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神竹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神竹編

青神竹編是四川省青神縣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其工藝歷史悠久,技藝高超,產品從竹製品生活、生產用具到竹編畫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該縣被評為「中國竹編藝術之鄉」。「國際竹手工藝培訓基地」。其工藝列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並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出。

2018年5月21日,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基本內容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遺產級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擴展項目

申報單位:四川省青神縣

批准日期:2008年6月7日

項目編號:Ⅶ-51

中文名:竹編(青神竹編)

青神竹編

青神竹編,源遠流長。起於何時,尚無定論。據考證,在戰國時期李冰父子治水時期,青神縣先民即在岷江兩岸以竹編簍網石築堤保坎。

歷史沿革

據現有文字記載,唐宋時代即有生產、生活型竹編用具,明代便開始了竹編向工藝型改進,出現了幾何形式古裝飾粗線圖案的日用工藝品,《清明上河圖》中虹橋即是青神籍人士陳希良(宋朝侍郎)設計,蘇東坡時,已有方圓橢等多種形式。到了清代中期,竹編工藝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水平,現在瀋陽故宮尚陳列有由青神袁氏藝人編織的"壽"字宮扇即為佐證。

抗日戰爭時期,青神觀金鄉的斗笠,羅灣鄉的涼蓆,天廟鄉的噸篼圍墊(盛糧物),不僅在鄰州府縣享有聲譽和廣闊銷路,而且在斗笠、扇面上出現了編織的"驅逐倭寇"、"還我河山"等抗戰文字。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軍斗笠"和扇石上進而出現了和平鴿和蝴蝶畫圖案編織。

六十年代後期,隨着"文業"熱浪,人們開始把毛澤東頭像編上扇石,並有北街徐氏等人把《毛主席去安源》的線條畫像引入單條,從而引發了平石竹編的一系列革新嘗試。

七十年代未,隨着改革開放大潮,湧現出了一大批如胡自海、吳德全、殷超、陳雲華、李建華、羅華燦等具有較高文化藝術素養,立志革新竹編傳統工藝的藝人,他們集中技術和智慧,刻意求精,為竹編適應市場需求開拓了新的前景,把竹編藝術推向了實用兼欣賞乃至上品位的純欣賞型的藝術層次。在立體紡織類,着重於精、細、雅、美堂、掛屏、橫幅、楹聯以及扇席之上,從而使竹編工藝躋身於藝術殿堂,使中外為之矚目。

繼1984年青神大型竹編《樂山大佛》跨進聯合國大廈後,殷超的精編竹扇系列、《中國四大美人圖》、《百壽圖》、聯中竹編廠的《八仙圖》、《仙佛圖冊》、《摺疊帽》,陳雲華和中岩竹編廠的《中國百帝圖》《九龍屏》《百子屏》和大型精編長卷《清明上河圖》等集如蟬翼,光潔如綢,精美絕編的珍品源源問世,頻頻獲獎。世人嘆為觀止。

生產條件

青神縣竹資源十分豐富,農家房前屋後,溝邊山坡遍布慈竹、斑竹等幾十種竹子,具有竹筒長、節稀、纖維長、拉力好、韌性強、易於啟篾絲以及耐水、耐酸、耐鹼、在冷熱驟變時也不起化學反應等特性,多年來,群眾在不斷實踐中形成了多種類型的竹編藝術產品。

生產情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青神竹編除了保留傳統的曬簟、簸箕、籮筐等生產工具,還新開發了竹編涼蓆枕席竹水瓶殼工藝型竹扇等。當時一些編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字樣的竹編工藝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20世紀60-70年代 「文化大革命時期」,青神相繼出現了花、鳥、魚、蟲一類的竹編新產品。當時採用的是「坐標式」編織方法,標誌着青神平面竹編藝術走上了一個新台階。20世紀80年代後至90年代中期,青神竹編竹畫編織技藝發展到鼎盛時期。開發的新產品創歷史最高記錄,共七個系列3000多個品種。竹編藝人能用薄如蟬翼、細如髮絲的竹絲編織出藝術含量極高的驚世之作,如《中國百帝圖》、《清明上河圖》等。1990年的創辦雲華竹旅公司。

2010年建成了中國唯一的竹編藝術博物館,館內陳列展示青神竹編從低端向高端發展的各類藝術品。又薄又細的竹絲做出了神奇的竹編精品,小資源做出了大品牌,竹編已經成為青神新農村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雲華竹旅、狀元竹藝、竹福竹編、美湖竹編等20餘家竹編龍頭企業迅速崛起,開發出平面竹編、立體竹編、套繪竹編三大類八大系列3000餘個品種,產品銷售網點遍布國內各大城市,遠銷歐、美、澳以及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0年,全縣從事竹編產業的農民達6000餘人,年人均收入達2萬多元,全縣竹編產品銷售收入接近3億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波拿教授稱其為「竹編史上的奇蹟,藝術中的藝術」。中國竹藝城成為國際竹藤組織網絡培訓中心在中國的唯一培訓基地。許多外國友人慕青神竹編之名而來,學習竹編技術。形成了竹編、竹漿造紙、竹木加工等六大業態,擁有雲華竹旅、美聯家居、西龍紙業等規模以上竹業龍頭企業,全縣以竹為原料,年產值在10萬元以上的加工大戶已達40家。2010年,該縣竹產業總產值達到8億元,帶動農民增收2.5億元。

技術要求

(一)原料要求   

1.種源:慈竹[Sinocal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   

2.立地條件:保護區範圍內海拔≤1000m,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和壤土,有機質含量≥1.1%,土壤pH值5.8至8.6。   

3.竹材:保護區範圍內生長的一年生優質慈竹,選取整根竹子顏色基本一致、無傷痕、無斑點、竹質細膩、節長在45cm至80cm的中間竹節。   

(二)生產工藝   

1.工藝流程:工藝按選竹、砍竹、剔丫、去節、刮青、削平、分塊、分層、啟篾、三防處理、染色、分絲、編織等流程進行。   

2.關鍵技術要求:   

(1)刮青:將採伐後的原料竹在兩天內刮掉竹表面的青色膠質層,使其外觀色層一致。   

(2)分塊:以竹筒外圓基本平面為準,按竹筒大小不同,分出不同寬度的竹塊。   

(3)啟篾:根據編織對象的不同,將分出的竹塊沿竹材的徑向剖啟成薄篾層。   

(4)三防處理:將竹篾放入30%的雙氧水按1:2配製的溶液中煮沸(時間依色層而定),達到防蟲、防麻斑、防霉變,脫脂增白的效果,使色層顏色更加接近。   

(5)染色:將染料用白酒溶成糊狀,倒入煮開的沸水中,充分攪勻。要求竹篾色澤均勻一致。   

(6)分絲:以編織用篾絲的寬度需要為準,用排針將竹篾分成寬度一致、絲數精確的竹絲,並去掉篾絲上的竹纖維絲,保持篾絲的光潔。   

(7)編織:把圖樣作為底稿用竹絲按圖樣編織。產品規格尺寸、圖形應與底稿保持完全一致。

榮譽記錄

2018年5月21日,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1]

參考文獻

  1. 青神竹編豆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