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的聖哲羅姆派修道院和貝倫塔
里斯本的聖哲羅姆派修道院和貝倫塔。聖哲羅姆派修道院,如從葡萄牙語音譯為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是位於葡萄牙里斯本貝倫區的華麗宏偉的修道院[1],可以說是在里斯本最為突出的古蹟,在曼努埃爾式建築中最為成功的一例。1983年與附近的貝倫塔搭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中文名:里斯本的聖哲羅姆派修道院和貝倫塔
外文名:Monastery of the Hieronymites and Tower ofBelém in Lisbon
音 譯: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地 址:葡萄牙牙斯本貝倫區
類 型:曼努埃爾式建築
目錄
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里斯本的哲羅姆派修道院和貝倫塔
Monastery of the Hieronymites and Tower ofBelém in Lisbon
入選時間:1983年
地理位置:N38 41 52 W09 12 24(263bis-001,Monastery of the Hieronymites,哲羅姆派修道院)
N38 41 31 W09 12 57(263bis-002,Tower ofBelem,貝倫塔)
遺產編號:263bis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 (iii)(vi)
遺產描述
「里斯本的哲羅姆派修道院和貝倫塔」位於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遺產的核心區面積2.66公頃,緩衝區面積103公頃。其中聖哲羅姆派修道院(葡萄牙語音譯為: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是一座位於里斯本貝倫區海港入口處的華麗宏偉修道院,是里斯本最為突出的古蹟,是葡萄牙曼努埃爾式建築中最為成功的一例,是葡萄牙藝術顛峰時期的最好例證。位於修道院附近的貝倫塔,則是為紀念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的航海而建立的,它向人們講述着那段奠定了現代世界基礎的大航海時代。
198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 (iii)(vi),里斯本的哲羅姆派修道院和貝倫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哲羅姆派修道院位於在里斯本海港入口處,始建於1502年,它是葡萄牙藝術顛峰時期的最好例證。它旁邊的貝倫塔,則是為紀念航海家瓦斯科·達·加瑪的航行而建立的,它向人們講述着那段奠定了現代世界基礎的大航海時代。
遺蹟簡介
里斯本的哲羅姆派修道院和貝倫塔(英文:Monastery of the Hieronymites and Belém Tower in Lisbon),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貝倫區(Belem)地理坐標北緯38 41 30.984 西經9 12 56.988 。始建於1502年,坐落在里斯本海港入口處的哲羅姆派修道院,它是葡萄牙藝術顛峰時期的最好例證。它旁邊的貝倫塔,則是為紀念航海家瓦斯科·達·加瑪(Vasco da Gama)的航行而建立的,它向人們講述着那段奠定了現代世界基礎的大航海時代。里斯本的哲羅姆派修道院和貝倫塔於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里斯本作為一個世界性中心,其城市地位越來越重要。政府部門對里斯本及其河流入口處進行了特別保護。16世紀,葡萄牙的海軍政策及航海事業的發展使得里斯本成為一個不可缺少的港口。貝倫海濱是去往非洲和東方等地的出發點。那些新世界的財富和文化都被帶到了葡萄牙,並且對當地主要建築物的建造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比如:哲羅姆派修道院和貝倫塔的建造就受到了它們的影響。1455-1495年間在位的國王進行了一項卓有成效的革新計劃,其中包括建立一個三角防線。這個三角是指已經存在的卡斯凱什灣要塞和對岸的托雷韋爾哈以及第三角的新建城堡,其中新建城堡是由國王的兒子曼努埃爾一世完成的。為了紀念航海家瓦斯科·達·加瑪,人們建造了貝倫塔,它是在原來的「格蘭德諾」遺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原來的「格蘭德諾」遺址曾經遭受過火災,因而,這次用石頭代替了木製結構。
