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非洲天門冬

中文學名:非洲天門冬

拉丁學名:Asparagus densiflorus

界:植物界

非洲天門冬(學名:Asparagus densiflorus (Kunth) Jessop)是百合科天門冬屬植物,半灌木,多少攀援,高可達1米。莖和分枝有縱稜。葉狀枝每3(1-5)枚成簇,扁平,條形,長1-3厘米,寬1.5-2.5毫米。總狀花序單生或成對,通常具十幾朵花。漿果直徑8-10毫米,熟時紅色,具1-2顆種子。 花期6-8月,果熟期10-12月。

原產於非洲南部,已被廣泛栽培。 性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的環境;不耐寒,畏強光曝曬和高溫;忌千旱和積水,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宜。

中國各地公園都很常見,供觀賞。

目錄

目錄

形態特徵

主要品種

產地生境

繁殖方法

栽培技術

病蟲防治

主要價值 [1]

形態特徵

半灌木,多少攀援,高可達1米。莖和分枝有縱稜。葉狀枝每3(1-5)枚成簇,扁平,條形,長1-3厘米,寬1.5-2.5毫米,先端具銳尖頭;莖上的鱗片狀葉基部具長約3-5毫米的硬刺,分枝上的無刺。總狀花序單生或成對,通常具十幾朵花;苞片近條形,長2-5毫米;花白色,直徑約3-4毫米;花被片矩圓狀卵形,長約2毫米;雄蕊具很短的花葯。漿果直徑8-10毫米,熟時紅色,具1-2顆種子。花期6-8月,果熟期10-12月。

主要品種

哈特爾斯頓(D. C. Huttleston)把該種的栽培品種分為cv.「Sprengeri」和cv.「Myers」。按照他的見解,前者葉狀枝長1.5-3.5厘米,寬1-2毫米,莖上鱗片狀葉的基部具長5毫米的刺,後者葉狀枝長1厘米,寬約1毫米,鱗片狀葉基部近無刺。中國常見的栽培品種應為前者。

產地生境

原產於非洲南部,已被廣泛栽培。性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的環境;不耐寒,畏強光曝曬和高溫;忌千旱和積水,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宜。

參考資料

  1. 非洲天門冬,植物智,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