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忠華自傳(馬忠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忠華自傳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馬忠華自傳》中國當代作家馬忠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馬忠華自傳

馬忠華,正統的寧夏回民,白白的臉皮,略黃的眼珠,濃濃的口音,絕對真實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後代。出生於文化大革命鬧得最凶的年代,飽嘗了吃不上白面饃饃的辛酸滋味,所以,時至今日,仍然深深地熱愛着土地,熱愛着糧食,熱愛着故鄉那些辛勤勞作在黃土地上的父老鄉親,熱愛着博大深沉的黃河灘。

小時候,最崇拜的人就是毛主席。作為孩子王,把村裡的小孩子們都組織起來,建立起了一支「中國人民解放軍馬場灘回民少兒支隊」,死攪蠻纏地讓大人給買了一頂帶有紅五角星的軍帽,然後每個人折一根玉米杆,劈光下面的葉子,只留下最上面的葉子,於是,一面面「軍旗」就迎風飄揚。用玉米杆或向日葵杆做成一把把衝鋒鎗,用木板和自行車鏈條做成王八殼子手槍,一支浩浩蕩蕩的解放大軍就張牙舞爪耀武揚威地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雖雞狗不得寧焉。常常為此耽誤吃飯,回到家後被大人收繳所有武器,一頓拳腳並罰站牆角,於是,解放軍戰士的堅強意志蕩然無存,變成了縮頭烏龜,眼淚吧嗒吧嗒地落在地上,比日本鬼子還可憐。然而,趁大人稍不注意,又拉起「隊伍」心潮澎湃熱血洶湧地踏上了「革命征程」,柔嫩柔嫩的屁股蛋後面,是小腳丫跺起的一陣陣「狼煙起,江山北望」的黃土飛揚。

可惜,好景不長,解放軍的癮還沒過夠,不久,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村里人告訴我們,毛主席去世了,不能再舉着旗幟了。於是,命令所有的夥伴劈光玉米杆上最後一片葉子,將玉米杆扔掉。從此,也就結束了我們激情燃燒的歲月。

脫離了「革命隊伍」後,我們就像一個個失去了精神支柱的孤魂野鬼,整天無所事事。於是,就干起了給「革命隊伍」摸黑臉的「罪惡勾當」——到處去偷東西。凡是能吃的能玩的全偷。翻牆頭、掏鳥窩、爬樹,無所不能,樣樣精通。好多次,被生產隊長給追的跑丟了鞋子,扎爛了腳丫。後來,就學聰明了,要偷,就專門偷玉米、甘蔗、向日葵等,還設置了崗哨。看見看護莊家的人過來,一聲唿哨,大家就鑽進了密密麻麻的輕紗帳里,任憑看護人氣急敗壞也抓不住我們。可是看護人不死心,就在青紗帳外面逡巡掃視,嚇得我們不敢出青紗帳半步,直到月亮上來也無法回家吃飯,只好拿起玉米棒子和甘蔗杆子生吞活剝起來。直到最後一次,被生產隊長給追得亡命天涯,才改邪歸正,重新做人。

上學適齡期到了,可是,父親堅決不讓上,讓我去放羊。從此,開始了兩年的羊倌和牛倌生涯。也就從那時候,在遼闊的黃河灘上追着羊屁股牛屁股瘋跑,不聽話的羊兒,俺就是累斷了氣也要追上它,打它個鼻青臉腫。於是,練就了我的長跑耐力和百米衝刺的速度。

後來,父親在奶奶的責罵聲中向奶奶妥協,答應我去上學。可是,仍然規定,我在放學和周末時間裡必須去放牛。牛太多了,那頭老母牛真不是好東西,不好好吃草,就知道領着它老人家那一群牛子牛孫滿河灘瘋跑,任憑我用光了吃奶的洪荒之力也追不上。於是,回家去找父親。可是父親也追不上。愛牛如命的父親一氣之下,把這群牛宰的宰賣的賣,一頭也沒留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我終於擺脫了那群牛逼凶凶的瘋牛的魔影,踏上了讀書求學的星光大道。

