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陸建勛(院士)

陸建勛
圖片來自中國工程院網

陸建勛,通信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主要從事長、中、短波及水下無線通信的研究,主持研製的特種通信系統已裝備到中國海軍新型艦艇中;開拓了中國長波通信的科研領域;主持了國家重點工程中的遠程通信系統和多種通信裝備的研製工作;在極低頻、超低頻和短波抗干擾通信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陸建勛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北京市

出生日期: 1929年9月11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原 籍: 浙江省杭州市

國 籍:中國

人物經歷

1929年9月11日,陸建勛出生於北京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

1947年9月—1951年7月,在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習,畢業後獲得學士學位。

1950年11月—1954年12月,擔任海軍司令部通信處機務組長。

1954年12月—1958年1月,先後擔任海軍司令部701廠技術股副股長、股長。

1958年1月—1961年10月,在海軍司令部通信部工作。

1961年10月—1968年5月,先後擔任國防部第七研究院706所八室副主任、主任。

1968年5月—1977年12月,擔任六機部第七研究院706所10室研究室主任。

1977年12月—1980年1月,擔任第七研究院722所副所長。

1980年1月—1983年12月,擔任第七研究院722所所長所長。

1983年12月—1994年2月,擔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第七研究院院長、黨組書記。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

1998年6月—2000年6月,擔任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副主任。

2000年6月—2004年6月,擔任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任。

2007年1月,擔任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軍工專家諮詢委副主任。

科學研究

技術考察

為了研製大功率超快速通信系統,他受組織上的委派,前往蘇聯進行技術考察,在深入研究蘇方技術資料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論證後認為,這種體制抗多徑能力差,誤碼率高,他主張不走仿製的道路,提出適合中國國情的自己研製超快速通信系統的建議和全新體制的構思、方案和技術指標。在此後獲國家批准的專案工程中,他擔任通信工程總體組組長,負責通信系統總體抓總,組織聯合攻關。歷經10年艱苦奮鬥,克服了「文化大革命」期間工廠停工、材料缺乏等困難,多方聯繫,親自動手,整個系統終於在70年代研製成功並配套上船。與蘇制系統比較,在遠距離通信試驗中,通信效果顯著提高,當時被譽為「七朵金花」之一。超長波具有穿透海水的特殊能力,是水下通信的重要手段,但是岸上必須建立大功率超長波電台,投資巨大,工程複雜。早年,蘇聯曾提出要和中國聯合建設兆瓦級大功率超長波電台的要求,這事關中國主權,周恩來總理為了解建設超長波電台的必要性和相關技術問題,指示海軍派專家匯報,陸建勛奉命向周總理匯報,並一一回答了周總理的提問直到滿意,不久周總理做出超長波電台由中國自己建設的重大決策。陸建勛的匯報無疑為周總理的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開創新領域

在中國大功率超長波電台的建設中,陸建勛潛心研究,在組織和主持某發射天線的設計研製中,實現了較高效率。由於建設超長波電台耗資巨大,無限增大發射功率在經濟上和技術上都不合算,為了提高效費比,他利用最新技術,研製了一套新型的超長波通信系統,使接收機誤碼率大幅降低,相當岸台功率增大若干倍,此項技術成為以後大規模應用的堅實基礎。在超長波領域,他組織完成了中國某型固態超長波發信機和全半導體收信機等的研製,填補了國家空白。他還開展了極長波通信系統和關鍵技術研究,開創和推動了中國長波領域科研的全面進展,同時積極開拓極低頻超低頻在國民經濟領域中的應用,並取得重大進展。[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