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湘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長沙湘劇 |
長沙湘劇是湖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主要以長沙、湘潭為活動中心,逐步向善化(今長沙、望城兩縣的南部)、益陽、瀏陽、醴陵、寧鄉、湘鄉、攸縣、安化、茶陵、湘陰諸縣發展起來的地方劇種。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長沙湘劇
地區:湖南省長沙市
分類:戲曲
歷史
明代成化年間,長沙是吉王府所在地。政治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戲曲演出的繁榮。外來的戲曲在長期的演出活動中,與本地區民間藝術、地方語言緊密結合,逐漸形成了這一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崑曲)、「亂」(亂彈)四大聲腔,唱白用中州韻、富有本地特色的傳統戲曲劇種。
高腔,是湘劇四大聲腔的代表,源於江西的弋陽腔,早在明代嘉靖年間徐渭的《南詞敘錄》已有關於弋陽腔在長沙的記載,後逐漸演變成湘劇高腔。四百多年前,弋陽腔傳入長江地區後,融合打鑼腔等地方音樂,並在弋陽腔滾唱的基礎上吸收青陽腔的滾調加以發展,逐步衍變成為湘劇高腔的。
崑曲,在三百多年前,稍晚於弋陽腔傳入長沙地區。那時有些班社既唱高腔,也唱崑曲。康熙三年和六年,既唱高腔也唱崑曲的長沙福秀班和老仁和班先後成立。
亂彈,也叫「南北路」,其來路尚無定論。即南路二黃,北路西皮的總稱。北路西皮在清乾隆初即在湖南流行。南路二黃(即徽調)在乾隆年間也已傳入岳陽。並逐漸成為湘劇的一種聲腔。
低牌子,是一種字少聲多,以嗩吶、笛子伴奏的聲腔。曲牌與高腔同名,旋律卻完全兩樣,故藝人稱為低牌子,以示與高腔有別。
角色
湘劇的角色行當分大靠把(正末)、二靠把(副末)、唱工(正生)、小生、大花臉(大淨)、二花臉(二淨)、紫臉(重唱的淨)、三花臉(丑)、正旦(青衣)、做工旦(花旦)、蹻旦(貼,包括小旦、武旦)、婆旦(老旦)等。小生不僅有文巾、羅帽、雉尾、蟒靠之分,而且有窮、文、富、武四種戲路做派(即富貴衣小生、褶子小主、袍帶小生、武打小生)。
劇目
湘劇的劇目豐富。大小劇目達1155個。其中高、亂聲腔的劇目占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湘劇的傳統劇目,不少出自宋末南戲、元代雜劇和明清傳奇,也有少數系藝人創作和改編的劇目。高腔的「四大連台」和「六大記」,是演出時間最早,保留時間最長的代表性劇目。「四大連台」為《封神傳》、《目連傳》、《西遊記》、《精忠傳》,每本可連台演出五至七日。六大記」為《金印記》、《投筆記》、《白兔記》、《拜月記》、《荊釵記》、《琵琶記》。亂彈的「八大連台」、「江湖十八本」和「三十六按院」,則是經常演出並為觀眾所熟悉的劇目。 湘劇吸收了徽班中的《大長生樂》、《偷雞》等一類劇目,並將其曲調稱為"安慶調",其他屬於安慶"花部"的《水淹七軍》、《龍虎鬥》、《路遙知馬力》、《王祥弔孝》、《李大打更》、《困曹府》等,也都是湘劇經常演出的劇目。
湘劇傳統劇目中有清代王船山創作的《龍舟會》和楊恩壽創作的《坦園六種曲》,其中《桂枝香》、《再來人》兩齣為清代劇評家吳梅所推崇;《桃花源》、《麻灘驛》、《理靈坡》三出取材於湖南地方的歷史和民間傳說,都有一定的社會影響。辛亥革命和抗戰時期也湧現出眾多廣受歡迎的《刺恩銘》、《廣州血》、《血濺瀋陽城》、《罵漢奸》等現代戲劇目。建國後,依靠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的合作,對湘劇的豐富遺產進行挖掘、整理,上演劇目由兩百多個增至400多個,並及時搶救了行將失傳的劇目320多個。重點加工整理了《追魚記》、《撥火棍》、《水牢記》、《金丸記》、《玉簪記》、《黃飛虎反五關》、《金沙灘》、《六郎斬子》、《百花公主》等60多個劇本,《拜月記》、《生死牌》、《園丁之歌》已拍成電影藝術片。新時期,《山鬼》被譽為改革開放二十年全國戲劇藝術中的精品劇目,新編歷史劇《馬陵道》和《子血》分獲國家級大獎。
近百年來,先後出現的湘劇名演員有柳介吾、李桂雲、李芝雲、言貴雲、陳紹益、胡普臨、彭鳳姣、吳紹芝、羅元德、羅裕廷、賀華元、徐紹清、彭俐儂、曾金貴、曹汝龍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