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琥開花黃燦燦(康火南)

​​ 金琥開花黃燦燦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金琥開花黃燦燦》中國當代作家康火南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金琥開花黃燦燦

我家有一粒金琥仙人球,就像我家的「定海神珠」,已陪伴我度過了25個春秋。就像老家村口的老槐樹,抬頭不見低頭見,日久生情,而對於我這個熱心科普寫作的書生,它更像一首優美的童話詩。

1996年,我被抽調到漳浦縣馬口建設閩南花卉基地,離開時,仙人球種植場裡我的一位親戚,送給我一粒小金琥,個頭雖然不大,卻被培育了10多年之久,直徑足有三四十公分。那時的花卉業正如初升的太陽,金琥是我第一次看到,當然被我視為稀珍之物,拿來一個裝化肥的塑料袋,小心翼翼地裝入袋子,高高興興地抱它回家,鄭重地種在一個紫砂大花盆裡,放置於陽台的一角,這裡陽光充足,空氣清新,足夠它伸展、生長發育。

大名鼎鼎的金琥,被園藝界譽為「綠色象牙球」,受到許多花迷的寵愛。它頂上長有絨毛,周圍直列二三十棱,每棱上下布滿叢狀的長刺。它的特色是球體圓大,氣勢超然,喜當「孤家寡人」,一生單球獨生,不長子球,只能靠開花結實後憑種子繁殖,所以球體越長越大。

退休後,我和老伴曾到北京生活了幾年,陽台上的許多花草都相繼夭折。唯獨金琥健在,金雞獨立一般,頑強地活出個樣子。我們偶爾換過盆土,卻從不給它施肥,幾乎不用澆水。說來也怪,它卻靠自身那些長刺的變態葉子,吸收着陽光和雨露,默默地生長着。這不正是人們常說的「我們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已嗎!」

觀賞金琥同觀賞其他名花不同,它沒有「雲破月來花弄影」的韻味,也沒有「一年常占四時春」的風采,它所能給人品味的在於工整的造型,奇特的結構,仿佛一件天然造化的工藝品,讓人從它那種充滿活力、沉着凝重的形象中,去領悟直面人生的意念。

「遲婚晚育」是金琥特珠的個性,常令不少一輩子待弄金琥的花友要看金琥開花,卻人琥俱老,甚至塊歸天國時都沒能一睹它的芳容,成為終身的憾事。

好心有好報。也許因為我與金琥結下的深緣,去年夏天,金琥竟然給我家帶來了一大驚喜,面盆大的金琥從頭頂上的絨毛叢中,綻開幾朵花朵。其花形似籬菊,花色金黃,就像金表上的幾粒鑽石,閃閃發光,十分惹眼;但花期甚短,僅開幾天就凋謝了。隨後生出一個個由長毛包裹的果實,內藏紅褐色的種子。我老伴還興趣盎然地把種子收集起來,作為貴重的禮品贈送給親朋好友,讓「金琥媽媽」繁育更多的子孫後代。我以為,一生中幸運的事有許多,但親見金琥開花、結果真算得上幸運中的幸運!

[1]

作者簡介

康火南,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福建作協會員。出版農業、農村專著、實用科技書籍、科學小品、科學童話、科普寓言等書籍21本。發表研究論文19篇,2003年獲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科學小品及文學作品在《人民日報》《知識就是力量》《新民晚報》等全國多家報刊發表。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