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食猴鷹

名稱: 食猴鷹

界: 動物界

別稱: 菲律賓鷹

學名: Pithecophaga jefferyi

食猴鷹一般指食猿雕,也叫菲律賓鷹,體型大,體長91厘米,翼展200-250厘米,體重6500克,壽命30年。喙和爪均強健,上喙邊端具弧形垂突,適於撕裂獵物吞食;基部具蠟膜或須狀羽;翅強健,翅寬圓而鈍,扇翅及翱翔飛行,扇翅節奏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對較長,約等於脛部長度,腿部羽毛一直覆蓋接近至腳爪。雌鳥顯著大於雄鳥。

主要獵食各種樹棲動物,如貓猴、蝙蝠、蛇、蜥蜴、犀鳥、靈貓、獼猴及野兔、田鼠等。在啄食猴子時十分兇殘,故有食猿雕、食猴鷹之稱。[1]

食猴鷹主要獵食各種樹棲動物,如貓猴、蝙蝠、蛇、蜥蜴、犀鳥、靈貓、獼猴及野兔、田鼠等。在啄食猴子時十分兇殘,故有食猿雕、食猴鷹之稱。食猴鷹體態強健,體長近1米,重4公斤以上,兩翅展開長達3米。食猴鷹上半身羽色為深褐色,下半身為淺黃或與白色相間,頭部後面有許多柳葉狀冠毛,色黃有斑點。食猴鷹棲息於低山至開闊的草原地帶,築巢於岩壁、喬木或灌木叢中,以枯枝和蘆葦等編成,內鋪獸毛和草。4~5月份產卵,幼鳥於8月底離巢。

由於人類的肆意捕殺,以及人類開墾土地造成森林急劇減少,這種曾遍布於菲律賓叢林中的食肉動物如今已瀕臨滅絕。除了艱難的生存環境,食猴鷹異常孤獨的性情也為它們的生存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使得它們的家族日漸減少。據動物學家觀察,食猴鷹一生只求一個伴侶,任何變故都無法動搖它對愛情的忠貞。

為了拯救食猴鷹,菲律賓政府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並在1983年頒布法令,嚴禁射獵此鷹,違者罰以巨款,並處以1~5年徒刑。此外,一些科研人員和志願者自發成立了菲律賓鷹基金會,將食猴鷹進行人工飼養,幫助它們繁衍後代,最終將這些在人工環境中長大的鷹放飛到大自然。儘管人類做了不少努力,但現在食猴鷹僅存50對左右,分布在菲律賓群島的呂宋、棉蘭老島等島嶼的熱帶叢林中。

  食猴鷹是菲律賓的國鳥,被人們贊為世界上「最高貴的飛翔者」,有「鷹中之虎」的美譽。當菲律賓叢林上空再現大量「鷹中之虎」翱翔之時,或許就是我們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之日。

目錄

參考消息

  1. [1],食猴鷹競是黑貓警長里的大反派,專吃猴子(兇殘至極)。科學探密,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