農家弟子早當家。上初中了,我也深深體會到了父母的辛酸。每天放學回到家,就首先跑到田裡幫大人幹活。拉犁、除草、施肥、割麥子……幾乎成了一個小小的全能莊稼漢。周末還幫父親到河灘上放騾子。此時,電視上正播放香港電視劇《大俠霍元甲》。我又瘋狂地崇拜上了霍元甲陳真。常常趁騾子吃草吃得正乖時,便拳打腳踢地練起了霍元甲的迷蹤拳。有一次練迷蹤拳,拳頭在空中一陣狂揮亂舞,練得正起勁,腳下被一叢草給絆了一下,一頭栽倒在草地上,衣服翻了過來把頭捂得嚴嚴實實。好不容易翻起身來,往下拉衣服,忽然從衣服縫隙里看到,那隻公騾子正惡狠狠地蹶着蹄子向我衝來,還大張着嘴露出一口白森森的牙齒,宛如《西遊記》中那位青面獠牙的惡妖黃袍怪。嚇得我顧不得拉衣服,沒命地逃竄。幸虧騾子沒有追,我才逃過一劫。但從此也就再也不敢練迷蹤拳了,每當看到騾子,還望騾興嘆談騾色變杯弓騾影草木皆兵,很長一段時間,這種非正常狀態才顛倒回來。

迷蹤拳練不成了,就改練陳真的鴛鴦連環腿吧。於是,一有空就兩條腿交替着向空中踢去,幻想着有一天我的連環腿踢得又高又快,無人能敵,江湖獨尊——至少在我的夥伴中,唯我獨大。後來,感覺連環腿練成功了,於是約上村里幾個小夥伴到黃河灘上的那個小沙窩裡舉行比武大賽。當一連踢倒了兩個小夥伴後,我得意洋洋,感覺自己就是橫空出世的一代俠士,一副「武林至尊,神腿屠龍。牛人不出,誰與爭鋒」的桀驁不馴躍然臉上。這時,一個個頭比我高一點的傢伙上來了,既不動手也不動腳,對着我嘿嘿乾笑。我飛起一腳,還沒踢到他身上,那傢伙就抬腳向我的屁股上狠狠地蹬了一下,我一頭栽倒在沙窩裡,臉上沾滿了沙子。在眾人的鬨笑聲中,我惱羞成怒,從此與武術絕緣,棄武從文,安心學習。靠着真主安拉賜予的聰明大腦,學習成績很快就躍升全班第一,在附近幾個村里小有名氣。我的伯父見我學習這麼好,非常高興,見人就吹:「俺侄子將來能做官。」沒想到,這一吹,就把我的官運給吹斷了。從此,我連個學生幹部都沒當上,工作若干年,連個班主任也沒當過。直到通伏中學撤掉後,我來到五香九年制學校,蒙領導重視,才當了兩年班主任。  

上高中時,神使鬼差地迷上了唐詩宋詞,語文學得頂呱呱,可是數理化成績卻江河日下,日暮沉沉。最後,無可奈何地選擇了文科。可是文科也要學數學,儘管文科數學比較簡單,可我始終未能把數學學好。再加上就像地球一樣奧妙難測的地理,讓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直到如今也沒搞通什麼是黃赤交角和黃道平面。最後,勉勉強強考上了銀川師範專科學校。就這樣,一直夢想着當編輯的我,陰差陽錯地成了一名教師。

大學三年,除了瘋狂地背誦唐詩宋詞外,其他課程學得一般般。跟着宿舍里的兄弟們痴迷上了足球,但球技實在臭,有時候被對方一腳把球踢來砸在頭上,砸得眼冒金星淚花閃閃,仍然馳騁球場,無畏無懼,大有一種「帶我飛吧,脫韁的夢想,鋼鐵的心,馳騁在劍指的方向」的臭架勢。再加上祖先傳續的一頭長長黃髮,沖跑起來隨風飄揚,於是,球友們賜我一個雅號——金毛獅王。我也以此為樂,當仁不讓。周末喜歡約上幾個好友,騎着破爛的自行車暢遊寧夏川,銀川黃河大橋、小口子、西夏王陵、鎮北鋪影視城、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銀川周圍景點讓我給轉了個遍。遊逛回來後作詞一首博得兄弟們喝彩。晚上不喜歡出去跳舞,就喜歡一個人呆在宿舍里孤燈伴隻影地看書。有幾次,班裡幾個漂亮如花的女生主動教我跳舞,都被我拒絕。直到今天,每想起這件事,我才知道什麼是傻蛋——俺就是!

