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是一種人造的放射性元素。1947年,馬林斯基(J.A.Marinsky)、格倫丹寧(L.E.Glendenin)和科里爾(C.E.Coryell)從原子能反應堆用過的鈾燃料中成功地分離出61號元素,用希臘神話中的神名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命名為鉕(Promethium)。鉕為核反應堆生產的人造放射性元素。

鉕的主要用途

(1)可作熱源。為真空探測和人造衛星提供輔助能量。

(2)¹⁴⁷Pm 放出能量低的β射線,用於製造鉕電池。作為導彈制導儀器及鐘錶的電源。此種電池體積小,能連續使用數年之久。此外,鉕還用於便攜式X-射線儀、製備熒光粉、度量厚度以及航標燈中。

歷史簡介

在1902年,Bohuslav Branner推測在元素周期表中應該有一個元素在釹和釤之間。他不知道的是這個元素的同位素是放射性的而且早已不存在了。他嘗試發現它並提出了幾種說法,但很明顯都是錯的。然而,微量的鉕的確以核裂變的結果出現在鈾礦石中,但總量少於礦石的每百萬噸1微克。

在1939年,加州大學的60英寸回旋加速器用於製造鉕,但它沒有實現。最終61號元素於1945年由Jacob .A. Marinsky,Lawrence E. Glendenin和Charles D. Coryell在田納西州的橡樹嶺生產出來了。他們使用離子交換色譜法從一個核反應堆中的鈾燃料的裂變產物中分離了它。

化學元素鉕

元素原子量:[145] 晶體結構:晶胞為六方晶胞。 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 22.39 電離能 (kJ /mol) M - M+ 535.9 M+ - M2+ 1052

M2+ - M3+ 2150 M3+ - M4+ 3970 氧化態: Main Pm+3 Other 元素類型:金屬 發現人:馬林茨基(J.A.Marinky)、格倫丁寧(L.E.Glendenin)和克里爾(C.Coryell) 發現年代:1945年 發現過程 1945年馬林茨基(J.A.Marinky)、格倫丁寧(L.E.Glendenin)和克里爾(C.Coryell),從裂變產物的殘餘物中分離製得。

元素描述

第一電離能5.55電子伏特。放射性元素,半衰期最長的為145Pm,18年,147Pm半衰期為2.64年。雖然有較長的半衰期,但是很難大量積累它。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與釹和釕相似。 元素來源:直到1965年,芬蘭一家磷酸鹽工廠在處理磷灰石時發現了痕量的鉕,在核反應堆中人工方法製得,是鈾、釷和鈈的裂變產物之一,在核反應堆中人工方法製得。

元素用途

主要用於示蹤的研究。用來製造核能電池;如同筆尖大小的"原子電池",可用於導彈儀器、手錶和收音機的電源,是摻入硫化鋅的夜光粉原料。

元素輔助資料

鉕是繼鍀之後,人工製得的第二個化學元素。在天然礦物中尋找61號元素的工作,花費了科學家們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最後都無功而返。後來在「同位素統計規則」的指導下,科學家們放棄了從天然礦石中尋找,而走向核反應的產物中。[1] 1945年,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克林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馬林茨基、格倫丁寧和克里爾在鈾裂變產物中發現了61號元素。他們應用了新的離子色層分離法把它分離出來,並研究了它。新元素並命名為promethium,元素符號定為Pm,名稱來自希臘神話中偷取火種給人類的英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1949年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接受了這一名稱。 一直到1948年,才製得可以看得見並可稱重的氯化鉕(PmCl3,黃色)和硝酸鉕(Pm(NO3)3)各3毫克。1965年從6000噸鈾礦中取得350毫克鉕,是鈾自動分裂的產物(一說為1986年M.阿特雷普微(M.Attrep)從剛果瀝青鈾礦中分離出鉕,含量甚微,每千克礦物中僅含4×10^-15克)。這樣地殼中也找到了它。 迄今已合成28個鉕的同位素,鉕-147的壽命是2.6234年,β輻射弱,因而被用來製造像藥片一樣大小的原子電池。由於這種能源很安全,而且作用的時間長,具有鉕-147的電池首先應用在助聽器和輕便的無線電接受器中。[2] 元素符號: Pm 英文名: Promethium 中文名: 鉕 相對原子質量: 144.913 常見化合價: +3 電負性: 1.13 外圍電子排布: 4f5 6s2 核外電子排布: 2,8,18,23,8,2 同位素及放射線: Pm-143[265y] Pm-144[360y] Pm-145[17.7y] Pm-146[5.53y] Pm-147(放 β[2.62y]) Pm-148[5.37d] Pm-148m[41.3d] Pm-149[2.21d] Pm-151[1.18d] 電子親合和能: 0 KJ·mol-1 第一電離能: 535 KJ·mol-1 第二電離能: 1052 KJ·mol-1 第三電離能: 0 KJ·mol-1 單質密度: 6.475 g/cm3 單質熔點: 1042.0 ℃ 單質沸點: 3000.0 ℃ 原子半徑: 2.62 埃 離子半徑: 1.09(+3) 埃 共價半徑: 1.63 埃 常見化合物: 未知 發現人: 馬林斯、基格倫登寧、科里爾 時間: 1945 地點: 美國 名稱由來: 得名於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元素描述:

