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鄭州市第十中學

鄭州市第十中學(授獎)原圖鏈接來自 騰訊網 的圖片

鄭州市第十中學鄭州三職專作為辦學之地,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鄭州市最古老的一所學校。該校坐落在管城區書院街23號,占地35畝。自光緒八年(1882年)知州將東里書院移建至此後,雖幾經滄桑,數易其名,但該地一直作為莘莘學子的求學讀書之地延續至今,已有近132年的歷史。

目錄

學校歷史

鄭州市第十中學,鄭州三職專作為辦學之地,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鄭州市最古老的一所學校。該校坐落在管城區書院街23號,占地35畝。自光緒八年(1882年)知州將東里書院移建至此後,雖幾經滄桑,數易其名,但該地一直作為莘莘學子的求學讀書之地延續至今,已有120餘年的歷史了。

據史載,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知州安而恭在城東門內建東里書院。光緒八年,知州王成德會同紳士9人,將東里書院遷移至現鄭州三職專址。光緒三十年(1904年)春,在東里書院設立鄭州中學堂,此舉開創了鄭州市中學教育的先河。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4月,創立鄭州官立中學堂。次年,又改名為鄭州中學堂。民國13年(1924年)3月,於原中學堂址新建鄭縣縣立中學。民國18年(1929年)5月,改名為鄭州市市立初級中學。民國20年(1931年)11月改辦為私立明新中學,當時校舍面積7578平方米,至民國30年(1941年)共有學生8班564名。1949年停辦,創立鄭州市高級中學。1953年鄭州高中遷出,成立純招女生的鄭州第八初級中學,時稱「女八中」。1954年秋,按市教育局指示:一中、二中、五中、六中的部分學生併入該校,當時全校共三十六個班,男女生分班上課,全校師生1600餘人,規模空前。1956年易名為鄭州市第三中學,是為完中。1958年8月定名為鄭州市第十中學。1961年定為市重點中學。1981年改為單設普通高中。1985年5月,經省教委批准,正式改為鄭州市第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1999年又被市教委定為綜合高中試點學校,並恢復「鄭州十中」校名[1]

學校發展

目前,鄭州三職專和鄭州十中並存一校,是融職專和普通高中為一體的新型學校。

鄭州十中在命名前是一所名為鄭州市第三中學的完全中學,時稱「三完中」,1958年正式定名為鄭州市第十中學,當時高中部即遷出,是一所初級中學。1961年定為市重點初級中學。至文革期間的1969年又恢復為完中,當時是四年制。1974年冬在市東郊原圃田公社十中校辦農場的基礎上創辦了鄭州十中農村分校,分校首屆學生於1975年3月20日開學,第一批共進駐學生兩個班一百餘人,以後每學期輪流進駐一個年級,至1977年6月到分校學習的共45個班,學生近2000人,常駐分校教工10名,學生實行半耕半讀。開設的文化課有政治、語文、數學,另設和農業生產有關的農業、農機、化工等課程,曾先後聘請工農兵兼職教師10餘名,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紅薯。1976年文革結束後,學校教學秩序逐漸走上正軌,農村分校也隨之停辦。1977年初中部首先恢復為三年制。

1978年正式恢復高考[2]後,教育戰線的形勢發生了根本的轉機,在當時校領導的精心組織下,一大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得以充分發揮,創造了十中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自1978年-1981年間,僅先後考取清華、北大、人大、西安交大、武漢鋼院、長沙鐵道學院等10多所全國名牌大學的學生就達到40多名,其升學率在當時市里名列前茅。當時,鄭州十中的教學水平和驕人成績不僅享譽社會,同時也引起市教育局領導的高度重視,並且有意命名十中為重點高中,只是由於學校領導內部的思想認識不一致而痛失良機。 1981年改為單設普通高中,初中當年不再招收新生。1983年高中亦恢復為三年制。1981年以後,由於大批優秀生源紛紛流向幾所重點高中,隨之是一批教學業務骨幹的先後調離,十中的升學率嚴重滑坡,曾獲得良好社會聲譽的十中江河日下,逐步滑入低谷。十中,在邁着沉重的步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央、國務院多次發文要求改革中等教育結構,儘快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以改變在高考的指揮棒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

進入80年代後的鄭州十中由於生源問題已逐漸走入困境,中央的精神猶如春風給舉步維艱的十中帶來了生機。學校領導班子多次組織廣大教職工學習《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抓住機遇,積極穩妥地探索職業技術教育的新路子,在實踐中摸索積累職業中專的辦學方法和經驗。早在1980年就試辦過一期機電專業班,隨後1981年又試辦了體育專業班,至1984年又在全市率先開辦了計算機應用專業班並形成了擁有檔案、計量、物資等四個專業的職教規模。1985年5月,經省教委批准,正式改為鄭州市第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03年,經市教育局批准改為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

視頻

鄭州市第十中學 相關視頻

鄭州市中小學生食品安全教育——中學篇
鄭州市第十一中學——《我和我的祖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