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送丘都承

作品名稱:送丘都承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洪咨夔

送丘都承是宋朝詩人洪咨夔作品之一。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1]

目錄

正文

藝祖立鰲極,腹心趙書記。 披圖指幽燕,翰死誰可繼。 異時拾空城,中國坐自弊。 伊吾紛抵掌,須作根本計。 仁皇柔北夷,富公效表餌。 終身恥言功,力辭樞密使。 況今百年間,未洗新亭淚。 平涼急尋盟,正恐廢大義。 中朝兩說分,各植漢趙幟。 詔書趣公歸,渴欲斷群議。 矯矯鸞鳳姿,鼎鼎廓廟器。 持心水鏡平,料事蓍蔡智。 天道方好還,上策先自治。 折衷和戰間,守乃萬全利。 西關碎其有,東壘掇所棄。 證狀朝暮殊,守亦豈易事。 醫國得和扁,神聖工巧備。 囊中黃昏湯,着手須早試。 外御幾邊將,中權一閫制。 當思擇時髦,不在變局勢。 忠賢乃命脈,公道實元氣。 精神以此強,可卻十萬騎。 淮南畏汲黯,奉天倚陸贄。 中興在公手,一語澤百世。 太山重名節,鴻毛等富貴。 不惟天下望,是亦文定志。 紫樞摩斗極,青藜照中祠, 江風駕檣烏,天闊秋雨霽。 諸生笑牽衣,狂語出半醉。 勿作醉語看,嚼蠟或有味。[2]

作者生平

洪咨夔 嘉定中,崔與之主管淮東安撫司事,籌劃邊防。時金人南侵六合(今南京市北),揚州形勢危急,咨夔獻策:「遠斥堠、精間探、簡士馬,張外郡聲援而大開城門,晏然如平時。」金人得知揚州防備嚴密,不攻而遁。後為成都路通判,拒不附崔與之。知龍州(今屬陝西)時,請制置、漕運司免民戍邊及運糧苦役。入朝後,歷秘書郎、金部員外郎、考功員外郎。觸犯權臣史彌遠,被劾落職,居家7年,潛心讀書。宋理宗親政後復職,拜監察御使,上書理宗,請權歸人主,政出中書。端平時進殿中侍御史,遷吏部侍郎兼給事中,累官至刑部尚書、翰林學士,知制誥,加端明殿學士。卒諡忠文。

洪咨夔素以才藝自負,為官耿直,屢次上書直陳弊政。宋理宗御筆稱他「鯁亮忠愨,有助新政。」但也因此得罪權貴,「自宰相至州縣無不捃摭其短」,為權臣所抑,「十年不調」。

他博學善文,尤專經學、詩詞。任成都路通判屆滿出蜀時,「得書數千卷,藏蕭寺」,與其父洪鉞「考論諷誦,學益宏肆」。可知他還是一位藏書家。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進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書、翰林學士,知制誥,加端明殿學士。卒諡忠文。

洪咨夔為人正直敢言。在現存的 920多首詩里,像"今歲啼飢眼欲枯"(《劉後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其四),這樣直接反映農民生活疾苦的詩句並不少見。又如《次韻閔飢》其一寫道"貴人生長不知田,絲竹聲中醉飽眠。渠信春山青草盡,排門三日未炊煙。"已接觸到農村貧富對立的事實。他感嘆"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楊漢州見和》其二),足見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諷刺官吏、譏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詩,最為淋漓痛快。他善於描寫農村景物,如描繪牧童"禿穿犢鼻迎風去,橫坐牛腰趁草行"(《夏至過東市》其一),筆調清新、生活氣息濃厚。不過他受江西詩派影響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3]

主要作品

著作有《平齋文集》32卷、《平齋詞》1卷等。其《平齋文集》所收多為講經及制誥之文,余為詩歌、雜文,其詞「淋漓激壯,多抑塞磊落之感」,風格頗似辛棄疾,清毛晉將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詞》。《平齋文集》32卷,有《四部叢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齋叢書》本,收詩寥寥。《平齋詞》有汲古閣本。

參考資料

  1. 洪咨夔,詩詞名句網
  2. 洪咨夔的詩詞全集 送丘都承 古詩詞鑑賞網
  3. 洪咨夔簡介及生平事跡 紅樓夢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