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定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定信=[[1943年7月-2020年6月〕 出生於台灣省鶯歌區,是台灣肝病權威,他曾研究發現「B型肝炎病毒」是台灣肝病的元兇,可藉由母親垂直感染給新生兒,因此促成台灣推動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這項重大公衛政策。在B肝有藥物後,陳定信和醫界人士也與健保署溝通,從2003年開始進行B肝示範計畫,藉由使用藥物,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率已大幅降低。被譽為「台灣肝帝」。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是世界肝臟醫學會理事長。2020年8月胰臟癌辭世,享壽76歲。獲總統蔡英文頒贈褒揚令。 [1]

學經歷

陳定信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科畢業(1961-1968),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住院醫師(1969-197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總住院醫師(1972-1973)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兼任講師及附設醫院內科兼任主治醫師(1973-1975) Visiting Fellow, National Cancer Center Research Institute, Tokyo, Japan (1975)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講師及附設醫院內科主治醫師(1975-1978)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副教授及主治醫師(1978-1983) Visiting Scientist,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1979-1980) 行政院衛生署肝炎防治委員會委員(後更名肝癌及肝炎防治委員會) (1981迄今,1987-1997任主任委員)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及主治醫師(1983-2013)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1983-199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1985-199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肝炎研究中心創始主任(1987-2001)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顧問(1991-1998) 中央研究院評議員(1996起) 行政院科技顧問(1998-2010)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2001-2007) 臺灣醫學會理事長(2001-2004) 基因體醫學國家型科技計畫共同總召集人(2002-2010) 行政院SARS專案研究科技計畫主持人(2003-2004) 世界肝臟研究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IASL)理事長(2004-2006)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學術諮詢委員(2007起,2010起召集人) 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常務委員(2009起) 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委員(2010起) 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諮詢委員(2011起) 亞洲太平洋撲滅病毒性肝炎聯盟(Coalition to Eradicate Viral Hepatitis in Asia Pacific, CEVHAP)主席 (2010-2018) 臺灣生物資料庫倫理委員會委員兼召集人(2011起) 行政院科技會報委員(2012-2014)

專長

肝臟學、內科學、微生物學

曾獲得之學術榮譽

行政院傑出科學技術人才獎(1984) Abbott Laboratories Research Award (1986) 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1987,1989,1991,1993)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計畫主持人(1995起) 教育部學術獎(醫科)(1989) 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 Grand Award, Society of Chinese Bioscientists in America (1993) 侯金堆傑出貢獻獎(基礎類)(1994)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1995-1997) 教育部國家講座(1997-2003)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Third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TWAS, 2001) 高雄醫學大學名譽理學博士(2002) 教育部終身國家講座(2003起)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05)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成就獎(2005) 世界醫學會全球關懷醫師(2005) 第三世界科學院Trieste Science Prize (2006) 國立臺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暨講座教授(2006) 第4屆總統科學獎(生命科學組) (2007) 歐洲肝臟學會國際肯定獎(2009) 第15屆日本經濟新聞亞洲賞科學技術部門 [2]

不支薪也要作研究

曾經有病人這麼形容陳定信「媒體總是喜歡報導名醫開刀或某個手術多厲害,但手術刀再厲害,一次只能救一個人,陳教授卻不用手術刀救了好幾代的年輕人」,「台灣肝帝」是大家給他的封號,他奉獻了半世紀的時間研究肝癌細胞,不僅拯救了整個台灣,甚至是世界。

為了做研究揪出肝細胞癌的元兇,陳定信放棄開業,留在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可是,一九七三年七月時,臺大醫院沒有專任主治醫師或教師的職缺,於是,他只能擔任兼任主治醫師。

  按照制度,兼任主治醫師可以開業、到其他機構工作或專任,偶爾到臺大醫院作兼任工作即可;「其實有幾家醫院來邀約,但是,因為我想做研究,就沒有去其他醫院作專任醫師,」陳定信說。於是,他擔任宋瑞樓教授的國科會計畫研究助理,領一個月四千元的研究助理費。

  既然國科會與臺大醫院都是由公家發給薪水,這樣一來,臺大醫院原本要發給他的兩千元兼任主治醫師津貼就不再發給;換句話說,他在臺大醫院作兼任主治醫師並不支薪。「雖然沒有pay(薪水),我也甘之如飴,」陳定信兩手一攤,笑嘻嘻的說。

  儘管不支薪,這位臺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卻不比專任主治醫師輕鬆。 查閱陳定信此時的工作日程表,光是在臺大醫院,每星期一傍晚有消化內科會議,中午還常有內科全科的學術會議。每星期看三次門診(星期二上午,星期三下午與星期六上午),星期三上午為病人做胃鏡檢查,星期四下午為病人做直腸鏡檢查。

  除了臺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的各項工作,為了賺奶粉錢,陳定信其他時間還得東奔西跑。 「算一算,星期一到星期六,只空不到三個半天;所以,要做研究,就一定要利用空下來的零碎時間,外加星期六下午,星期天,還有平日的下班後,」他掐指數算說,「實在不得已,但是時間真的不夠用。」為了作研究,陳定信睜開眼睛就在工作,星期一到星期日全年無休。 受限於研究經費不足,陳定信踏進實驗室就是「校長兼撞鐘」,「從洗瓶子、做實驗、查文獻、寫論文到打字等,都得要自己來,工作時間非常長,」他說。 [3]

