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島農業科學研究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青島農業科學研究院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是青島市屬唯一的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承接「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基礎,於2002年12月正式建制。作為農業科研教學單位,可追溯至始建於1908年的「德華高等學堂」附設的膠澳農事試驗場,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如今的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已發展成為一所研究學科比較齊全、設備設施先進、成果轉化效益顯著,人才濟濟、成果纍纍,科研開發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國內外聞名遐邇的地市級農業科學院。2014年10月18日,青島市農業科學院位於北宅畢家村的果木培育基地,科研所的3棵糖木甜富士全部被偷,損失上億元。

院所簡介

青島市農業科學院於2007年經青島市編辦批准成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1],隸屬青島市農業委員會。現主要承擔種植業品種的引進和選育,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加工貯藏與保鮮技術、生物技術、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研究與推廣等職責。

全院現有職工282人,其中在職職工175人,離退休人員107人。目前,在職研究員9人,副研究員22人,推廣研究員[2]2人,高級農藝師6人;博士3名,碩士1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專家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11人,省市級勞模6名,市級拔尖人才3人,獲市政府重獎4人次。

文化理念

發展戰略:科研立院 人才興院 開發強院

辦院方向:科技創新 產業化發展

發展道路:研、引、產、推一體化

文化核心:務實 求真 創新 高效

工作宗旨:科技創新 服務社會

管理理念:以人為本 有為有位

工作作風:開拓創新 勤勉務實 恪盡職守 服務奉獻

團隊精神:愛崗敬業 團結協作 銳意進取 爭先創優

奮鬥目標:爭創全國一流農業科研單位

機構設置

全院設有蔬菜、果茶、生物技術、作物、植物保護、花卉、中心實驗室等七個專業研究所室和新技術開發中心、綜合試驗場、青島國際種苗有限公司(中日合資)等,建有部級重點實驗室一個,研發中心一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蘋果試驗站一個,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一個,市級重點實驗室一個。現共擁有土地860畝,固定資產淨值逾6000萬元。

主要成就

科研實力及取得成績

青島市農業科學院堅持「科研立院、人才興院、開發強院」的發展戰略,全院科研開發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在農業部對全國農業科研單位的綜合實力評估中,獲「七五」全國優秀、「八五」全國百強,在全國1236個研究院(所)中居第93位,是農業部重點支持的地市級農業科研單位、全國大白菜研究開發中心。在2003年科技部對全國農業科研單位的科技創新能力的評估中,青島市農科院居地市級科研機構17位,山東省種植業研究院所第1位。

自1978年以來,青島市農科院累計獲得獎勵230多項,承擔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240多項,選育蔬菜、果樹、作物等優良品種120多個。僅2007年一年,就有《蘋果無融合實生矮化砧木的選育》等十項成果通過專家鑑定,達到或超過國內領先水平;《設施專用桃育種與利用研究》、《耐貯藏番茄一代雜種選育》、《優質黃瓜新品種選育》、《研究抗病、優質和季節適應性廣的白蘿蔔一代雜種的選育》、《出口洋蔥品種的引進選育與推廣》、《結球白菜周年栽培優良一代雜種選育》等七項科研成果分別獲農業部神農中華科技三等獎和青島市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

蔬菜研究領域:上世紀60年代,選育白菜品種「城陽春」;1978年,「大白菜自交不親和系選育及一代雜種優勢利用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大白菜早、中、晚熟配套一代雜種選育與推廣」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迄今累計獲得國家、省、市各級科技進步獎勵30餘項,育成並通過省級審(認)定的優良品種40餘個。

2005年,青島市農科院的「蔬菜生物技術育種」被列為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杜永臣先生為該崗位的特聘專家。2007年,青島農科院被批准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青島試驗站,為全國18個綜合試驗站之一。白菜、黃瓜、番茄課題進入國家農業部科技支撐計劃,番茄新品種「莎龍」通過了國家認定。

果茶研究領域:在蘋果矮化砧木和矮密栽培技術以及蘋果、早熟桃、草莓、葡萄等果樹良種選育和栽培技術等方面享譽國內外,累計獲得國家、省、市各級科研進步獎勵30餘項,育成優良品種20餘個,取得了極其顯着的社會經濟效益。1985年,「山東蘋果砧木資源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早熟桃品種「春元」和「春曉」通過山東省品種委員會審定。

糧食作物研究領域:在小麥、玉米、大豆,特別是在甘薯的良種選育方面,聞名全國。育成「青農2號」到「青農11號」等優良甘薯品種,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特別是「勝利百號」甘薯品種,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我國糧食生產做出巨大貢獻。