參加工作二十年,唯一的一次光榮記錄,就是被通伏鄉人民政府授予「優秀教師」稱號,至今想來,不覺汗顏。

2005年,因為將要聘職稱的原因,參加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考試,因為對電腦一竅不通,老師講的聽不懂,所以三門課考了五次才通過。一氣之下,和老婆大罵了一架,老婆氣沖沖地陪我到銀川買了一台電腦。利用假期,狂練一個月,終於掌握了電腦的常用技能。後來經朋友指點,學會了在網上下象棋,可惜棋技臭的要命,只輸不贏。最可氣的是,有時候想悔棋,但對方就是不讓,把棋子吃掉不說,還發送過來一個齜牙咧嘴一臉壞笑的表情符號,氣得我吃飯不香喝茶不甜直想罵娘。後來我也就想出了一個壞招——把我的QQ頭像改成了女人頭像,QQ資料改成了女性,年齡改成了25歲,職業改成了剛參加工作的英語教師。對方若問我找對象了沒,我就答「沒有」。於是對方叫我好妹妹,我喊他好哥哥。果然,每當我走錯棋後,連忙悔棋,對方痛痛快快地同意了。這一悔棋,我很快就殺他個人仰馬翻只好認輸。在他一再要求再來一盤時,我連忙退出比賽,關閉電腦,然後跑到客廳,嬉笑着把這件事告訴老婆和女兒。於是,一家三口「哈哈哈」、「嘿嘿嘿」地笑起來,屋裡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遺憾的是,有些棋手根本就不解風情,不懂得憐花惜玉,就是不讓我悔棋。這樣,我還是輸得多贏得少。後來,決定從此退出棋壇。於是,又把QQ資料改回了本來面貌。當我忍痛割愛地卸載掉QQ遊戲後,才真正理解了劉德華的滋味:「痛哭痛悲痛恨痛惜痛失去你,也許分開不容易,也許相親相愛不可以。情深緣淺不得意,你我也知道去珍惜。只好等在來生里,再踏上彼此故事的開始。」這時候,我才知道什麼是難分難捨。「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別了,我親愛的象棋!從此你我天各一方,只有夢中相遇,在夢裡水鄉的溫柔懷抱里,讓我重溫那馳騁棋壇、棋子所指所向無敵的黃粱一夢吧!

告別了象棋,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了一個叫做「好心情原創文學」的文學網站,隨隨便便胡謅八扯了幾篇臭文字發出去,沒想到竟然得到了編輯朋友的良好評價。緊接着,又引來了一些好朋友,俠義心腸的鳳姐、一直關心我的言諾是諾、年少多才的舒晴、情同手足的沙漠邊緣兄弟、大氣豪爽的鴻儒老兄……這些朋友的關心和鼓勵使我倍感溫馨。本來隨便來逛逛,並沒打算在「好心情」里長待的我,竟然有點捨不得離開了,就這樣迷戀上了網絡文學,並且樂此不疲。後來,我又先後到過很多文學網站,有散文網、中國作家網、回族文學網、原創力量文學聯盟、江山文學網等等,在每一個網站裡都留下了我的足跡,甚至,一些作品受到網站編輯和讀者的好評,而我,也榮幸地被聘請為網站的散文、雜文編輯。再到後來,很榮幸地先後加入了石嘴山市作家協會、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寧夏作家協會,並且到神聖的魯迅文學院接受文學創作培訓一個月。

但是,儘管已在鍵盤上碼下了幾十萬字,在文學創作道路上,始終毫無大的成就。

但是,依然死心不改的是,閒暇之餘,看看書,寫寫作。

也許,對迂腐如我者,對習慣於孤獨如我者,翻翻書,碼碼字,已成為吾等此生不可或缺的慰藉。[1]

作者簡介

馬忠華,寧夏平羅縣第四中學教師,畢業於銀川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