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釋木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釋木庵

來源網頁

釋木庵(1611~1684年),俗姓吳,名性瑫,晉江人。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二月初三日生。幼失父母,由祖母蘇氏撫養。13歲入泉州開元寺禮佛拜塔,遂萌出塵之志。16歲入開元寺拜印明和尚為師。19歲經印明師剃度,成為正式僧人,法名木庵。明末清初,泉州開元寺僧木庵禪師東渡日本,扶助其師一代高僧隱元禪師開創了日本黃檗宗,並繼承隱元禪師的法席,成為日本黃檗宗的第二代祖師。木庵在日本興隆黃檗事業,弘傳黃檗文化,是一位對日本近代佛教史有着重大影響的名僧,為中國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傳播與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貢獻。[1]

生平

崇禎三年(1630年),木庵上碧芝岩就樵雲大師受十戒,並閱讀藏經。翌年拜謁修雅法師,聽講《彌陀疏鈔》、《法華》、《金剛》等經。崇禎五年,印明圓寂,木庵回開元寺本房任事,與寺僧豐儉同樂。崇禎八年,為本寺監院。同年,受具足戒。

崇禎九年,木庵為參禪求法,不畏亂世路途艱險,前往浙江諸山參拜名僧。兩年間先後參謁過接待寺雪關禪師、龍居寺古德禪師、龍樹寺雪松法師、天童寺密雲老和尚、真寂寺永覺老和尚,並從永覺受菩薩戒。崇禎十一年,登金粟山廣慧寺,參拜臨濟宗正傳第三十一世傳人費隱禪師,認真參禪學法,越年任廣慧寺副寺。崇禎十三年,以祖母年高,乞假省親。

木庵回鄉之後,先任朋山青陽室住持,旋歸開元寺本房。曾往漳州南山寺拜謁亘信老和尚。

崇禎十六年,木庵再往浙江求法,登金粟山參謁費隱老和尚,被命為廣慧寺知客,第二年轉為維那。時臨濟宗正傳第三十二世傳人隱元禪師任廣慧寺首座,木庵拜隱元為師,早晚隨從請益。清順治三年(1646年),木庵離開廣慧寺,經紹興、溫州,返回泉州,時年36歲。

順治四年,木庵入開元寺珠林室閉關。順治五年秋,登福清黃檗山萬福寺拜謁本師隱元,任萬福寺維那,越年冬轉為西堂。順治七年,應請為福清斂石山太平寺住持。順治八年十一月,木庵回黃檗山為本師祝六十壽誕,隱元命他為萬福寺首座,代住持說法。隨後,隱元又將法衣和手書的六祖以下源流,付與木庵。木庵遂成為隱元法統繼承人,即臨濟宗正傳第三十三世傳人。

木庵住持太平寺三年後,請法弟即非繼續住持,自己回萬福寺省候本師,仍被命為首座。順治十一年春,隱元應日本長崎福濟寺之請赴日-,木庵先回泉州籌辦接送本師東渡事宜。五月十九日,木庵領眾到洛陽橋南恭迎老和尚入開元寺。五日後親送本師至廈門啟航,並命侍者雪機護送老和尚到長崎。是年十二月,木庵應請住持永春象山惠明寺。

順治十二年,木庵遵師命率弟子慈岳、喝禪等人東渡日本助化。六月二十六日由安平港啟航,七月九日抵達長崎,十一日到興福寺省覲本師。八月初隱元應請赴普門寺,木庵留住福濟寺。兩年後法弟即非至長崎進住崇福寺。木庵與即非在福濟、崇福二寺唱法,長崎信眾稱為「二甘露門」。

木庵助師-兢兢業業,克盡孝敬。當隱元創建新黃檗山萬福寺時,他全力扶助營建寺院堂殿;當隱元主辦第一次黃檗三壇戒會時,他為羯磨阿闍黎;當隱元退隱命他繼席後,他對本師十年盡孝敬,未敢以方丈自居,時新必先進而後嘗;當隱元圓寂時,他就地坐禪伴龕,百日後放龕上塔亭,方回寢室,接受衲子禮拜。

日本寬文四年(1664年,清康熙三年),木庵繼住新萬福寺,重新營建寺院。之後,木庵十年四上江戶進謁將軍家綱;命法子潮音在上野館林創建廣濟寺;自在江戶白金創建瑞聖寺,開關東黃檗宗之基。寬文十年四月,日本天皇特賜紫衣。木庵赴江戶進謝時,在白金瑞聖寺開山傳法,將黃檗禪風傳播到關東地區。在木庵門下「三傑」(即鐵牛、慧極、潮音)下關東以後,黃檗宗在關東地區特別興盛。

在木庵住山的17年間,先後主辦三次黃檗三壇戒會,每次登壇受戒者數百人至一千多人;每年按期舉行各種類型的佛會。由於隱元與木庵等的倡導,臨濟宗風在日本得到發揚,並發展成為臨濟宗黃檗派,以後成為日本佛教一個新的盛宗——黃檗宗。而木庵法嗣則發展成為黃檗宗紫雲派,是黃檗宗11個支派中嗣法者最多的一派。

