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潔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教育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這篇文章是作者性格的告白,他的個性本來就較奇特,以倔強、高潔自許,其人性有癖潔至如此,對他人及事物的看法也就較常人不同,於是,仕途的蹇滯,與同僚上司之間的矛盾,加上子女的亡去,家中的貧困,種種命運上的坎坷都極大地刺激了李贄,使其越發地不容於世,思想極易走向極端,舉動也常常超出常人理解範圍之外,如其曾帶領一班僧人入女性房中宣經,在佛堂中掛孔子像等等,以致為人所詬病,埋下了日後因「異端」而被世俗排斥的導火線,而此也成了其人生悲劇性結局的一大誘因。 文章的深層內容可分兩個方面分析。第一,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李贄敢於打破千百年來人們對孔子的迷信。在理學占統治地位的明代,李贄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的理論。認為,是非應隨時代變遷發展而改變,不應以孔子的話作為永久不變的定論。他還認為,被封建統治者奉為「治天下之大經大法」的六經不過是史官過分的「讚美之語」和孔孟之徒「記憶師說」的殘缺筆記而已,根本不是什麼至尊理論。同時他尖銳地揭露道學家「陽為道學,行若豬狗」。第二,抨擊封建社會的一些傳統觀念,強調個性發展。首先他反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現象,追求平等、個性。他稱讚漢朝司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戀愛,讚揚寡婦再嫁;並公然稱讚武則天是傑出的女政治家。他讚揚改革,肯定農民起義。第三,批判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思想,強調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認為人不能脫離基本的物質生動去談仁義道德,主張人應該享受正當的私慾

作者簡介

李贄(1527~1602),漢族 (一說為回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 李贄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舉人,應會試。歷共城教諭、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間還有不少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最後被誣下獄,自刎死於獄中。 李贄在社會價值導向方面,批判重農抑商,揚商賈功績,倡導功利價值,符合明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要求。其重要著作有《藏書》、《續藏書》、《焚書》、《續焚書》、《史綱評委》。他曾評點過的《水滸傳》、《西廂記》、《浣紗記》、《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李贄還評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李贄的一生充滿着對傳統和歷史的重新考慮,這也是明朝後期社會思想變革的一個聚焦般的體現。 李贄一生著述頗豐,著述先後數次被禁毀,民間盜印、假託者不絕,門人汪本鈳說:(卓吾)一死而書益傳,名益重漸至今日,坊間一切戲劇淫謔刻本批點,動曰卓吾先生。

內容預覽

予性好高,好高則倨傲而不能下。然所不能下者,不能下彼一等倚勢仗富之人耳。否則稍有片長寸善,雖隸卒人奴,無不拜也。予性好潔,好潔則狷隘不能容。然所不能容者,不能容彼一等趨勢諂富之人耳。否則果有片善寸長,縱身為大人王公,無不賓也。能下人,故心虛;其心虛,故所取廣;所取廣,故其人愈高。然則言天下之能下人者,固言天下之極好高人者也。予之好高,不亦宜乎!能取人,必無遺人;無遺人,則無人不容;無人不容,則無不潔之行矣。然則言天下之能容者,固言天下之極好潔人者也。予之好潔,不亦宜乎!今世齷齪者,皆以予狷隘而不能容,倨傲而不能下,謂予自至黃安,終日鎖門,而使方丹山有好個四方求友之譏;自住龍湖,雖不鎖門,然至門而不得見,或見而不接禮者,縱有一二加禮之人,亦不久即厭棄。是世俗之論我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