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哪些樂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樂器 |
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哪些樂器一號墓:樂器,共有1具二十五弦瑟,是發現的唯一完整的西漢初期瑟,也是中國出土的所屬時間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弦樂器,1具二十二管竽和1套竽律。[1]
三號墓:樂器,1件土瑟,12支一套的竽律管,1件七弦琴,1件六孔簫,笛2件;木編鐘1件,木編磬1件。琴和簫都是首次發現的西漢樂器。
瑟,古老的漢族彈弦樂器,共有二十五根弦。古瑟形制大體相同,瑟體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長岳山,尾端有三個短岳山。尾端裝有四個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側各有相對應的弦孔。另有木質瑟柱,施於弦下。曾侯乙墓共出土瑟十二具,多用櫸木或梓木斫成,全長約150至170、寬約40厘米。通體髹漆彩繪,色澤艷麗。
瑟的起源十分久遠,在考古發現的弦樂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點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並且絕大多數出自東周楚墓。其他如江蘇、安徽、山東和遼寧等省,只有一點零星發現。文獻記載「庖羲氏」作瑟[1]。
傳說在夏代已經有瑟了。甲骨文上的「樂」字,上面就是「絲」字,下面是一個「木」字。瑟要用弦,那麼瑟的產生應該在蠶絲出現之後。瑟弦的原料,至少有能夠繅絲的技術才可能制出弦線。先秦前後的弦樂器就是琴和瑟。
另外一個推測,像琴瑟這一類樂器,可能和狩獵的弓弦有關。當然,弓弦的原料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動物的皮筋條製作。我們在1984年複製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最粗的幾根低音弦,用的就是牛筋弦。
瑟是我國最早的彈弦樂器之一,先秦便極為盛行,漢代亦流行很廣,南北朝時常用於相和歌伴奏,唐時應用頗多,後世漸少使用。
《詩經·小雅》有:「……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土女。」這是見於古籍最早的記載,說明瑟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孔子擅鼓瑟,用來為詩歌伴奏,在當時,孔子鼓瑟是獨立成家的,號稱「孔門之瑟」(《論語·先進》;「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
《周禮·樂器圖》記載: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飾以寶玉者,曰「寶瑟」,繪文如錦者,曰「錦瑟」。
《漢書·郊祀志》說:「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後來瑟的製作漸精,用途更加廣泛。在周代祀奉文王的家廟裡的一張瑟,上面系有染成朱紅顏色的絲弦,底部有着疏朗的音孔、彈奏時能發出舒緩的聲音來。
《史記·封禪書》:其春,既滅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見。上善之,下公卿議,曰:「民間祠尚有鼓舞樂,今郊祀而無樂,豈稱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樂,而神祇可得而禮。」或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古代的瑟,用整塊木料雕鑿而成,而清代所制之瑟,已由面板、底板和框板膠合成長方形的共鳴箱。琴弦用絲弦,架子琴首岳山(首岳)和尾端岳山(尾岳)上,每弦都支有一個可以左右移動的雁柱,用以調節弦長,確定音高。
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我國先後在長沙、信陽和江陵等楚漢墓中出上了近20張瑟,其中絕大多數的形制相同,與先秦和漢代文獻記載相符(極少數為23或24弦)。琴弦分為三組,中間一組七弦,內外兩組各九弦。
從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西漢初期的瑟可以看出,弦的粗細配置分為兩組,外九弦為一組(自外而內弦徑從1.2遞減至0.6毫米),中七弦與內九弦為另一組(自內而外弦徑由1.9遞減至0.5毫米),內外九弦的柱位較規則,呈階梯形的序列,這張瑟現珍藏在湖南省博物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