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

《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 》是唐朝詩人李白的詩。

《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 》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1]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體裁;雜言詩

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憶昨鳴皋夢裡還,手弄素月清潭間。覺時枕席非碧山,

側身西望阻秦關。麒麟閣上春還早,著書卻憶伊陽好。

青松來風吹古道,綠蘿飛花覆煙草。我家仙翁愛清真,

才雄草聖凌古人,欲臥鳴皋絕世塵。鳴皋微茫在何處,

五崖峽水橫樵路。身披翠雲裘,袖拂紫煙去。

去時應過嵩少間,相思為折三花樹。

作品簡介

此詩是詩人通過吟詠鳴皋山為其從翁送行。全詩可分為兩段。"覆煙草"以上八句為第一段,吟詠鳴皋山,表現了詩人複雜的思想感情。吟詠鳴皋山,用的是虛筆。虛筆之一,夢鳴皋。夢見在鳴皋山的明月下,用手撥弄清潭裡的水。

虛筆之二,撰文回憶鳴皋山,先總提鳴皋山好。"好"表現在"青松來風吹古道,綠蘿飛花覆煙草"。這裡為了避免重複,便以伊陽代指鳴皋,因為鳴皋山在伊陽。說詩人的思想感情複雜,一是因嚮往鳴皋而夢見鳴皋,醒後卻不在鳴皋,這是他產生失落感。

二是撰文言鳴皋好,似乎思想有所開朗,實際這是對從翁的祝願,說從翁將去一個好地方。這個好地方他不能去,因而也感到失落。三是在吟詠鳴皋的同時,夾雜着對京城長安的牽掛,但又回不去。這就使他陷入了仕也不成,隱也不成的兩難境地。"我家"以下九句為第二段,是寫送別從翁的。"我家"三句稱頌從翁的才品。其品,愛清真,絕塵世;其才,草聖凌古人。鳴皋微茫,峽水橫路,是對"愛清真,絕塵世"的詮釋。"身披翠雲裘,袖拂紫煙去",寫從翁的隱士風度。末二句希望別後互通消息,以表思念。

作品注釋

⑴詩題包含的內容是吟詠鳴皋山,餞別從翁。奉,表示對被送者的尊重。從(zòng)翁,丈人之堂兄弟。清,是從翁之名。五崖山,從詩的內容看,應是鳴皋山的峰名。

⑵"側身"句:意謂想回朝廷,而實際是不可能的。秦關,秦地關塞。這裡一語雙關,也指某些人的讒毀。

⑶麒麟閣:漢代閣名。漢宣帝曾圖霍光等十一功臣於閣上,以表揚其功績。《漢書·蘇武傳》:甘露三年,單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於麒麟閣。這裡指京城長安

⑷伊陽:舊縣名。王琦注引《太平寰宇記》:鳴皋山,在河南府伊陽縣東三十五里。伊陽縣本陸渾地,唐先天元年十二月,割陸渾縣置伊陽縣,在伊水之陽,去伊水一里。即今之汝陽縣。這裡借指鳴皋山。

⑸清真:純真樸素。

⑹"我家"句:謂從翁才能出眾,是超越古人的一代草聖。草聖,對草書藝術卓越者的美稱。

⑺翠雲裘:以翠羽製作、上有紋飾的裘。

⑻紫煙:紫色瑞雲。

⑼嵩少:嵩山和少室山的合成。這裡指嵩山。少室,嵩山三峰之一。其餘二峰為太室和峻極。

⑽三花樹:王琦注:即貝多樹也。《齊民要術》:《嵩山記》曰:嵩寺中忽有思惟樹,即貝多也。昔有人坐貝多樹下思惟,因以名焉。漢道士從外國來,將子於西山腳下種,極高大,今有四樹,一年三花。

作者簡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3]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4]

視頻

康震:大詩人李白的氣韻與風采

大詩人李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