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韓劍鋒 青青艾草香

青青艾草香(韓劍鋒)

青青艾草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青青艾草香》中國當代作家韓劍鋒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青青艾草香

端午時節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無意競艷呈媚態,芳名自有庶民知。

星期六上街,菜市場門口,看見騎着電瓶車的老農,車前放了一大把艾草和菖蒲。路邊攤上,一位老婆婆坐在小凳上,面前擺着新鮮的箬葉和龍鬚草。旁邊的三輪車上,堆放着一大堆艾草和菖蒲,戴着斗笠的老伯在默默地整理着,沒有叫賣的聲音青青的艾草,鬱郁的菖蒲,綠綠的箬葉,長長的龍鬚草,似乎只有這樣的時候,才記起它的存在。

隨手掐下一小支艾葉,那種特有的香味頓時就彌散開來,鑽進肺腑,激醒了大腦中許多還在沉睡的細胞。那氣息,濃濃的香味里夾着清苦的澀味,聞起來自然、純粹,像一闋婉約的宋詞小令。清冽的艾草香,淡淡的,沾滿煙火味,讓我想起許多與艾草相關的事,把思緒拉得很遠很遠。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習俗已傳承千年了吧,就如同春節時家家戶戶門上貼的大紅喜慶春聯。當古舊門環邊,滄桑的門楣上又掛上了艾草和菖蒲,我知道又是一年端午到。以前,每年的端午,外婆,母親,要把艾草和菖蒲捆在一起,掛在房門上方,說能驅邪避災,保佑一家老少平安。起初我說這是迷信,直到後來讀到古詩:「遊魂無跡任西東,裝點柴門沐艾風。」才知不假。

這艾草的作用,是辟邪、免災、祈福,與王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竟境也相去不遠吧。如此久遠的記憶,在今人看來,或許只是一種風俗,在古代應是常事,是古人知慧的結晶,主要是因為艾草具備醫藥功能。五月又稱毒月,山裡的五毒俱出,加上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病毒通過蚊子傳播,瘟疫也極易流行,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草藥,芳香化濁,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懸掛艾葉可殺菌消毒,預防瘟疫流行。可惜許多人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初夏,正是艾草瘋長的時節。在老家,路邊的溝渠,田間地頭,到處可以看見它們瘦瘦直直的身影。記得外婆在盛夏來臨之前,都會從田間地頭割回來一捆捆艾草,用稻草紮成一小捆一小捆,掛在老屋門前旗杆石旁邊,我家的柴禾間橫樑上,反覆翻曬,備夠一個夏天的使用。

以前的夜比現在的更通透,更寧靜。一天的勞作之後,吃過晚飯,一大屋子人都會坐在大門口的旗杆石邊,聽着老人講故事。銀河浩翰,繁星閃爍,月色如水,蛙鳴聲遠,田野里熒火蟲點點飛舞。外婆會先把整個門堂用水潑一遍,然後早早點燃一捆早已紮好的艾草,左右輕輕地搖晃着,那濃濃的煙霧便升騰起來,四處散開。天上的星星閃爍着,艾草燃過後的煙霧在屋檐裊裊娉娉,散發着清香,與銀白色的月光相互交融。大人小孩手拿麥杆扇或用棕櫚葉做的扇子,在皎皎月亮的夜空下,大屋下的王文伯伯眉飛色舞地講着傳本或鬼故事,小孩聽得痴痴入迷。更小的孩子在捉着迷藏,奔跑追逐着捕捉熒火蟲,與月色構成一幅絕美的圖畫。

艾葉的味道漸漸變濃,又漸漸地淡出天空,留下那淡淡的香味,那些想叮人的蚊子早已逃得無影無蹤。山村的夜色時而熱鬧、時而靜謐,一切是如此的和諧安祥。那氤氳着的清清艾草香經久不散,我經常呆呆地看着天上的繁星,辯認着牛郎和織女,那兒會是怎樣的另一個世界呢?

