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連雲港市花果山水簾洞

花果山唐宋時稱蒼梧山,亦稱青峰頂,為雲台山脈的主峰,是江蘇省諸山的最高峰。 李白:「明日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與蘇軾:「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寫的都是雲台山水簾洞。被譽為「海內四大名靈」之一。[1]

目錄

概況

集山石、海景、古蹟、神話於一身,山上常冠雲氣,水流潺潺,洞天福地,古樹參天,花果飄香,獼猴嬉鬧,怪石雲海,景色神奇秀麗。盛產花果、百藥、金鑲玉竹,尤其是紫草、黃芩等物產十分珍稀,馳名中外。古典名著《西遊記》即以此為背景寫成。毛主席曾對胡耀邦說過:「孫猴子的老家在新海連市雲台山」。

歷史文化

古往今來,淮河源孕育出大量的神話故事,如大禹治水、盤古開天、孫悟空出世等。據有關專家論證,桐柏山便是舉世聞名的盤古神話的發源地。《禹貢》載:「禹導淮自桐柏。」盤古開天,「血為淮瀆」。盤古文化在桐柏山源遠流長,這裡有盤古山、盤古洞、盤古斧、盤古墓等天下奇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詔令祭祀名山大川,其川有二,一曰淮,二曰濟。那時,便有了位於現今桐柏縣淮源鎮的淮祠。淮祠旁邊的水井,謂之淮井;井上有亭,謂之淮井亭;井邊有鐵柱,柱上的鐵索深沉井底。相傳大禹治淮,把淮河水妖巫支祁鎖在淮井裡。

魯迅先生在他的《中國小說史略》中記述,巫支祁便是孫悟空的原型。吳承恩於明嘉靖年間在與桐柏相鄰的新野任縣令時,多次到淮河源觀光,因此《西遊記》中許多方言均為桐柏方言,桐柏山的水簾洞、花果山、通天河、太白頂、桃花洞、放馬場、流沙河等景點均與《西遊記》中的描述相吻合。宗教文化是桐柏文化的一大特色。清代以前重道,淮瀆廟對面金台山上的金台道館,為南北朝時南朝的四大道觀之首,水簾洞被道家定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清乾隆四十九年以後,桐柏山佛教昌盛,自成白雲山系,成為飲譽海內外的佛教聖地之一。桐柏山一地多寺,僅太白頂周圍就有20多個寺院,堪稱中州一絕。[2]

參考來源