推動B型肝炎疫苗注射計劃

陳定信的辦公室擺滿了大大小小、各種樣貌的水牛,「研究遇到挫折或是工作疲累時,看到水牛就促使我更加往前走。」談到牛,陳定信臉上堆滿笑容,水牛與農村居民是生命共同體,也是家庭裡的一份子。

小時候常爬到水牛背上騎的陳定信,看到水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田裡默默地耕作,這種不抱怨、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深深影響他。在研究室裡,碰到繁瑣的實驗快撐不下去時,想到水牛精神,就繼續埋首於研究裡。因為他的堅定、信念,1971年跟隨有臺灣肝病之父美譽的已故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臺大醫學院)教授宋瑞樓,日以繼夜投入肝炎研究。

為何選擇肝病研究作為畢生職志?陳定信開玩笑說:「因為肝病的過程會拖得比較長,不像心臟病病人前一秒人還好好,下一秒就有可能撒手人寰。事實上,陳定信會投入肝病研究跟他的父親有關。待人謙和的他說,大四那年,父親罹患肝癌,群醫束手無策,父親從發病到過世只有短短4個月,一家人突然之間失去依靠。

「臺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得肝病?我應該弄清楚!」陳定信表示,不找出兇手,如何幫助病人?而且罹患肝癌患者大都是50歲左右,他們是家庭的支柱、依靠,他不想再看到病患家破人亡的悲劇一再發生。他覺得,要解救肝癌患者,必須從臨床研究找出原因。

當時已有研究知道,肝癌跟B型肝炎病毒可能有所關聯。1973年在臺大醫院的研究確認臺灣肝病的元兇是B型肝炎病毒,也發現這個病毒主要透過垂直感染,由母親傳染給新生兒。

這些發現,奠定了我國防治B型肝炎的基礎。1978年隨著宋瑞樓走出實驗室以研究成果說服政府實施肝炎防治政策;1984年政府根據已故美籍流行病學專家畢思理和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師羅光瑞在新生兒臨床試驗的結果,啟動B型肝炎疫苗注射計畫,讓臺灣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大規模施打B型肝炎疫苗的國家。迄今使臺灣800萬年輕人免於B型肝炎的威脅。

臺灣1986年開始全面施打,成效相當顯著。根據統計,目前34歲以下的臺灣人B型肝炎帶原率不到1%。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大力推動下,目前全世界有180個國家跟隨臺灣腳步,對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

找出C肝病毒合併療法

在C肝治療研究方面,全世界用干擾素治療C型肝炎,成效不佳,治療時雖有40%的人具有一些效果,但絕大多數停藥後就復發。當時陳定信翻閱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現,瑞典有位Reichard醫師用雷巴威靈治療C型肝炎,治療期間可以降低GPT指數。腦筋轉得快的他,立即想到臨床上治療嚴重感染症,採行多種抗生素一起併用,療效相當好。此外,癌症的化學治療也常常把不同的藥物合併使用,為什麼我們不把干擾素和雷巴威靈兩種藥物合併使用,來治療C型肝炎呢?

陳定信把這個想法跟同是研究團隊成員的教授賴明陽討論,決定把干擾素加雷巴威靈合併起來,來治療C型肝炎,進行人體臨床試驗。當時,藥物相當昂貴,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經費有限,根本負擔不起,陳定信跟藥廠商量,請他們提供藥物,臺大團隊負責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干擾素加雷巴威靈合併療法效果遠優於單獨使用干擾素。

「當時,光是人體試驗的干擾素藥費就花了1,500萬元,如果不是藥廠提供藥物,根本做不到」陳定信和賴明陽堅持信念,終於找出根除C型肝炎病毒的合併療法。臺大團隊開發的C型肝炎合併療法以後演變成正式的療法,在全球風行了20年,直到2016年口服的C肝藥物DAA上市,才退出主流。這幾年,C型肝炎藥物發展神速,未來幾十年,C型肝炎病毒將有可能被消滅。

陳定信強調,臺灣的肝炎防治在世界是相當傑出,這些成果是很多人包括醫界、學界、公共衛生界的努力,還有非政府的民間組織也都有很多貢獻。但其中有一個環節常常被漏掉,就是政府,其實政府的介入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政府積極介入的話,學界力量有限、事實上手無縛雞之力,所以絕對須要政府的積極介入,才有可能有效的推動。 [4]

獲總統褒揚令

陳定信2020年6月24日病逝,總統蔡英文頒贈褒揚令。蔡總統說,陳定信用一生歲月,實現「上醫醫國」不簡單的目標,將追隨其精神,把眼光放在台灣各角落。 賴清德指出,「上醫醫國」就是陳定信一生最佳寫照,他放棄國外高薪,義無反顧留在台灣,專注研究,貢獻所長,扭轉台灣人長期受肝病之苦的命運,令人感念。

副總統賴清德強調,以堅定信念拚搏肝炎防治半世紀,並且不斷提攜後進,陳定信的精神是台灣醫療經驗傳承和典範,而他生前最掛念的2025年台灣肝病能夠完全獲控制的目標,我們也會盡最大努力來完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