艾草渾身是寶,其葉、莖、根、子都能入藥。夏天砍柴是暑期每天的功課,砍柴回來埠頭腳的水潭是最喜愛的地方,浸在水中涼快一夏,鑽水底,摸石頭、打水仗,耳朵進水了,拿塊曬得發燙的扁平的石頭貼緊耳朵,一吸,水就會流出來。但水裡泡得時間久了,肚子痛就沒有辦法了,外婆就捊下一把干艾葉,搓成團,然後放在生薑片上點燃,再把薑片放在我身上做艾灸,待燃完一個再換一個上去,如此反覆,肚子疼痛竟神奇地消失了。

小時候,最難熬的還是夏夜煩人的蚊子,我們老家的蚊子不大,很小,細細粒粒的,你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那時沒有紗窗,只有老式的紋賬,撲面的蚊子攪得人睡不着覺,外婆便將艾草在房間四角點燃,驅走了嗡嗡亂叫的蚊子,在夏夜的星空下,輕輕地搖着麥杆扇,向我們講述着她的過往。

外婆是童養媳,一生經歷坎坷,外公死後二個月,我母親出生,外婆一個人獨自撫養三個女兒長大。在當時的社會,家裡沒有男丁便意味着勢單力薄,不要說田裡的話計,就是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也會被人看不起,外婆早早地把我大姨放到了當時宣平有名的昌明班去學戲,省吃儉用把二姨送去讀書,只有把我母親一個人留在了家裡。原本我母親有很多機會可以出去工作,但我外婆一直堅持,或許是故土難離,也或許是舍不了那一間土屋,又或許是履行對我外公的承諾。很長一段時間,外婆跟隨我大姨、大姨夫的部隊上東北,下雲南,但最後還是回到了竹客老家。她常說:金屋銀屋,不如自已的稻草屋。對故土的依戀,對鄉情的眷念,可能早已刻在心底。

外婆的勤勞、能幹、耿直,在十里八鄉也是出了名的,不僅僅是解放後三鄉的第一任社長,還是熱心鄉里的接生婆,熱心助人,愛憎分明。她在家裡的時間,山頭屋到下屋的路總是乾乾淨淨的,那是她早早起來打掃的結果。那時候我還小,但總是看到她每天忙個不停,不是在田地里種菜除草,就是拿着掃帚在掃地,甚至到了90多歲高齡了,還要去田間地頭看看。她常說:爹親娘親,不如自已的手腳親。做人做人就要做,不要依靠任何人,家有良田萬頃,不如一技在身。

外婆一生豁達,或許是經歷的多了,見慣了世態炎涼,雖然沒有讀過一天書,但對待困難的態度總是那麼超然於物外,不必說解放前獨自撫養三個女兒的那些時光,文化大革命那個動亂的年代,因我父親受到冤案牽連,開除了公職,去坐了牛棚,外婆的黨藉也被開除,直到文革結束後才平反恢復。在那段幾乎看不到希望和陽光的日子裡,外婆依然堅信一切都會好的,生活總會出現陽光。她常說:三十年水流東,三十年水流西。過生活不可能一輩子好,也不可能一輩子壞。無數個夏日的夜晚,我依偎在外婆的懷裡,細細聆聽外婆講述那些歲月深處的故事。在外婆的輕聲講述中,在麥杆扇輕柔的微風下,在淡淡的艾草香里,安然進入夢鄉。

淡淡的艾草香、外婆的嘮叨,就這樣陪伴我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少年時光。

追着芒種的風,我漫步在路上,鮮鮮嫩嫩的艾草,亭亭玉立起來,在田邊地頭,一叢叢,一簇簇,隨處可見。而如今,雖然外婆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每年的端午,我也會去買來艾草和菖蒲,掛在門上。艾草散發出的香氣潔淨、清新,使人心安、踏實。我也會在這沉靜的時光里,閉着眼想着和外婆相處時的一切。所有的記憶,在夏夜的星空下,坐在小竹椅上,在旗杆石邊點燃紮好的艾蓬,在那滿是艾香的濃霧中,在那把麥杆扇的輕拂里,漸漸清晰。想她在另一個世界裡,應是又割回了一大捆一大捆的艾草,掛滿了屋檐![1]

作者簡介

韓劍鋒,浙江武義農村商業銀行柳城支行行長,愛好攝影、書法、寫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