務河口渡口位於尖扎縣隆務河口處,是以皮筏渡河的古渡口。1960年於渡口處建隆務河橋,長85.5米,寬7米。


13 循化古渡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在青海省東部,歷史頗為悠久,在宋崇宗二年(公元1103年),將普通的積石鎮改為循化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王朝在此設循化營,並修築城池,正式命名為「循化」從此積石鎮成為歷代縣城所在地。 循化人口的由來,尚無文字記載,但在民間卻流傳着美好的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中亞撒瑪爾罕地區,居住着突厥烏古斯漢的一支,首領叫阿合莽,弟弟叫尕勒莽,撒拉族民間又叫他們為白莽和黑莽。弟兄二人,在當地伊斯蘭教中威望很高,受到教民們的擁護,因而引起了國王的忌恨。國王設下奸計要陷害他們,便派人宰下一隻牛頭,偷放到阿合莽兄弟家裡,然後揚言部落少了一頭牛,要到阿合莽家尋找。阿合莽弟兄胸懷袒盪,任其查找,哪知他們真的在阿合莽兄弟家找到了那隻牛頭,稱阿合莽兄弟偷來的,栽髒誣陷,兄弟倆有口難辯,有冤難鳴,被迫離開了那裡。他們率領同族18人牽着一峰駱駝,帶了一部古蘭經,馱上撒馬爾罕的一瓶水和一袋土,迤邐東行。他們每到一處,就稱一稱當地的水土,如果與所帶的水上重量不合,就又繼續前進。歷盡艱辛,他們終於來到循化縣街子地方。這時天色已晚,正打點休息,忽然發現走失了那隻唯一的駱駝。大家點起火把,到處尋找。一直找到街子以東的沙子坡,這時天已破曉,晨光透明。他們從山坡望去,只見這一帶土地平坦,河流縱橫,萬物叢生。走下山坡後,忽見山麓有一眼清清的泉,而他們所找的駱駝正靜靜地臥在水中。他們揮動棍棒吆喝駱駝起來,可是它卻一動不動,原來他已變成白石駱駝了。他們想,駱駝化石,是到居住的地方了,將隨身帶的水土和當地水土一稱,斤兩相符,他們終於在這裡定居下來。從此,撒拉族的先民,在循化街子開拓了自己的家園。駱駝臥過的泉命名為「駱駝泉」,經過歷代整修,這裡成為當地名勝,吸引來不少各族同胞觀光遊覽。 圍繞循化縣城所在地積石鎮有大大小小渡口五六個。主要有古什群峽渡、伊麻目渡及吊橋、鹽泉渡口等,使通往縣城的陸路水路四通八達,非常方便。 古什群峽渡口,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積石鎮西15公里處古什群峽,此為古渡


14 伊麻目渡口 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城西側即上游五、六公里處的伊麻目地方,是循化繼古什群峽古渡口後的又一古渡,為出入縣城走捷徑而辟,解放前只以木船擺渡。1970年在此渡口處建造了伊麻目黃河大橋,全長277.26米,寬7米。是黃河上游跨度最長的新型大橋,為微彎板一型梁灌注墩台式。大大便利了交通。


15 吊橋渡口位於循化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積石鎮北側黃河上。從前此處無渡口。1979年末,為出入縣鎮走捷徑,故在此處建造了積石吊橋。此橋是目前在青海境內跨度最大的吊索橋,全長140米,寬5米。除通行人、畜、小型車輛外,還可通行大車輛。


16 鹽泉渡口據《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吐蕃人又在今青海省循化縣境內的黃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橋。因橋址附近有一流入黃河的小溪,其水質含有大量鹽份,岸邊土質亦可以淋制而供食用,故稱此橋為「鹽泉橋」。


17 官亭黃河渡口位於青海省民和縣官亭與甘肅省臨夏縣大河家之間的黃河上,此渡口是自古以來從甘肅南部進入青海地區的黃河關津渡口。人們用牛、羊皮囊、牛、羊皮大筏、大木筏渡河,近代用木船渡河。 民和地區的牛、羊皮筏確實比上游的尖扎、貴德等地方的皮筏大好幾倍。別處羊皮筏一船4-8個皮袋,而民和的羊皮小筏也要用皮袋8-12個,大型的用12-24個羊皮袋編排結紮而成。牛皮筏小型的用30-32個牛皮袋,連結紮綁成筏,大型的由4個小牛皮筏合併組成,長30米、寬近10米。每個小型牛皮筏可載運糧油18000餘斤,運羊毛8000斤左右。也有水手專門用一隻大牛皮袋擺渡單人,使用時,將人裝入袋中,充足氣,紮好口,推入水中,水手伏在皮袋上面用手劃游泅渡過河。皮筏多為水手個體經營,也有僱傭他人為水手者。據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統計,全縣有大皮筏560個、小皮筏500個。 1988年,在官亭渡口處修建了官亭黃河公路橋,橋長161.12米,橋寬9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18 興縣古渡口 從北至南有裴家津、黑峪口、巡檢司、大峪口、羅峪口等渡口,專以引渡人畜,短途航運等。 萬里黃河渡口多 「九曲黃河萬里沙。」「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古往今來,大量有關黃河的詩歌,為我們記錄了黃河的興衰,作為曾經承載中華民族興衰的大河,今天它留給我們的依然是無盡的未解之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