日本延寶八年(1680年,康熙十九年),木庵退隱萬福寺紫雲院。但他隱而不休,經常應請為各地新建的黃檗宗寺院開山布法,為緇素贈題書畫、像贊或偈跋。

日本貞享元年(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正月二十日,木庵因風寒病復發而逝世,法臘57。墓塔在本山萬壽院。

木庵與日本黃檗宗

清順治十年(1653年),日本長崎興福寺第三代住持逸然等人第四次聯名盛情邀請隱元禪師東渡開化。越年春,隱元應邀準備赴日弘法。是時木庵為萬福寺首座,為送本師東渡,木庵請法弟即非繼任,自己先回泉州籌辦接送本師東渡事宜。順治十一年五月十九日,木庵領眾到泉州洛陽橋之南,營齋迎候老和尚,齋後迎入泉州開元寺,款留五日後,又親自送隱元至廈門啟航,並命侍者雪機護送隱元直到日本。

隱元禪師東渡日本後,在幕府的支持下,於日本寬文元年(1661年)5月,在長崎「仍以福清黃檗山萬福寺之名」,在山城宇治創建了黃檗宗萬福寺,獨樹一幟,開創了日本佛教的黃檗宗,⑤成為開山的第一代祖師。隱元在日本傳播黃檗禪,宣傳「悟頓」、「見性成佛」禪旨,舉行黃檗三壇戒會,整頓禪林規制,給日本禪界以新的刺激,而一振臨濟、曹洞之勢,各派禪僧相繼趨其門下,新黃檗事業在日本得以興隆發展。

隱元禪師東渡日本時已63歲年屆花甲,在日本居三載創立黃檗山後,由於年邁體衰,精力不足,很想找一得力助手來日本輔佐他。在選擇繼承人時,他自然想到了中國國內的法嗣木庵。於是在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隱元禪師作信木庵,雲「老僧近年已來,心力俱憊,雖東應亦勉強矣。望上座亟來相助,蓋法中諍臣也。然密觀法運,正在斯時;東興祖道,全仗護佐。故差雪機相接……是囑,至望」(此信現存日本黃檗山萬壽院)。木庵接到本師催促東渡助化的來信後,以「萬里師命,不可不遵」。於是,45歲的木庵遂率弟子慈岳定琛、喝禪道和等人,於清順治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由泉州安平港啟航,七月九日到達長崎。隱元即派大眉性善和諸執事到船相接,由蘊謙戒琬和檀越穎川藤左衛門迎入福濟寺。十一日,木庵登東明山興福寺省覲隱元禪師。師徒二人「海外重晤,忻慶彌涯」。木庵應召東渡,助師法化,表現了他對弘揚佛法的決心和對本師的崇敬。

木庵一生謙虛謹慎,尊師重道,對本師隱元,更是頂禮膜拜,十分敬重。跟隨隱元參禪學法後,都緊跟着他,侍奉左右,或掌記室,共十餘載。應召東渡扶助隱元唱道黃檗禪風後,雖為興隆日本黃檗事業而成就了多方面的業績,但他總是歸功於本師禪師,無論是隱元在世或示寂後,他始終以輔助者的身分自居。隱元在太和創建新黃檗山萬福寺,他全力以赴扶助本師營建堂殿寺院;隱元主辦第一次黃檗三壇戒會時,他為羯摩阿闍黎,為開創黃檗山的事業嘔心瀝血;當隱元圓寂時,木庵「就地寢者百日,晝夜伴龕坐禪,二時諷誦上供,逢七放生,以酬慈蔭。百日已周,放龕上塔亭,然後歸寢室,以受衲子之禮」。由於木庵的竭誠相助和卓越才能,日本寬文四年(清康熙三年,1664年),隱元和尚退隱,即命木庵繼主新萬福寺,時年54歲。據當初規定,黃檗山的法席是需要三年才輪換主持的,但隱元在這個時候改為木庵單獨主持,可見隱元對木庵的推重和信任,以後事實也證明,木庵沒有辜負本師的期望,他接住萬福寺的17年中,在丕振宗風,續建堂殿,授戒弘法等方面,成就了輝煌的功業,不愧為日本黃檗宗的第二代祖師。

木庵繼住新萬福寺後,全力以赴興隆黃檗事業。他在新萬福寺獨主法席,「領眾妙密,規繩嚴整,兢兢戰戰,莫敢少怠」。他大力振刷宗風,制定了黃檗宗的品色衣服,稟奉公貼,為法門式,使新萬福寺「法席規念又見一新」。他又能「友愛諸弟,彌謙彌篤」,因而深得僧眾敬重,「內外咸稱頌焉」。在營建新黃檗的過程中,木庵更是勤勞竭力。日本寬文五年七月,木庵到江戶參謁將軍德川家綱,拜受萬福寺領有山林田園的特許證,接着德川家綱將軍又贈給白金二萬兩並西域大木,用於興建大雄寶殿。之後,木庵十年之間曾四次上江戶進謁德川家綱,為謀求幕府將軍對黃檗事業的支持而奔走。在萬福寺的17年中,木庵營建了甘露堂、大雄寶殿、天王殿、齋堂、鐘樓、伽藍堂、開山堂、萬壽塔院、檀越祠、大三門、鼓樓等主要建築。此外,尚有一些添建補修的工程。由於木庵的努力,新黃檗的「寶殿門樓,煥然一新」。