弗朗西斯科·德·阿魯達在從北非返回時,被任命為貝倫塔要塞的總工程師。1514年,貝倫塔的建設開始了。當時是在王國的建築大師迪奧古·德·博伊泰克的指導下開始的,後來該建築師還掌管了哲羅姆派修道院的建設。貝倫塔於1520年完工。一年後,加斯帕·德·派瓦被任命為第一個「阿爾凱德」。弗朗西斯科·德·阿魯達的貢獻體現在塔的建築形式、塔的精當勻稱性以及塔的裝飾上,這些都受到了伊斯蘭國家和東方國家的影響。
改建擴建
隨着時間的流逝,貝倫塔經歷了無數次的改造。其中19世紀,改造達到了頂峰:塔本身保留了中世紀的風格,只不過要窄得多,且有四個拱頂的房間;而堡壘經改建,更加現代化,包括在原來放置大炮的地方設置了匹配物。如今,隨着新堡壘的建設,貝倫塔已經失去了它當初作為特茹河防護地的作用。
1496年,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祈求聖主允許他在河流附近里斯本的外圍建立一個大的修道院,於1501年開始建造,前後共花費大約一個世紀。國王建造哲羅姆派修道院的目的是建造一個萬神殿,將它當做阿維斯-貝亞家族的王室墓地。曼努埃爾一世及其後代都葬於這兒的大理石墓中。
修道院原本是獻給聖女貝特勒赫姆的,這個事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國王的決策。如今的哲羅姆派修道院其實就建設在已經存在的聖女貝特勒赫姆教堂的遺址之上,其建築原料是采於當地阿胡達採石場、拉韋拉斯、里奧·塞科和泰爾塞納中的石灰石。石塊的巨大尺寸和建築上精緻入微的工作是許多建築師嘔心瀝血的結果,如建築師迪奧古·德·博伊泰克(1460-1528)、迪奧古·德·托拉爾瓦(1500-1566)等等,都在這個紀念物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19世紀,這個修道院幾經改造,儘管沒有影響到主結構,但是它卻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比如圓屋頂的鐘樓,住宅區的翼等等。現今該修道院成了考古博物館,其中的教士會房屋是改造最大的地方。
修道院
約於1450年,Ermida do Restelo的聖哲羅姆派修道院為恩恩克建立,並建於同一地點。1497年,達伽馬和其他船員在啟程至印度前的那一夜曾在此祈禱。現時舊院已年久失修。新院由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1515年-1520年)計劃興建,以紀念達伽馬從印度有功而歸。本來該修道院是用以供艾維茲王朝(House of Aviz)成員作舉行葬禮之用,但後來亦演變為供將要離開的海員們作祈禱之用的教堂。
該修道院於1502年開始興建,工程為期50年。它的建築材料為當地出產的金色石灰岩,稱為「pedra lioz」。修道院的興建是由東方香料的5%稅額支付,而胡椒、肉桂、丁香屬於例外,收入會直接徵收。 以此得來的收入讓建築師有足夠的預算保證成事。 修道院的建築需要數額不斐的資金,也就是指建造在巴塔利亞修道院內的阿維茲神殿的工程得暫擱了。
該修道院的建造由迪奧戈·德·波伊塔卡(Diogo de Boitaca)負責,其具曼努埃爾式(Manueline)建築風格(迪奧戈·德·波伊塔卡基本上就是該建築風格的始創人)。迪奧戈·德·波伊塔卡會建教堂、修道院、聖器室(sacristy)及修道院食堂。繼他以後的是西班牙人João de Castilho,他約於1517年接管該修道院的建築工程。João de Castilho漸漸地把該修道院曼努埃爾式的建築風格構思改為文藝復興建築風格。1520年,曼努埃爾一世死後,聖哲羅姆派修道院的建築工程逐漸停滯不前。
3.1南門
南門上方的弧形頂飾(Tympanum),其半浮雕顯示了聖耶柔米(St. Jerome)一生的兩個情景。左邊的情景描述:聖耶柔米為一頭獅子把刺從腳中拔出,獅子亦因此而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在右邊的情景描述:聖耶柔米在沙漠中。中間的拱肩(spandrel)上有曼努埃爾一世的徽章。而碼頭壁龕中的劍大概在描繪航海家恩恩克。 拱門飾、三角面與弧面部分無論哪哪都包含曼努埃爾的元素。
貝倫的聖母像立在拱門飾上的基座上,在它之上則立有聖米迦勒的塑像,而頂端有聖令十字(Cross of The Order)。 大門和兩旁的邊緣充分裝飾的大窗非常融合。
3.2西門
歌德建築風格與文藝復興建築風格之間過渡期的一個好例子,它是於1517年由Nicolau Chanterene建成。這工程大概是Nicolau Chanterene在葡萄牙的首個工作。其弧形頂飾描述了受胎告知、基督誕生及顯現。門的兩邊均充滿着很多雕像,在這些雕像中間的是曼努埃爾一世和其第二任妻子Maria of Aragón,呈跪下的姿態。他們的旁邊為守護神聖熱羅尼莫斯(St. Jeronimos)及聖若翰洗者。
