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題郪縣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題郪縣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是唐時期杜甫所寫的五律。

《題郪縣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年代;唐

詩詞原文

《題郪縣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1]

江頭且繫船,

為爾獨相憐。

雲散灌壇雨,

春青彭澤田。

頻驚適小國,

一擬問高天。

別後巴東路,

逢人問幾賢。

詩詞注釋

【顧往】此廣德元年從梓州往閬州時作。《唐志》:梓州治郪縣。《一統志》:廢郪縣,在潼川州治東,明併入州。州西一百里有漢廢郪縣故城。

【盧注】茅屋壁,便見廉吏梗概。 江頭且繫船。為爾獨相憐。雲散灌壇雨①,春青彭澤田②。頻驚適小國③一擬問高天④。別後巴東路,逢人問幾賢⑤。

(首聯臨別之情,次聯郪縣之景,(,)下皆憐郭之意。明府大才小試,天意雖曰難知,但有遺愛在民,人情應共稱述,問天問人,乃互應之詞。)

①《搜神记》:文王以太公为灌坛令,期年,风不鸣条。文王梦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问其故,曰:"我泰山之女,嫁为西海妇,欲归,灌坛令当道有德,废吾行。吾行,必有大风疾雨。"文王觉,召太公问之,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过。文王乃拜太公为大司马。②《陶潜传》:潜为彭泽令,公田悉令种秫,曰:"令吾尝醉于酒足矣。"妻子因请种秫,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秫。此引灌坛、彭泽,乃借比县令。③《左传》:楚文王戒申侯毋适小国。④屈原有《天问》。⑤问几贤,问如郭之贤者几人乎。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3]

視頻

詩聖杜甫的故事

100秒看完杜甫的一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