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那陣飛機轟鳴聲(楊付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那陣飛機轟鳴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那陣飛機轟鳴聲》中國當代作家楊付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那陣飛機轟鳴聲

前幾天的上午,沂蒙大地的巨響,讓微信群沸騰起來,有說是地震,有說是飛機「音爆」,各有各自的說法,各有各的調侃,好在大家都足夠理性和冷靜,調侃結束前,都會說上那麼一句,還是靜等官方通報吧。那天上午,我沒有聽到響聲,也沒有感受到震動,那會兒應該是在急頭白臉的處理着事情,即使有震動和聲響,也會誤認為是貨車的輪胎爆了。看着微信群和頭條里,不斷刷新的調侃和評論,我回憶起小時候的一件事情,現在回想起來,也應該和「音爆」類似吧。

那應該是小學一二年級的樣子,一個陰沉沉天的下午,我們幾個小夥伴在家門口的路上玩耍,聽到轟的一聲巨響,隨後看到一大群的斑鳩從東南飛向西北,不一會兒,又從西北飛回東南,來來回回的飛了十多趟。那時的我們正是淘氣的年紀,爬樹掏鳥,下河摸魚,拿着竹竿捅馬蜂窩,但這麼大一群的斑鳩還是頭一次見到,我們興奮的追着跑,邊追邊猜測是誰家的煤氣罐炸了,或者是誰自製了把土槍,那個年齡里總會有着奇奇怪怪卻又不失天真浪漫的想法。

在我的記憶里,上小學時,每天都會有戰鬥機在天空中飛來飛去,轟轟的聲響由遠及近,又由近向遠飄去。白天時,是能清晰的看到戰鬥機的,有時一兩架,有時四五架,在藍天中變換着各種姿勢飛行。到了晚上,就只能聽到轟轟轟的轟鳴聲了,偶爾月光好的時候,也能看到戰鬥機的影子掠過,但這種機會是不多的。在學校里,老師給我們說這是戰鬥機在訓練的,好好學習,以後爭取也能當個飛行員。回到家,吃完晚飯的大娘嬸子們聚在一起,說飛來飛去的「聒」的睡不着覺。而我們則希望能天天看到戰鬥機,小小的心裡既充滿了好奇,也藏着一個小小的夢吧。

記得有一年春天,除了能看到戰鬥機正常的飛行訓練外,還能看到打靶訓練,一開始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只看到前邊一架戰鬥機「拖着」個黑色的尾巴,後邊幾架戰鬥機在追着它,而後就是「砰砰」的聲音傳來。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半個多月,我們也好奇納悶了半個多月,最後博學多才的老校長說這應該是在打靶吧,他邊說邊把手放在眼睛往上一點,用來遮住陽光,抬頭看着飛來飛去的戰鬥機,像做了個重大決定一樣,補充一句道:沒錯,就是在打靶。他那高高的個子和堅定的語氣,至今想起來,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除了天天能看到戰鬥機外,還有就是每天黃昏,都能看到在西邊的天空上,有「叼着煙頭」的飛機滑過,有時由北向南,有時由南向北,有時會同時有兩架,一架由北向南,一架由南向北。說它們滑過是因為聽不到這些飛機的聲音,速度也不快不慢,滑過後,它們還會留下一道道白槓,這一道道白槓,我們會說這是「拉煙」飛機。記得某個黃昏,本家叔叔在河邊的石頭上洗衣服,看到我們跑過來,指着西邊天空上的飛機說:快看,誰又給那飛機「點煙了」,那飛機又「拉煙了」。

想起電影《無問西東》中的一個章節,王力宏飾演的富家獨生子弟沈光耀文武雙全,在西南聯大讀書。面對時代的動盪投筆從戎,在國家危難之際,選擇成為一名飛行員,為保家衛國獻上了自己的青春。電影中有很多觸動人心的細節,沈母挽留沈光耀時的母性光輝;在孩子們飢餓難耐時帶大家唱歌的牧師;沈光耀在飛行訓練時,偷偷給飽受飢餓折磨的孩子們空投食物,並擺動機翼給孩子們看,孩子們大喊「晃晃,晃晃來了」的興奮。

沈光耀是在告訴我們:家庭教育培養了人的視野和格局,精神上的財富,才是最好的自由和財產。他大可不必參軍,繼承祖上家產,足以豐衣足食,但他是一個有大格局、大理想、大抱負的青年,在祖國危難之際,他毅然投筆從戎,在戰鬥中英勇赴死,撞向敵軍戰艦,換取戰友「回家」,最後時刻他說的那句:「媽,對不起」,使人淚崩,家國精神,感人肺腑。也正如沈光耀收到的那句話:這世上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他也踐行了這句話,不為名利只求無悔,捨身取義為國捐軀。電影中沒有太多轟轟烈烈的場面,卻正是這些點滴細節,讓人知道善良的重要性,和平的來之不易,讓人濕了眼眶,心靈震撼,久久不能平靜。

彈指間,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校的天空上,沒了戰鬥機的轟鳴聲;黃昏時,也沒了「點煙」的「拉煙」飛機;那轟鳴的聲音,也只能留在了記憶里。有時,恍惚間,覺得耳邊又傳了那一陣陣轟鳴聲,我們放學回家,看到大人彎着腰在做飯,煤球爐上的鍋里滋啦的冒着熱氣。醒來,才發現,原來這是在夢裡。[1]

作者簡介

楊付明,山東費縣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臨沂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