支撐着西門的疊澀由一些小天使雕像作裝飾。迪歐戈·伯伊塔克在單拱頂下用了五天建立三通道教堂的基礎,一個明顯的標誌指稍微伸展交叉道至唱詩席。門廳的走廊和中殿高度大約相同,教會的牆和檐口一樣長,隔邊是開始建設的毗鄰的修道院。
西班牙建築師及雕刻家若昂·德·卡斯蒂略於1517年繼續進行該工程。他完成了單牆、肋架拱頂(ribbed vault)和橫跨教堂的19米寬窗花格。交叉甬道的橫向拱頂有着缺少間壁和圓柱的大膽設計,伯伊塔客原本就有交叉甬道三隔間如此設計的計劃。交叉甬道的未有支撐的拱頂讓人感覺像飄在空中。
3.3內部
最後,這間晚期哥特式教堂大廳的興建成為建築傑作之一。這龐大建設擴展了實用空間。在一側隧道的盡頭和唱詩班席位的兩側在16世紀至17世紀期間立着Manueline聖壇。它們有金和綠色的雕刻裝飾,其中一個聖壇立有赤紅色釉瓷作成的聖耶柔米像。
貝倫塔
貝倫塔(英語:Belem Tower,葡萄牙語:Torre de Belém),又有譯為貝林塔、貝連塔,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貝倫區,是一座五層防禦工事,用來防禦位於貝倫區的港口,以及附近的聖哲羅姆派修道院。建於1515-1521年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時期,世界文化遺產,里斯本的一個標誌。矗立於特茹河北岸,是貝倫岸邊兩座名塔之一。此塔不僅是見證葡萄牙曾經輝煌的歷史遺蹟,也是里斯本最上遊客鏡頭的一個風景點。
它是葡萄牙文藝復興式代表性建築,共有五層,外觀雕刻裝飾深受回教文化影響,曾作為燈塔看守進港船隻。是為了紀念1515-1520葡萄牙航海時代而建,也是哥倫布航海出發點,外形像一座小古堡,2層是一個大平台,遊客登上塔頂,眺望,吹着海風,可以想象幾百年前航海家門出航的盛況,仿佛歷史近在眼前,也許觸碰過的某塊大理石,上面還留有幾百年前某位航海家的印記。
4.1建築
為了顯示出國王的聲威,塔上裝飾了許多曼努埃爾式的象徵物,比如說厚的石繩環繞塔身,點綴石結、渾天儀或是耶穌十字和一些其他的動植物元素。其中一座石雕犀牛相當引人注目,它在崗亭的底座上,顯示了葡萄牙航海家探索海外的功績。
4.2布局
壁壘:走過吊橋,穿過大門,就可以看到壁壘的內部。牆上共有16個炮位可以安裝大炮以禦敵。地板中間高,邊緣低,這樣有助於保護大炮,也可以快速的排乾積水。在屋頂的中央有個哥特式的矩形天窗,用作壁壘的通風口,以便大炮開火的硝煙能快速散去。在壁壘的地板下面有一些儲藏室,最大的一間可以從北面的樓梯到達。這些儲藏室一開始被用來放補給品,後來變成地牢。在入口的右邊有一座陡峭的樓梯通向壁壘頂部的平台。在多邊形的平台的角上有六座崗亭,每座都有一扇瞭望窗和胡椒盒形狀的屋頂。在平台的中央有一圈欄杆,圍着下面的天井。在1580年開始的增建工程試圖使貝倫塔有更多的空間容納更多人,但這些增加的部分不久就被毀壞,貝倫塔回到了原先的樣子。在欄杆的南面有一座勝利聖母像(Nossa Senhora do Bom Sucesso),也被稱之為葡萄處女(Virgem das Uvas)。
塔身:塔的正面朝南,入口在壁壘平台上。塔的朝南面上有着極好的石雕。在第二層的陽台上有用花邊裝飾的楣和欄杆,在上面有一個巨大的曼努埃爾一世國王之盾(Royal Shield of King Manuel I)。這個用皇家符號和曼努埃爾式的元素裝飾的正面,被16世紀的旅行者和水手稱讚。沿右側的樓梯走上去,就進入塔中的第一個房間,被稱之為長官的房間。那裡有個八角形開口的水箱,用來貯藏雨水。房間的頂是用石灰塗抹的。在東北角和西北角又通向崗亭的入口。左側有一段螺旋梯,通向上層其他的房間。房間的名字可能來源於這是原來長官辦公的地方。1521年,加斯帕·德·派瓦在這裡辦公,行使管理和審判的權利。沿螺旋梯向上可以到達第二個房間,被稱之為國王的房間。這間房間通向南面的陽台,那裡地板上有8個圓孔,可以讓防守者往下扔石頭和沸油。上面的第三間房間被稱之為觀眾的房間。這有兩扇大窗,它們之間有個壁爐。最上的一個房間被稱之為小禮拜堂,有着扇形的拱狀天花板,裝飾着曼努埃爾式的象徵物,這間房間總體來說相當樸素。
建築風格
而建築中最突出的特徵——拜占庭式角樓上的段狀屋頂,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作為國王特權的一個象徵,這些裝飾包含了所有的曼努埃爾時的象徵物,有絲索在建築物周圍環繞,結束於精美的結。還有許多環組成的球、象徵基督軍事命令的十字架以及自然物體,比如說犀牛,它第一次出現在石頭上是在歐洲。這一點為歸納面朝西的角樓具有的特點提供了基礎,也是葡萄牙的建築文化與其它民族文化融合的證據。
視頻
世界遺產看世界:里斯本修道院和貝倫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