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陳書·蔡徵傳出自於《陳書》,是一本紀傳體史書,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記南朝陳朝史。記載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後主陳叔寶亡國前後三十三年間的史實,成書於貞觀十年(636年)。 [1]

目錄

原文

蔡徵,字希祥,侍中、中撫軍將軍景歷子也。幼聰敏,精識強記。七歲,丁母憂,居喪如成人禮。繼母劉氏性悍忌,視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謹,初無怨色。徵本名覽,景歷以為有王祥之性,更名徵,字希祥。

梁承聖初,高祖為南徐州刺史,召補迎主簿。尋授太學博士。天嘉初,遷始興王府法曹行參軍,歷外兵參軍事、尚書主客郎,所居以干理稱。至德二年,遷廷尉卿,尋為吏部郎。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掌詔誥。尋授左民尚書,與僕射江總知撰五禮事。後主器其材幹,任寄日重,遷吏部尚書、安右將軍,每十日一往東宮,於太子前論述古今得喪及當時政務。又敕以廷尉寺獄,事無大小,取徵議決。俄有敕遣徵收募兵士,自為部曲,徵善撫恤,得物情,旬月之間,眾近一萬。徵位望既重,兼聲勢熏灼,物議咸忌憚之。尋徙為中書令,將軍如故。中令清簡無事,或雲徵有怨言,事聞後主,後主大怒,收奪人馬,將誅之,有固諫者獲免。禎明三年,隋軍濟江,後主以徵有干用,權知中領軍。徵日夜勤苦,備盡心力,後主嘉焉,謂曰「事寧有以相報」。及決戰於鐘山南崗,敕徵守宮城西北大營,尋令督眾軍戰事。城陷,隨例入關。 徵美容儀,有口辯,多所詳究。至於士流官宦,皇家戚屬,及當朝制度,憲章儀軌,戶口風俗,山川土地,問無不對。然性頗便佞進取,不能以退素自業。初拜吏部尚書,啟後主借鼓吹,後主謂所司曰:「鼓吹軍樂,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歷既有締構之功,宜且如所啟,拜訖即追還徵不修廉隅,皆此類也。隋文帝聞其敏贍,召見顧問,言輒會旨,然累年不調,久之,除太常丞。歷尚書民部儀曹郎,轉給事郎,卒,時年六十七。(節選自《陳書•蔡徵傳》)

譯文

蔡徵,字希祥,侍中、中撫軍將軍蔡景歷的兒子。幼年聰敏,強於記憶。七歲,母親去世,按成年人的禮節服喪。繼母劉氏性格兇悍妒忌(蠻橫猜忌),不按常道對待他,蔡徵供奉侍候(她)更加謹慎,從來沒有怨恨的神色。蔡徵本名蔡覽,蔡景歷認為他有王祥的品性,替他改名蔡徵,字希祥。

梁朝承聖初年,(陳)高祖擔任南徐州刺史,徵召蔡徵補任迎主簿。天嘉初年,改任始興王府法曹行參軍,歷任外兵參軍事、尚書主客郎,任職期間以辦事幹練為人所稱道。至德二年,改任廷尉卿,不久擔任吏部郎。改任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掌管詔誥。不久授左民尚書,與僕射江總負責編撰五禮事宜。後主器重他的才幹,任用寄望日趨加重。改任吏部尚書、安右將軍,每十天去東宮一次,在太子面前論述古今得失和當時的政務。又詔令廷尉寺獄,事無大小,都採納蔡徵的議論決斷。不久有詔令派蔡徵收募兵士,自為編制,蔡徵善於安撫體恤士兵,很得人心,十天到一個月之間,士兵已近一萬。

蔡徵地位威望已經很高,加上聲勢逼人,眾人議論都妒忌懼怕他。不久轉為中書令,將軍照舊。中書令清簡無事,有人說蔡徵有怨言,此事傳到後主耳中,後主大怒,收奪他的人馬,將要殺他,有人極力諫諍,使他獲免。禎明三年,隋軍渡江,後主認為(因為)蔡徵有才幹,暫時代任中領軍。蔡徵辛勤勞苦,盡心盡力,後主嘉獎他,說道:「事情平定後一定有報答。」到了在鐘山南崗決戰,命蔡徵守衛宮城西北大營,不久命令他統領眾軍作戰。城被攻陷,按通例入關。

蔡徵容貌儀態很美,有口才,(對許多事情)都有深入研究。諸如士流官宦,皇家戚屬,以及當朝制度,憲章禮儀,戶口風俗,山川土地,凡問無所不能對答。然而生性頗會阿諛逢迎進取,不能以謙退淡泊自守。起初被授吏部尚書,啟奏後主借用鼓吹軍樂,後主對主管官員說:「鼓吹軍樂,有功者才能授予,蔡徵不自量度,擾亂我的朝廷章法,然而他的父親蔡景歷有着締造之功,應暫且如他所啟奏,授官完畢就把它追討回來。」蔡徵不注重廉潔自律,大都像這樣。隋文帝聽說蔡徵聰敏能幹,召見他諮詢,言談中他總能領會旨意,但多年沒有獲得調任,過了很久,才被任命為太常丞。歷任尚書民部儀曹郎,轉任給事郎,六十七歲時去世。[2]

作者簡介

姚思廉(557—637),吳興(今浙江湖州)人 ,名簡,以字行 。早年從父察讀《漢書》,盡得家學。南朝陳時,任會稽王主簿。入隋,任漢王府參軍。父察曾撰梁、陳二史,未成,遺令他續撰之。

又奉詔與起居舍人崔祖浚修《區宇圖志》。遷代王侑侍讀。入唐,為秦王府文學館學士、太子洗馬。貞觀初,遷著作郎、弘文館學士。三年(629),奉詔與秘書監魏徵同撰梁、陳二史,乃據家藏舊稿,兼采謝昊(一作吳)、傅縡、顧野王諸家之書,撰成《梁書》《陳書》。官至散騎常侍。

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舊稿。自貞觀三年至貞觀十年,歷時七年最終完成了《梁書》與《陳書》的撰寫工作。姚察及姚思廉父子雖為史學家,但都有較深厚的文字素養,於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簡潔樸素,力戒追求辭藻的華麗與浮泛,繼承了司馬遷及班固的文風與筆法,在南朝諸史中是難能可貴的。[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