在營建新萬福寺的同時,木庵命法子潮音在上野館林創建廣濟寺;當時有一個叫青木端山的人對木庵禪師深為皈依,在江戶白金興建紫雲山瑞聖寺,請木庵前去傳法,從而開關東黃檗宗風之基。由於木庵對宏揚黃檗事業的傑出貢獻,日本寬文十年四月,日本天皇特賜木庵紫衣,以示嘉獎。木庵在赴江戶進謝時,在白金瑞聖寺開山傳法,將黃檗禪風傳播到關東地區。在木庵門下「三傑」(即鐵牛、慧極、潮音)下關東以後,黃檗宗在關東地區特別興盛。

為隆興黃檗宗,木庵進行了多方面的活動,其中最主要的是舉行了四次「黃檗三壇戒會」,每次登壇受戒多至千人,黃檗戒壇盛況空前。此外,木庵每年都按期舉辦各種佛會活動,在歷參各地寺院時經常述偈、作法語、題鍾銘、上堂說法以至答僧俗的問法,他的這種隨時隨地宣揚佛法的活動,得到僧俗的普遍贊同,許多僧俗紛紛皈依於木庵名下。由是,木庵「聲光日遠播,諸方益推重之」。他在日本各地奠基的禪寺除瑞聖寺外,又有冰明寺、千年寺、方廣寺等,嗣法弟子有40餘人。隱元禪師開創的日本黃檗宗,真真正正在木庵手裡興旺發達起來。在木庵63歲誕辰之日,其弟子獨湛為其畫像並題贊,木庵題下自贊云:「大唐不居,來游日國。如水赴川,猶月出谷。水月交輝,了無定約。若知端倪,福慧並足。」進一步表達了他在日本弘揚佛法的決心和信心。

日本延寶八年(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70歲的木庵請法弟慧林繼住黃檗法席,自己退居紫雲院。但他隱而不休,繼續為興隆新黃檗做了大量工作。他德高望重,受到緇素的崇敬。他老而益壯,隨機答問,善於啟導後昆。「雖曰隱居,未嘗自逸。有參叩者,皆以本分接之。而日間定課,夜間坐香,或時忙冗,亦不疏失」。日本貞享元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月二十日,木庵因風寒病復發而逝,時年74歲,法臘50有7。墓塔在本山塔頭萬壽院,永留後人瞻仰朝拜。日本明治十四年(清光緒七年,1881年)十二月廿三日,明治天皇在準備紀念木庵示寂200年忌辰之前,特頒御敕追贈「慧明國師」尊號,以示尊崇。

正是由於隱元及木庵等人的辛勤弘法和大力唱道,臨濟宗風在日本才得到發揚,並在日本形成了以隱元為首、木庵為繼的臨濟宗黃檗派,派下又分以木庵為首的紫雲派,以即非為首的廣壽派,以慧林為首的龍興派,以龍溪為首的萬松派,後總稱黃檗宗,成為日本佛教的一個新盛宗,並一直繁衍到現代。隱元與木庵開創的家風,明末清初的黃檗禪,具有強烈的西方淨土色彩,禪淨融合的宗風和教化形式,給長期處於鎖國狀態下,力圖擺脫固定化、形式化束縛的日本佛教界帶來了活力。隱元與木庵倡導的禪淨雙修與密教祈禱主義相融合的佛教思想特色,令日本佛教界刮目相看。現在,黃檗宗寺院在日本已發展到500多座,信眾達2500多萬人。長崎萬福寺的法席,自1680年木庵退隱後至今已傳至57代,其中前21代(除14、16、17、19代外),主要是由中國高僧擔任。足見木庵在日本弘揚臨濟宗佛法的影響之大。 [2]

詩文書畫方面的成就

木庵精於佛學,詩文書畫亦有較深的造詣。《黃檗木庵和尚年譜》收錄其詩作幾十首。東渡前他纂有《象山惠明寺志》,並梓刻《象山語錄》;渡日後所寫的序跋、語錄、像贊、鍾銘等很多,刊印行世的語錄共有14部104卷,又有《東來集》2卷。

木庵與隱元即非並稱為「黃檗三筆」。其書法以筆法圓潤雄渾見稱。東渡前所寫的對聯,現珍存在泉州開元寺藏經閣,其聯文云:「鷲嶺三車,不讓當人跬步;曹溪一指,好看孤塔雲中。」木庵所題像贊大都採用行書,而手抄的經書則專用楷書,行陣規整,別具一格。其畫則並具文人溫雅滋潤的畫風與僧道簡筆畫法。木庵的書畫成為日本「黃檗文化」的珍品,被日本的黃檗宗寺院或地方人士所珍藏。

日本明治十四年(1881年,光緒七年),明治天皇追贈木庵為「慧明國師」。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