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殿森林公園

金殿森林公園昆明市東北郊,總面積1883.8公頃,於1992年11月始建。公園分為雙乳山、圓寶山、平頂山長蟲山、三尖山、摩天嶺和石關七個景區及中心本部。公園緊靠金殿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內物種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0%。昆明金殿國家森林公園在完成森林保護、護林防火、建造森林植物群落等工作的同時,進一步開發拓展森林生態景觀建設和森林旅遊開發項目。[1]

中文名稱: 金殿國家森林公園

地理位置: 雲南省昆明市

面 積: 1883.8頃

級 別: 國家級

地理區域: 昆明市東北郊

批准時間: 1992年11月

目錄

地理位置

金殿國家森林公園在昆明市東北郊郊的鳴鳳山,距市區7公里。遍山松柏,茂林疊翠,又山下沿天梯般的石階而上,經「第一天門」,「第二天門」,「第三天門」便可以穿越氣宇軒昂的「太和宮」和「欞星門」,到達一座銅鑄造的「真武殿」,俗稱玉階金殿。金殿初建於1602年,雲南軍門巡撫陳用賓曾仿照武當山中峰太和宮的樣式建銅殿,明崇禎10年原殿被移往雞足山,然後清康熙10年由吳三桂重建這座重檐歇山式的銅殿。殿位於大理石平台上,重200多噸,高6.7公尺,寬深各7.8公尺,是中國最大的銅殿。公園分為雙乳山、圓寶山、平頂山、長蟲山、三尖山、摩天嶺和石關七個景區及中心本部。公園緊靠金殿風景名勝區。東南有金殿公園相毗鄰,西北有黑龍潭公園相呼應,南有金殿水庫、七星山莊相點綴。

資源情況

森林公園內物種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0%,常見野生植物共923種,分屬163科,基本反映着滇中地區的植物區系成分;現有野生動物和收容拯救的動物68種,其中大型獸類19種、鳥類近27種、爬行類12種、淡水魚類近10種。

景區特點

公園內森林植被類型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森林景觀,特別是在圓寶山景區內還分布着成片的野生杜鵑花,在平頂山的黃龍箐分布着成片的野生山茶花,每當花開時節,漫山遍野,花團似錦,簇簇誘人。公園內的地形地勢也各具特色,形成了「長蛇蜿蜒」、「坡野群羊」、「碧海清風」、「石關險徑」、「摩天峻岭」、「黃龍松濤」、「雲雀叫天」、「雙峰朝日」、「誓比天高」、「松花掩翠」、「九龍雲穩」等自然景觀,加上金殿水庫的湖光山色、莽莽林叢,使森林公園的環境更為優美,在長蟲山的喀特地貌中隱藏着巨大的溶洞。鐘樓南面,辟有茶花園,杜鵑園,木蘭園等12個觀賞植物區,占地500多畝,與金殿古建築相互輝映。其中茶花園內有一株雲南著名的「蝶翅」茶花,已有五、六百年歷史,約二丈余高,特別吸引遊人。

主要景點

銅殿

銅殿平台前豎有日月七星旗,銅旗上方是鏤空日月,旗邊狼牙形,一周鑲28星宿,中間為北斗七星。太和宮中還有一柄七星寶劍,重20多公斤,兩面劍鋒鑲七顆銅星,被視為真武伏魔制怪的鎮山法寶。紫禁城是太和宮道觀建築群的中心,建於明萬曆年間,周長365公尺,設四方四門。南方外是三豐殿,原祀張三丰。殿南原為三元宮,現為秋園。南至鳴鳳山最高峰,有一幢三層鐘樓,穹頂下懸着一口永樂大鐘,鑄於明永樂21年(1423年),高3.5公尺,口徑周長6.7公尺,引人矚目。

金殿

四時景色各不同之昆明金殿,金殿風景區位於昆明市東郊的鳴鳳山麓,距市區8公里,初建於明萬曆年間,明崇禎十年(1637)銅殿遷賓川雞足山,清康熙十年(16711)平西王吳三桂重建現存這幢重檐歇山式真武銅殿,銅殿重250噸,是中國最大的銅建築,它比北京頤和園萬壽山的金殿保存完整;比湖北武當山金殿規模大,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純銅鑄殿,銅殿在驕陽下殿宇熠熠生輝,耀眼奪目,故人們稱為金殿,是中國重點保護文物。金殿自鼎建至今已380多年,現存鳴鳳山金殿,是清初吳三佳重建的。殿樑上還留有「大清康熙十年,歲次辛亥,大呂月,十有門日之吉,平西親王吳三桂敬築」等字樣。吳三桂在鎮壓農民起義後,率師進踞昆明,重建金殿。裡面的佛像、匾聯、樑柱、層面、門窗、盤龍、裝飾等均用銅鑄成。金殿的階梯、地板、欄杆均是別致的大理石鑲砌。整個殿宇宏偉莊嚴,美觀大方。殿外築有城牆、城門、城垛。城上有樓。在殿後側,有粗逾合抱的山茶一株華亭寺和紫薇兩株,相傳為明代所種,每年春節前後,數千朵茶花怒放,花紅似火。

華亭寺位於雲南省昆明市西山華亭山腰。由碧嶢精舍向南斜登上徑,上華亭山,修竹蔽天,松蔭夾道,在茫茫林海當中,一座飾以丹青的樓亭掩映在松柏林間,這便是著名的華亭寺門戶——鐘樓,清澈的鐘聲在山間迥盪,使人「披尋得古寺,小坐收眾清」之感。華亭這個名稱,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理國時代。相傳鄯闡侯高智升曾於公元1063年在這裡修建別墅,到了他的後人高賢時,便給這座山命名華亭,從此這裡一直是高氏家族游宴的地方。

華亭寺雖然坐落在半山當中,但地勢平坦,茂林修竹,翠竹蒼松,曲徑通幽,極為雅致,在寺院的大門外,還掛有這樣的一副對聯。「繞樹千章,松蒼竹翠;出門一笑,海闊天空。」在華亭寺北面的碧嶢山的山腰,還有聶耳墓,墓前立着1954年鐫刻的墓碑,上面有郭沫若書題的碑銘「人民音樂家聶耳之墓」。 開發建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