原本產生於恆星里,地球上的鉕有着多種起源。 元素來源: 先天並不存在,產生於鈾、釷和鈈的裂變產物中。 元素用途: 用量作測厚度儀器的射線源

鉕的發現

鉕是繼鍀之後,人工製得的第二個化學元素。在天然礦物中尋找61號元素的工作,花費了科學家們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最後都無功而返。後來在「同位素統計規則」的指導下,科學家們放棄了從天然礦石中尋找,而走向核反應的產物中。

1945年,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克林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馬林茨基、格倫丁寧和克里爾在鈾裂變產物中發現了61號元素。他們應用了新的離子色層分離法把它分離出來,並研究了它。新元素並命名為promethium,元素符號定為Pm,名稱來自希臘神話中偷取火種給人類的英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1949年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接受了這一名稱。

一直到1948年,才製得可以看得見並可稱重的氯化鉕(PmCl3,黃色)和硝酸鉕(Pm(NO3)3)各3毫克。1965年從6000噸鈾礦中取得350毫克鉕,是鈾自動分裂的產物(一說為1986年M.阿特雷普微(M.Attrep)從剛果瀝青鈾礦中分離出鉕,含量甚微,每千克礦物中僅含4×10^-15克)。這樣地殼中也找到了它。

迄今已合成28個鉕的同位素,鉕-147的壽命是2.6234年,β輻射弱,因而被用來製造像藥片一樣大小的原子電池。由於這種能源很安全,而且作用的時間長,具有鉕-147的電池首先應用在助聽器和輕便的無線電接受器中。

元素周期表

主族元素 硼(5) 硅(14) 鍺(32) 砷(33) 銻(51) 碲(52) 釙(84) 鋰(3) 鈉(11) 鉀(19) 銣(37) 銫(55) 鈁(87) 鈹(4) (12) 鈣(20) 鍶(38) 鋇(56) 鐳(88) 鋁(13) 銦(49) 鎵(31) 錫(50) (81) 鉛(82) 鉍(83) Uut(113) Uuq(114) uup(115) Uuh(116) Uus(117) 氦(2) 氖(10) 氬(18) 氪(36) 氙(54) 氡(86) Uuo(118) 氟(9) 氯(17) 溴(35) 碘(53) (85) 氫(1) 碳(6) 氮(7) 氧(8) 磷(15) 硫(16) 硒(34) 副族元素 鑭(57) 鈰(58) 鐠(59) 釹(60) 鉕(61) 釤(62) 銪(63) 釓(64) 鋱(65) 鏑(66) 鈥(67) 鉺(68) 銩(69) 鐿(70) 鑥(71) 錒(89) 釷(90) 鏷(91) 鈾(92) 鎿(93) 鈈(94) 鎇(95) 鋦(96) 錇(97) 鐦(98) 鎄(99) 鐨(100) 鍆(101) 鍩(102) 鐒(103) 鈧(21) 鈦(22) 釩(23) 鉻(24) 錳(25) 鐵(26) 鈷(27) 鎳(28) 銅(29) 鋅(30) 釔(39) 鋯(40) 鈮(41) 鉬(42) 鍀(43) 釕(44) 銠(45) 鈀(46) 銀(47) 鎘(48) 鉿(72) 鉭(73) 鎢(74) 錸(75) 鋨(76) 銥(77) 鉑(78) 金(79) 釒盧(104) 釒杜(105) 釒喜(106) 釒波(107) 釒黑(108) 釒麥(109) 鐽(110) 錀(111) 鎶(112) 汞(80)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