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通往父親的路(多多詩歌)

《通往父親的路》是詩人多多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目錄

作品原文

坐彎了十二個季節的椅背,一路

打腫我的手察看麥田

冬天的筆跡,從毀滅中長出:

有人在天上喊:「買下雲

投在田埂上的全部陰影!」

嚴厲的聲音,母親

的母親,從遺囑中走出

披着大雪

用一個氣候扣壓住小屋

屋內,就是那塊著名的田野:

長有金色睫毛的倒刺,一個男孩跪着

挖我愛人:「再也不准你死去」

我,就跪在男孩身後

挖我母親:「決不是因為不再愛!」

我的身後跪着我的祖先

與將被做成椅子的幼樹一道

升向冷酷的太空

拔草。我們身右

跪着一個陰沉的星球

穿着鐵鞋尋找出生的跡象

然後接着挖——通往父親的路……                   

1988

作者簡介

多多(粟世征,1951年-),是朦朧詩派代表詩人之一,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現代詩歌的探索者之一,被公認為當代中國最優秀的抒情詩人,曾獲得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等重要文學獎項,其代表作有《瑪格麗和我的旅行》《手藝》《致太陽》等。[1]

1951年生於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隊,後來調到《農民日報》工作。1972年開始寫詩,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獲得北京大學文化節詩歌獎,2000年曾獲首屆安高詩歌獎,2004年回國後被聘為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2010年獲得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2010年被邀請到中國人民大學做駐校詩人。[2]

多多是一個真正的漢語詩人。他的詩歌以精湛的技藝、明晰的洞察力、義無反顧的寫作勇氣,近乎完美地承續了漢語在當代中國的艱難使命。[3]

他將自己對世界和生命的溫情理解,融於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的細緻雕刻,並在每一首詩歌的內部構造上,力圖實現他孤寂而堅定的美學抱負。他對漢語尊嚴的忠誠守護,使他的詩歌很早就形成了顯著的個性和風格:意象簡潔,節奏明快,語言準確、銳利而富有張力,對心靈細節有深切的敏感和痛苦的體認,對人類的精神困境有明確的藝術承擔。[4]

他發表的一系列詩作,以及他本人在母語國家的重新出場,照亮了那些美好而令人激動的文學記憶,同時也見證了漢語詩歌永不衰竭的豐富可能性。[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