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木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魚木屬(Crateva L),魚木灌木或喬木,,高2-20米,三出複葉,花序頂生,花瓣葉狀,白色轉黃色。果球形至橢圓形。花期3-5月,果期10-11月。台灣和琉球沿海漁民用其木材刻成小魚形狀製成魚餌,故有「魚木」之稱。白花菜科,10種,分布於熱帶地區,中國有4種,產雲南、廣西、廣東和台灣,其中魚木(C.religiosa Forst.f)可為行道樹和庭園觀賞樹。喬木或灌木;葉為指狀複葉,有小葉3枚;花大,兩性或雜性,排成頂生的傘房花序或總狀花序;萼片和花瓣4;雄蕊多數;子房有一纖細的長柄,1室,有胚珠多顆生於2個側膜胎座上;果為一肉質的漿果。
魚木屬形態特徵
喬木或有時灌木,常綠或落葉,常無毛。小枝有髓或中空,圓形,有皮孔。葉為互生掌狀複葉,有小葉3片,小葉有短柄或近無柄,幼時質薄,長成時變堅硬,側生小葉偏斜,基部不對稱;葉柄長,頂端向軸面上常有腺體;托葉細小,早落。總狀或傘房狀花序着生在新枝頂部,花序軸花後不生長或有時繼續生長成有葉而花側生的花枝,花梗脫落後常在序軸上留有明顯的疤痕;花大,白色,有長花梗,兩性或因一性不育而成單性,萼片與花瓣在芽中時的排列為開放式;苞片早落;花托內凹,盤狀,有蜜腺,萼片與花瓣着生在花托邊緣上;萼片4,近相等,遠比花瓣短小;花瓣4,有爪,近相等;雄蕊(8-)12-50,花絲着生在雌雄蕊柄上,雌雄蕊柄長1至數毫米;花葯內向,近基底着生;雌蕊柄長約2-8厘米或在雄花中退化;子房1室,側膜胎座2,胚珠多數;柱頭明顯,花柱短或無花柱。果為漿果,球形或橢圓形,果皮革質,堅硬,表面平滑或粗糙,干後灰色或紅紫褐色;花梗、花托與雌蕊柄在果時均木化增粗。種子多數,埋於果肉中;種皮平滑或背部有雞冠狀突起;子葉半圓形,胚根短,圓錐形[1]
魚木屬產地分布
魚木屬產全球熱帶與亞熱帶,但不產澳大利亞與新喀里多尼亞,也不產荒漠地區,北半球延伸至日本南部,南半球到達阿根廷南部。中國產4種,多見於西南、華南至台灣,常生於1300米以下的溪邊或濕地。
魚木生長習性
魚木喜光,喜溫暖至高溫和濕潤氣候,生活力強。生於海拔400米以下的溝谷或平地、低山水旁或石山密林中。
魚木藥用價值
魚木根與干全年可采,切片曬乾供藥用;葉:秋季採收,曬乾。果實含多種生物鹼,樹皮含皂苷。根、莖:苦、辛、涼,有毒。果實含多種生物鹼,樹皮含皂苷。破血,退熱。根及干驅風除濕,健脾胃,止瀉,催產,胃痛,扁桃腺炎,關節痛。葉:清熱,健胃,解毒。治斑痧熱證,爛瘡。用少量可以健胃。外用洗瘡,掌生皰尤效。治蛇咬傷,用葉搗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