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魚峰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魚峰公園(花展)原圖鏈接來自 百度 的圖片

魚峰公園位於柳江南岸市區中心,面積為34000平方米,其中水面3600平方米,是一個以壯族歌仙劉三姐民間傳說為主要文化內涵、具有自然山水風貌的城市綜合性公園。景點包括立魚峰和小龍潭。

簡介

自唐宋以來,立魚峰就是遊覽勝地。至明代,柳州的宗教活動中心由馬鞍山西麓轉移到立魚峰。明正德七年(1512年)「柳州八賢」之一的戴欽題《登立魚峰》詩云;「金鐙斜分天外路」,明隆慶六年(1572年)曹棟《題躍魚岩》詩云:「中藏老氏宮,又有佛子岩」,可知在明代中葉,立魚峰已築有供遊人攀登遊覽的登山道和佛道等宗教活動的山寺。明崇禎十年(1637年)地理學家徐霞客記載「過峰中諸洞,還描繪魚峰山半東向岩洞「內列神位甚多」、「內列三清巨像」。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有僧人在立魚峰種植樹木,主要樹種是青檀樹。同治年間(1862-1874年),象州才子鄭小谷留有立魚峰碑記,碑文記述了當時立魚峰已有的「掣鯨亭」、「海月殿」、「枕霞軒」、「聳翠樓」、「賞月台」等園林建築。民國9年(1920年),立魚峰的岩洞中立有壯族歌仙劉三姐青石雕塑。民國22年,地方當局在立魚峰下闢建魚峰公園,面積25600平方米,民國24年前後,新桂系在立魚峰留下「鋼軍亭」、「戰馬冢」、「美人墳」等遺蹟。解放後,立魚峰屬柳州市公園管理處管轄。

1953年,整理登山步級,拔除碉堡,清除瓦礫,使之初具公園雛形,時稱「魚峰山風景區」。

1959年,柳州市人民政府撥款建牌坊[1],疏浚小龍潭,鋪築道路,建亭修閣,在「清涼國」岩洞中塑濟公及十八羅漢等。

1964年,第一尊劉三姐塑像在立魚峰對歌坪建成。

1966年8月,在「破四舊」的鼓動下,「紅衛兵」搗毀了劉三姐塑像和岩洞中的神佛菩薩,園林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1973年,公園修復,建圍牆,設露天劇場、兒童樂園[2]、茶社和小賣點,復稱魚峰公園。

1974年開始出售門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增大了園林建設的投入,1979年~1990年,魚峰公園的建設投資達118萬元,其中1979年恢復劉三姐塑像;1980年~1981年,先後建成劉三姐組雕、「靈泉閣」、「峰影亭」、「潭光亭」、「景賢亭」、「漱心亭」、「末了亭」等;1989年,建成三疊泉和盆景園;1990年完成一批石雕和彩塑,並改造了公園圍牆。1991米~1998年,先後完成石玩精品館、古風園、公園北大門及附樓。山上增添了空間形象優美的園林建築,建成了夜間山體泛光造景系統與相鄰的馬鞍山之間旅遊觀光索道。登山纜車道全長470.76米,兩站高低差132.19米,設有雙人乘坐的吊廂54個,這是中國第一條位於城市中心的橫跨兩座山的索道。立魚峰,這座唐宋以來就是遊覽勝地的名山,注

入現代園林氣息,將對中外遊人具有更大吸引力。

立魚峰景區文化景觀也頗具特色,不僅山水洞建築優美,山歌之盛亦遐邇馳名。相傳壯族歌手劉三姐在此傳唱山歌,抗衡權勢後,躍潭騎鯉,升天成仙,現尚有三姐岩、麻籃石、對歌坪等遺址,山歌遺風,至今猶存,男女聚會,高歌互答,妙趣歡情,為魚峰山增添了濃郁的民族風情。逢歌節(農曆八月十五日)更是人山歌海,盛況空前。

1963年3月着名文學家郭沫若曾賦詩紀盛「立魚峰半歌聲發,應是劉三姐再來。駕馭魚龍飛九有,神州到處是歌台」。

公園有喬木54種、1300多株,灌木48種、6000多株,草坪、花壇、綠籬點綴在青山綠水間,綠化覆蓋率達95%。

公園遊樂設施有遊船出租碼頭、「清風院」卡拉OK廳、眾仙洞、兒童樂園、旅遊觀光索道、古風園、民族風情表演等。

視頻

魚峰公園 相關視頻

黃有福對郭秀蓮-魚峰公園
魚峰公園這四位歌手精彩演繹一曲《月亮里的阿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