植物保護研究領域:對蘋果、葡萄等果樹和大白菜、黃瓜等蔬菜以及綠色茶葉生產的主要病蟲害發生規律及其防治技術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現正致力於生物防治技術和低殘高效無污染農藥及生物製劑的研製利用。

生物技術研究領域:1988年成立生物技術研究室,開始了青島市農科院的生物技術研究工作。利用生物技術手段與傳統育種技術結合開展育種、植保等研究工作,利用遠緣雜交胚培養技術選育白菜與甘藍的種間雙二倍體一代雜種,選育出新品種「白藍」。將組織培養與細胞工程在馬鈴薯等作物上進行廣泛的應用,使研究成果走向產業化。利用基因工程做到蘋果基砧和中間砧合二為一,實現種子繁殖與矮化和無毒化生產有機結合,通過包括細胞融合與傳統的有性雜交等技術手段,將無融合生殖的特性轉入蘋果矮化中間砧木中。

實驗室建設:2002年,青島市農科院下設的中心實驗室通過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資質認證;2004年,成為農業部「第一批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檢測機構備案」單位之一和農業部有機茶認證中心(杭州)有機茶檢驗委託單位;2006年,青島市農科院中心實驗室被國家認監委認定為全國首批89家有機產品檢測機構之一,是山東省唯一被認定的農業有機產品檢測機構。2007年,投資600多萬元新建蔬菜分子實驗室、生物育種試驗室,並改造升級原有的中心實驗室;購置儀器設備近200餘台套,使青島市農科院成為全國地市級院所中儀器設備總體水平較先進的單位之一。

示範基地建設及成果轉化

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青島市農科院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制定完善相關的激勵政策,鼓勵科技人員積極開展科技下鄉,建立示範基地,干給農民看,帶着農民干。在示範基地建設工作中堅持「三深入,三提高」,即:深入基層,深入現場,深入農戶,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提高產品質量,提高農民收入。僅去年一年,科研人員下鄉進行技術培訓達62人次,聽課人數超過2500人次,直接指導生產面積達到18萬畝。在日常工作中,農科院人不斷踐行着「服務三農」的宗旨,將科技下鄉、基地建設工作持續推向深入。

青島市農科院共建有已掛牌科技示範基地17個。其中青島警備區農副業基地(上馬),自2005年結對掛牌以來,結合基地的農副生產需要,每年春秋兩季在該基地示範栽培大白菜、黃瓜、番茄、西瓜、蘿蔔等蔬菜新品種8-12個,在提升基地生產水平的同時,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在城陽周邊農村也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幾年間,在嶗山區的北宅、城陽區的夏莊以及平度市的雲山鎮建立大櫻桃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1000餘畝,栽培國內外優良的早中晚熟新品種40餘個,有力地促進了三地櫻桃節會的發展,顯着提高了當地果農的收入。

青島市農科院近年來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過硬的專業技術、健全的病毒檢測手段,建立了完善的種薯繁育體系。通過幾年的示範推廣,已經在膠州的膠西、膠萊、平度的南村等鄉鎮建立了示範基地3萬餘畝。2003年脫毒種薯示範基地畝產達到4569千克,示範基地平均增產幅度30%,創山東省最高記錄,對推動青島市馬鈴薯產業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青島市農科院以大白菜、黃瓜、番茄、瓜類砧木良種、果樹種苗、高檔花卉、脫毒馬鈴薯、草莓種苗等高新技術產品,註冊「青研」商標,創立名牌,先後被評為獲得「山東省着名商標」和「青島市着名商標」,生產的蔬菜良種推廣到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年創社會效益20億元,自身經濟效益500餘萬元。「青研富民」服務品牌的提出更進一步明確了青島市農科院 「務實、求真、創新、高效」的文化核心。在實際工作中,農科院人以「自主創新、惠農富農」的理念為宗旨,不斷將科技創新和科技示範基地相結合,有效的解決了科研成果「最後一公里」問題,受到農民的廣泛歡迎。目前,農科院的選育的蔬菜新品種在青島市的應用達到60%以上。

青島市農科院正以嶄新的面貌奮勇前進,信心百倍的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為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再立新功。

熱議事件

2014年10月18日,青島市農業科學院位於北宅畢家村的果木培育基地,科研所的3棵糖木甜富士全部被偷,而這已經進入了歷經6載的科研收尾階段,如果投入市場估計每畝將為果農節省3000元~4000元。即便只是青島地區使用,損失的經濟是以億元計量的。被偷之後,2015年再推出也是晚了一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