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通向現代財政國家的路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通向現代財政國家的路徑》,副標題:英國、日本和中國,汪精玲 譯,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是一家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出版機構[1]。以出版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2]圖書為主,出版物涉及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經濟、政治、法律和社會生活等領域,在知識界和廣大讀者中享有盛譽,被譽為「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

目錄

內容簡介

現代公共財政制度是衡量現代國家能力的重要制度因素。本書聚焦現代財政制度建設的問題,細緻比較中英日三個國家在制度發展關鍵期(光榮革命前後的英國、明治維新時的日本和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的中國)的具體歷史過程。各國當政者面對既有的公共財政系統崩潰,積極找尋解決財政虧損問題的途徑,並在稅收辦法、信用體系等方面展開多種嘗試。最終,英國和日本從其成敗得失中汲取經驗,成功開發出公共財政工具,確立了現代財政國家制度,為成為世界強國奠定了基礎;而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卻未能成功。作者以宏闊的視野、新穎的框架、紮實的史料回應「大分流」的問題,對清政府未能實現財政轉型的解釋極富洞察力。

作者介紹

和文凱

1969年出生於雲南昆明,清華大學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系博士,現為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國家形成、比較政治學、歷史社會學和比較歷史分析。著有Paths toward the Modern Fiscal State:England,Japan and China (2013),Public Interest and State Legitimation:Early Modern England,Japan,and China (202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