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連江鎮位於定城南30公里處,俗稱定遠縣南大門,鎮名以境內連江壩命名(即江巷水庫),西南、東北走向,南與肥東縣毗鄰,北鄰吳圩鎮、張橋鎮,西鄰蔣集鎮,東鄰二龍回族鄉,池河流域穿越境內30多公里。2001年撤併鄉鎮和2007年行政村區劃調整後,現轄9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共253個村民組、210個自然莊,常住人口24702人(2017年),國土面積106.85平方公里,耕地7萬畝。現有江巷和郭集兩個集鎮,鎮政府坐落在江巷集鎮。地處江淮分水嶺,屬丘陵地貌,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雨量偏少,年平均降雨量為830mm。境內分布小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14座,當家塘壩100多口,總蓄水量約800萬立方米。[1]

中文名: 連江鎮

外文名: Lianjiang Town

別 名: 江巷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安徽省定遠縣

地理位置: 定遠縣南部

面 積: 106.85 km²

下轄地區: 江巷社區、路陳村、郭集村等

政府駐地: 合蚌路

電話區號: 0550

郵政區碼: 233262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4702人(2017年)

著名景點: 岳莊新村

機 場: 合肥新橋機場

火車站: 定遠站,滁州火車站

車牌代碼: 皖M

學 校:定遠縣連江中學、定遠縣廟陳小學

目錄

行政區劃

連江鎮下轄9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

經濟

農作物主要盛產水稻、小麥、油菜、花生、玉米,少量種植棉花、山芋、豆類雜糧等。2005年以來,在國家惠農政策指引下,農民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全鎮糧食種植面積9萬畝,畝產450公斤,總產量4萬噸;油料4.3萬畝,畝產150公斤,總產量6450噸;畜禽、漁業養殖較為普遍,年出欄生豬約3萬頭,年出欄生豬百頭以上養殖大戶有20多戶、千頭以上大型養豬場2個,成立了生豬養殖協會。2002年以來,完成退耕還林面積1.2萬畝,境內林業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較好,林業經濟效益逐步顯現。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00元。

交通

連江鎮交通便捷,四通八達,省道合(肥)蚌(埠)公路縱貫其中,和附近合寧、合徐高速公路相通。近幾年來,大力實施「村村通」工程,先後修通村級砂石路5條、21公里,水泥路2條、5公里,境內分布縣級、鄉級、村級砂石路8條、約36公里,縱橫交錯成網,直接或間接與省道相通。區位優勢明顯,距省會合肥市僅有60公里、40分鐘路程,與江浙滬輻射銜接能力強,經濟往來頻繁,每天有多輛客貨運輸車往返於此。每年約有1.4萬人在外務工,主要分布於江浙滬一帶,年創勞務收入5000萬元,是全縣勞務輸出大鎮,也是全市、全省勞務輸出先進鄉鎮。

江巷水庫

2015年05月31日,國家發改委對《定遠縣江巷水庫工程項目建議書》進行了批覆,標誌着滁州市十大重點工程之一的江巷水庫項目正式通過國家立項,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滁州市第三座大型水庫。江巷水庫位於定遠縣境內的池河上游,距定遠縣城約30公里,是駟馬山引江灌溉工程重要的反調節水庫。江巷水庫工程於1974年冬動工興建,填築大壩土方約120萬立方米,後因資金不足等原因停工至今。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批覆,江巷水庫工程主要建設任務以供水和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等綜合利用,水庫總庫容1.22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0.15億立方米,總投資為28.63億元,擬定總工期30個月。

連江建設

連江鎮有文化站、廣播站各1個,有線電視站兩個。初級中學2所,在編教職工86人,中學入學率96.4%;中心校2所,村小16所,在編教職工166人,小學入學率99.5%,擁有中小學教學樓5棟,衛生院2所。文、教、衛事業設施完善,功能齊全。通訊條件優越,固定、移動電話網覆蓋全鎮,2006年,固定電話用戶發展到4000戶,移動電話用戶發展到7000戶,寬帶網用戶逐步發展。連江鎮自2002年實施招商引資戰略,全力以赴引進項目資金;提供優惠政策,積極豉勵支持個體、私營、民營經濟發展,全力提升工業化、城鎮化水平。先後引進了一批具有一定市場核心競爭力的項目。

集體榮譽

連江鎮自2001年以來,先後被省市縣授予榮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